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评线】华龙两江评:和顺致祥喜迎春节 激荡浓浓家国情怀
春节假期年味浓,家家户户乐融融。新春佳节,超市货源充足,供需两旺;人们线上健身,热火朝天;民俗演出不断,精彩纷呈……各地群众在喜庆祥和的节日氛围里感受团圆、庆祝佳节。
春节是中国人最看重、最具仪式感的节日。大红灯笼高高挂起,热腾腾的饺子香飘四溢……中华民族最重要的传统节日春节来了,人们在欢声笑语中喜迎春节,表达对农历牛年最美好的祝福。神州大地,山河锦绣、国泰民安,万家灯火,和顺致祥、幸福美满,融融暖意,激荡着浓浓的家国情怀,各族人民幸福吉祥,伟大祖国繁荣富强。
就地过大年,温暖不缺席。不聚集,少流动。这个春节虽然过年的方式不同,但温情依然。上海市为过年期间留沪外来建设者提供通信费补贴、健康医疗补贴等;北京市对留京保供的家政服务员及其所属家政服务企业给予奖励;天津市出台措施,对春节期间在津参加就业见习的外省市户籍人员给予补贴……各地用心用情,全力服务保障就地过年人员,让大家留得安心,过得舒心。可以这样说,爱在他乡,年味依旧。诚如不少家在外地留在当地未能回家的人员所说,留下来过年一样能感受到家的温暖。
脱贫能致富,日子很红火。辞旧迎新,刚刚过去的2020年是决战决胜脱贫攻坚之年。历经8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伟大历史性成就,现行标准下近1亿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832个贫困县全部摘帽。热腾腾的饭菜端上桌,大家围坐在一起,聊着一年的收获,互相祝福,这个春节,现实中很多曾经的贫困户靠着双手脱贫走进新生活,广大农民有了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日子过得有声有色,劲头也是越来越足。放眼现实,扶贫工作者和农户依然将奋战在一起,用勤劳创造富裕的明天……相信未来,脱贫群众的日子会越过越红火。
文化活动丰,家国情怀浓。最是文化能致远。文化赋予我们这个民族以最深远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春节,作为文化符号,不仅是文化的精华,也是文明的缩影,蕴涵着独特的民族情感和精神内核,代表着一种根深蒂固的民族情结。随着时代发展、科技进步,以及物质生活水平的极大提高,“过年”的文化意味日益凸显。小到写福字、送春联,大到公益演出、文化展览、“非遗”体验,传统佳节历来是国人重温中华文化传统的黄金时间。各地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前提下,推出丰富多彩的年俗、文化活动,丰富百姓生活,让大家就地过个幸福年。
作者:北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