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 | 要闻 重庆 两江评 | 区县 教育 文艺 | 健康 财经 生活 | 问政 汽车 直播 | 政法 视听 专题 | 鸣家 史家 旅游 | 房产 国企 原创 | 应急 信用 新闻发布
让28岁正教授来得更猛烈些吧

 这位由国家青年千人计划引入的年青才俊是复旦大学本科毕业,而后负笈美国,在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取得博士学位,然后在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从事博士后研究,并两度以第一作者身份在《科学》发表文章。应该说,这样一位业已取得突出学术成就的青年学者荣膺武大教授,无疑是一个迟到的惊喜。

众所周知,我们是一个有着十三亿人口的泱泱大国,社会上并不缺乏人才,缺的是让人才脱颖而出的社会环境,缺的是不拘一格举荐人才、奖掖人才的伯乐。尤其是遭人诟病的科学界论资排辈风习,让很多年轻人才不能更快地被物色、被重用、被提拔。就说前不久当选美国艺术与科学院外籍院士和美国科学院外籍院士、成为为数不多的美国双院外籍院士的清华大学教授施一公,居然在去年落选中国科学院院士,就是这种论资排辈恶习的表现。[详细]

28岁正教授
28岁正教授 何以鲜见质疑

 武大85后正教授邓鹤翔的简历一挂上网,就引发了网友的热烈围观、如潮转发。有人羡慕嫉妒恨,认为“都是85的,人家都教授了,我博士还没毕业,情何以堪!”有人惊讶小邓如此年轻帅气,“博士后们原来并非都‘聪明绝顶’,还可以充满朝气,‘学霸也可以高富帅’!”

最难得的是,这次网上是一边倒的赞扬、溢美之词,数千转发评论里几乎找不到任何质疑、反对的声音。一向爱挑刺、找茬,爱质疑“官二代”们“拼爹”,爱质疑“火箭提拔”官员简历造假的网友们,为何此次如此温柔,纷纷成了“鹤粉”,原因不言自明。

其一,邓鹤翔的学历、资历过硬。根据简历显示,这位85后小伙毕业于武汉49中,因化学竞赛获奖被保送进入复旦,2011年在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取得化学博士学位,先后在该校、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从事博士后研究,并在《自然》和《科学》杂志上发表多篇论文。哪一年毕业,毕业于哪一所大学,取得了怎样的科研成就,简历上写得明明白白。

其二,邓鹤翔成为教授的程序合理合法。小邓进入武大被评为教授,学校并没有破格,而是通过了院系学术委员会的教授资格审查,符合学校的职称评定标准,“与年龄无关”。如此看来,他被评为正教授也不存在程序违法问题。[详细]

高才人,真学霸

二十八岁教授,平常心待之

翻开邓鹤翔的履历,会发现这位“85后教授”一连串闪光的足迹:中学时曾获高中生化学竞赛全国一等奖,保送复旦大学;后留学美国,获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博士学位,先后在该校和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从事博士后研究;曾获国家优秀自费留学生奖学金,入选“青年千人计划”;曾三次参与完成美国能源部重大项目,两度以第一作者身份在《科学》发表文章……这样的成果和水平,在中国的大学里评个教授显然是够格的;但是,如果以“循序渐进”的思维、以“按部就班”的惯例、以“论资排辈”的机制,他想评教授可能还要等上若干年。

大学之大在大师,大学办得好不好,不仅看它有没有培养出优秀的学生,也要看它是不是能够延揽大师、名师,成为英才荟萃之地。其实,早年的中国大学也很爱惜人才,评教授只看水平,不看年龄、资历等等。钱钟书从国外归来、被西南联大聘为教授时,正好28岁;著名语言学家王力当年受聘燕京大学教授、季羡林任北京大学教授时,也都只有35岁。

不拘一格评教授,其实并不违背科学研究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有研究表明:杰出科学家在25至45岁之间更容易作出重大贡献。1901年至2008年的百余年间,在诺贝尔自然科学奖获得者中,有16人的获奖成果是在21至25岁之间取得的;34.5%的自然科学奖获得者的获奖之作是在35岁以下完成的。可见,青年人才是最有创新激情和创新能力的群体。[详细]

选拔人才不一定要论资排辈

我们喜见高校不囿于成规,能不拘一格选拔年轻的85后成为教授;同时,也希望高校的选拔标准为公务员选拔人才提供一定的借鉴——让公务员人才选拔机制更加公开、透明,更加注重个人的真才实学,更加灵活多样,而不是总是被公众质疑“拼爹”!(文/陈小二)

 

 


网友互动
往期回顾
编辑:蒋赢 策划:王祥 美编:袁佳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