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评线】两江评 | 高铁飞驰 “豫”见“巴适”

高铁一通,转换时空。
9月27日,郑渝高铁迎来开通第100天,作为全国“八纵八横”高铁网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三峡库区”首条高铁,郑渝高铁在开通100天内累计直通旅客62.8万人,到达65.6万人,重庆出发、到达客流出现“双向持续高峰”特点,极大方便了人民群众的出行,有力促进和带动了沿线经济社会发展。
“沉沉一线穿南北,茫茫九派连中国。”翻开中国地图,其实不难发现,河南与重庆的距离并不遥远。但在以往,郑州人民想坐高铁到重庆,必须绕道成都,时间最短也需要8个小时。现在,一条钢铁大通道横跨南北,4小时通达郑渝两地,无论是求学工作,还是寻亲访友,沿线城市民众都将直观感受到高铁的便捷和高效。“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杜甫的诗句变为了现实。对于郑州,这条高铁更是意义重大,地图上的这一个“撇”画,让郑州的高铁“米”字成形,成为了名副其实的中国“高铁心脏”。现在,从郑州出发,8小时就能通达全国大部分地方,何不快哉!
又一条大通道,川渝老百姓旅途更“巴适”。川渝人民,出了名的爱休闲、喜巴适,郑渝高铁途经三峡沿线,沿途风景秀美,旅游资源丰富,大家说走就走的旅行必将来得更多。事实对此也有证明,100天内,云阳、奉节、巫山3站累计发送旅客130万余人次,“坐着高铁游三峡”“快旅慢游”正成为新的出行风尚。早晨喝一碗胡辣汤,中午就可以吃上重庆火锅,从黄河古都到长江三峡,片刻之间无缝切换,旅途轻松惬意,脚步更加畅快,心情无比舒适。
好风凭借力,唱好经济协同发展的一出好戏。中国高铁发展的十多年里,一个个“小时经济圈”拔地而起,改写了经济版图拼盘。以郑州为中心,在西北,银西高铁穿越黄土高原,串起陕甘宁革命老区,联结起以西安为中心的关中城市群和以银川为中心的沿黄城市带;在西南,成渝高铁时速达350公里,成渝间实现1小时直达,“说走就走”让双城生活更巴适。而郑渝高铁开通后,中原与西南紧密相连,交通“梗阻”被打通,发展的“血液”加速奔涌,对东西互济、区域协调发展将发挥重要支撑作用。
路近了,心也近了;经济更好,心情也更好。郑渝高铁通车以来的热闹景象只是一个缩影,中国铁路建设正处于高速推进的黄金时期,一条条高铁呼之欲出,愿铁路建设能在民众的期盼中顺利进行,让大家都能坐上高铁追寻更加巴适的生活。
作者:袁成奇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欢迎向我们报料,一经采纳有费用酬谢。报料微信:hualongbaoliao,报料QQ:34015824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