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渝论】青年说 | 世界杯实现包揽,中国“梦之队”永远年轻
10月23日,2022年国际泳联跳水世界杯在柏林落幕,中国跳水 “梦之队”获得所参赛的全部8个奥运项目金牌,参赛的 9 名运动员全部有金牌入账。
作为布达佩斯世锦赛后的首个国际大赛,中国跳水队十分珍惜难得的锻炼机会,在本次大赛中尽遣主力出战,并获得了喜人的成绩。与此同时,中国跳水队还在本次比赛中顺利完成了队伍的新老交替。东京奥运会结束后,跳板项目的两位选手施廷懋和王涵相继退役。在新的奥运周期中,23岁的陈艺文和20岁的昌雅妮接过冠军接力棒,继续延续着中国跳水队在该项目上的强大统治力。与此同时,15岁的全红婵和17岁的陈芋汐还在本届大赛上实现了世界三大赛的金牌大满贯,中国跳水队的年轻队员们在世界杯赛场上演着“青春风暴”。
中国跳水队为何能够常年在国际大赛中保持统治力?仔细观察队伍的成员构成,不难发现中国跳水队始终保持着合理的年龄结构。在本届柏林世界杯赛中,中国队派出的9位参赛队员平均年龄仅21.6岁。如此年轻的队伍却能包揽参赛项目的全部金牌,不仅体现了中国跳水队强大的硬实力,同时也是我国跳水项目充足后备竞技人才培养成果的表现。
如何才能保持队伍的年轻化?完善体育人才的多元培养方式是提升竞技体育实力的内在动力。中国跳水队长期坚持多元人才选拔工作。以本届世界杯赛获得两枚金牌的陈芋汐为例,年幼时,她本是以体操为长。直至2011年,陈芋汐被时任上海跳水队领队史美琴选中,转而练习跳水。正是跳水队“不拘一格”的人才跨界选拔模式,才让陈芋汐得以走进中国跳水队,并凭借出色的身体天赋和刻苦的专业训练展现出了过人的能力。
建设体育强国,增强竞技体育综合实力,离不开专业水平突出、年龄结构合理的运动员队伍。事实上,中国竞技体育的“青春风暴”并非只在中国跳水队上演,中国乒乓球队、网球队等队伍同样有着一批又一批的年轻面孔亮相赛场。越来越多项目的队伍正逐步推进运动人才多元培养的新模式,充分调动各方参与的积极性优化优秀人才的选拔方式。
体育强则中国强,国运兴则体育兴。在建设体育强国的战略背景下,竞技体育发展迎来了新的机遇,更需要更多新鲜血液来助力竞技体育水平的提升。希望能够在未来看到越来越多的年轻队员闪耀国际赛场,为国争光!
作者:岳帅祺(重庆大学)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欢迎向我们报料,一经采纳有费用酬谢。报料微信:hualongbaoliao,报料QQ:34015824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