推荐 | 要闻 重庆 两江评 | 区县 教育 文艺 | 健康 财经 生活 | 问政 汽车 直播 | 政法 视听 专题 | 鸣家 史家 旅游 | 房产 国企 原创 | 应急 信用 新闻发布
舍己也不能救人时选择放手合情合理

两名落水女子的溺亡,使吴波陷入了深深的自责当中。他责怪自己在救人的过程当中,为自保选择了放手。

我们习惯了歌颂英雄。对那些为了他人性命而牺牲自己的英雄,我们愿意用最好的词汇来赞美他们。至于英雄救人时的真实想法,因为人已不在,我们无从对证。而只能从英雄平日的表现,得出其之所以能够成为英雄,是有着深厚的习惯力量、而非偶然心血来潮的结论。

所以,在救人的过程当中,为自保选择放手的吴波就有点另类。我们看多了为搭救落水者,一起赔上性命的例子;当时的吴波如果不放手,等待他的很可能也是这么一个结局——非但溺水者没救上来,自己也成了溺水者。那么,我们究竟该怎么看待吴波?

如果在前几年,谴责的肯定会占大多数;但是现在,理解的却占了相当大的比例。吴波已经尽力,如果因为救人,我们就强迫他搭上自己的性命,这样的英雄,并不是“自然”的英雄,而是社会所强迫出来的英雄。尊重生命,除了尊重他人的生命,也包括对自己生命的尊重。面对溺水者,吴波如果无动于衷,那他的行为理应受到谴责;但如果他真的已经尽力,我们这些旁观者也无需要求他必须献出自己的性命。

这是我们观念的一个变化,其中包含一种时代的理性,也是“见义智为”的一种表现。从前我们要求未成年人都向赖宁学习,舍身扑火场,以生命捍卫集体财产;现在我们却可以为了搭救一个孩子,不惜动用直升机等“耗钱”的手段,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不惜任何代价拯救生命。[详细]

“对不起,我真的无能为力”
放手了,依然属“见义勇为”

首先,从目前既有的客观事实本身来看,答案显然很清楚,吴波不应为两名女孩的溺水身亡承担任何责任。

从道义上看,在救人的同时力求“自保”,面对“也会把命搭进去”的险情,选择“放手”,也完全无可厚非、苛责。在已无力救人的情况,先求选择“自保”,虽然并非理想的“最佳”救人效果,但却是“次优”效果,至少有利于避免“被救者与救人者同时溺亡”的最糟救人效果。这诚如有市民指出的,“如果连自己的安全都无法保证,又怎能救人?”

其实,在笔者看来,吴波仍然算“见义勇为”。去年国务院《关于加强见义勇为人员权益保护意见的通知》曾明确界定“见义勇为”,即“公民在法定职责、法定义务之外,为保护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和他人的人身、财产安全挺身而出的行为”。

这意味着,判断是否构成“见义勇为”的标准,其实主要是一种“行为”,而并不一定非得包括该行为的最终实际“效果”。吴波的救人行为,虽然最终并没有救人成功,但无疑仍完全满足上述两个前提。

吴波自责,代表了他的道德水平,没有问题。而有人谴责吴波放手,就完全没有道理,也不利于真正鼓励见义勇为。[详细]

“爱莫能助”

“放手自保”是无奈的次优选择

在过往的叙事中,“偷生者”通常会被涂抹上厚重的道德色彩,接受口诛笔伐的道德评判。在“有色眼镜”的遮蔽下,“放手自保”的吴波,无疑将人性中自私自利的阴暗面呈现出来。这种情绪化的先入为主,往往会“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影响我们对事实的查明和真相的厘清。

面对两名溺水的同伴,吴波并没有选择袖手旁观,而是果断地从七八米外的地方潜过去救人。显然,吴波并非见死不救,而是果敢地挺身而出,是一种不折不扣的利他行为。

只不过,在救援的过程中,吴波遭遇了进退两难的选择:继续救,可能不仅救人不成功,反而把自己的命搭进去;松手,可以保住自己的命,然后再找其他办法救人。最后,吴波痛苦而无奈地选择了“放手自保”。究其原因,绝大多数人在选择自己行为的时候,是要对所支付的成本和所获取的收益进行计算和权衡的,当吴波认为收益小于成本的时候,就放弃了这种行为。

不幸的是,落水者具有 “等不及”、“伤不起”的紧迫性;由于缺乏及时、充分的救援,两个年轻的生命就此陨落。从法理上看,吴波并不是引起险情的人,没有法律上的救助义务,所以也不构成不作为;从道德上讲,吴波并不是“见死不救”,而是从确保自身安全的角度出发量力而行。这虽然不符合人们追求完美的道德期望,却是一种退而求其次的“次优选择”。

两名年轻女子以悲情的方式告别了这个世界。“放手自保”的吴波也承受着道德压力和心理煎熬。更何况,在信息不充分的情形下,恶意的揣测和指责也在困扰着这个28岁的年轻人。

逝者已矣,“偷生者”要走出心理阴影,固然需要个体的心理调适,同时也离不开专业的心理疏导服务。更为关键的是,公众不妨“换位思考”,设身处地地理解吴波的选择压力和“生存理性”,给予他一个包容、宽松的舆论环境。[详细]

“放手自保”,无奈的选择
透过这起悲剧,我们更应该反思:在这个人的不确定性取代自然风险占据主导的现代社会,人们的风险意识并不高,安全焦虑与风险漠视并存。如果事前有基本的安全知识和风险意识,这几名年轻人就不会来到相对偏僻、缺乏救生条件的湖边。如果事后有充足、有效的救援,“放手自保”的心痛与困窘就不会上演。(杨朝清)


网友互动
往期回顾
编辑:蒋赢 策划:蒋赢 美编:袁佳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