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评线】华龙两江评:守护民族历史文脉  传承优秀传统文化
相信通过加强文物保护利用改革,定能充分发挥文物资源价值作用,将文物工作融入社会和经济发展,真正探索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文物保护利用之路,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期待,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基因一代代传承下去,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有力支撑。

​【地评线】华龙两江评:守护民族历史文脉  传承优秀传统文化

来源: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2021-02-15

“十三五”期间,各地各有关部门守正创新、开拓进取,探索符合国情的文物保护利用之路。文物事业全面发展,逐渐形成政府主导、部门协作、社会参与的文物保护格局,为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赋彩经济社会发展、助力文明交流互鉴作出积极贡献。

文物是文化的重要物质载体,是历史文化的记忆,是老祖宗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我国数千年来遗留下来的数不胜数的文物,凝聚了一代又一代先人的智慧和汗水,承载着中华文明的优良传统,铭刻着祖宗先人奋斗的印记,是一部中华民族物化了浓缩了的文化史,是我国历史文明的重要载体与重要见证,保护历史文物是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必然要求。

文物承载灿烂文明,传承历史文化,维系民族精神,是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深厚滋养。让文物“活起来”可以激发人们对中华传统文化的了解、认同和热爱,让文物”活起来”,是增强文化自信、传承中华文脉的重要途径。“十三五”期间,文物事业的发展,为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供深厚滋养。目前,全国登记革命旧址、遗址33315处,两批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片区分县名单覆盖31个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共1433个县。依托革命文物场所开展革命传统教育呈现大众化、常态化趋势。如今,博物馆成为人们了解全面真实的古代中国和现代中国、提升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重要场所,逛博物馆正成为一种生活方式。数据显示,2019年博物馆接待观众达12.27亿人次。不仅博物馆吸引着观众,“十三五”期间,36处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年接待游客3460万人次,各世界文化遗产地年接待游客超3亿人次。

文化遗产保护是关系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伟大事业,是促进各国民心相通的重要渠道。文物是拉近各国人民情感和文化的纽带,要充分利用好文物这个文化交流的工具。“让文物活起来”,就要让文物走出去,用文物加强文明交流互鉴,推动世界文明多样化发展。做好新时代文物工作,必须秉持开放的全球视野,学习借鉴世界优秀文明成果,保持对自身文化的自信和定力,坚持和而不同、兼收并蓄开展交流合作,向全世界讲好中国历史故事、阐发中华民族精神、构建文明大国形象。“十三五”期间,文物国际合作顺利开展,文物成为中外人文交流“金名片”,文物资源展示大国气象、助力民心相通的优势作用日益凸显。其中,中外合作考古渐成规模,援外文物保护工程在周边国家形成网链。目前,我国已在海外开展11个援外文物保护工程和40余个中外合作考古项目,涉及亚洲、非洲、欧洲、南美洲的24个国家。“文物带你看中国”数字展示系统实现海外中国文化中心全覆盖。

保护文物既保护历史、保护文化。满载着文化记忆,从历史深处走来,向着新时代走来,文物只有融入现代社会,融入当下生活,才能在历史与时代的互动中获得重生,焕发光彩。“中华文明延续着我们国家和民族的精神血脉,既需要薪火相传、代代守护,也需要与时俱进、推陈出新。”相信通过加强文物保护利用改革,定能充分发挥文物资源价值作用,将文物工作融入社会和经济发展,真正探索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文物保护利用之路,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期待,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基因一代代传承下去,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有力支撑。

作者:卓尔

无障碍
首页 | 新闻 原创 视听 | 问政 评论 专题 | 区县 娱乐 财经 | 旅游 政法 直播 | 文艺 教育 生活 应急 | 房产 健康 汽车 | 取证 鸣家 会客厅 | 万花瞳 百姓故事 公益 | 信用
  • 站内
站内
分享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QQ空间
QQ好友

​【地评线】华龙两江评:守护民族历史文脉  传承优秀传统文化

2021-02-15 08:00:00 来源: 0 条评论

“十三五”期间,各地各有关部门守正创新、开拓进取,探索符合国情的文物保护利用之路。文物事业全面发展,逐渐形成政府主导、部门协作、社会参与的文物保护格局,为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赋彩经济社会发展、助力文明交流互鉴作出积极贡献。

文物是文化的重要物质载体,是历史文化的记忆,是老祖宗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我国数千年来遗留下来的数不胜数的文物,凝聚了一代又一代先人的智慧和汗水,承载着中华文明的优良传统,铭刻着祖宗先人奋斗的印记,是一部中华民族物化了浓缩了的文化史,是我国历史文明的重要载体与重要见证,保护历史文物是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必然要求。

文物承载灿烂文明,传承历史文化,维系民族精神,是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深厚滋养。让文物“活起来”可以激发人们对中华传统文化的了解、认同和热爱,让文物”活起来”,是增强文化自信、传承中华文脉的重要途径。“十三五”期间,文物事业的发展,为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供深厚滋养。目前,全国登记革命旧址、遗址33315处,两批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片区分县名单覆盖31个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共1433个县。依托革命文物场所开展革命传统教育呈现大众化、常态化趋势。如今,博物馆成为人们了解全面真实的古代中国和现代中国、提升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重要场所,逛博物馆正成为一种生活方式。数据显示,2019年博物馆接待观众达12.27亿人次。不仅博物馆吸引着观众,“十三五”期间,36处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年接待游客3460万人次,各世界文化遗产地年接待游客超3亿人次。

文化遗产保护是关系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伟大事业,是促进各国民心相通的重要渠道。文物是拉近各国人民情感和文化的纽带,要充分利用好文物这个文化交流的工具。“让文物活起来”,就要让文物走出去,用文物加强文明交流互鉴,推动世界文明多样化发展。做好新时代文物工作,必须秉持开放的全球视野,学习借鉴世界优秀文明成果,保持对自身文化的自信和定力,坚持和而不同、兼收并蓄开展交流合作,向全世界讲好中国历史故事、阐发中华民族精神、构建文明大国形象。“十三五”期间,文物国际合作顺利开展,文物成为中外人文交流“金名片”,文物资源展示大国气象、助力民心相通的优势作用日益凸显。其中,中外合作考古渐成规模,援外文物保护工程在周边国家形成网链。目前,我国已在海外开展11个援外文物保护工程和40余个中外合作考古项目,涉及亚洲、非洲、欧洲、南美洲的24个国家。“文物带你看中国”数字展示系统实现海外中国文化中心全覆盖。

保护文物既保护历史、保护文化。满载着文化记忆,从历史深处走来,向着新时代走来,文物只有融入现代社会,融入当下生活,才能在历史与时代的互动中获得重生,焕发光彩。“中华文明延续着我们国家和民族的精神血脉,既需要薪火相传、代代守护,也需要与时俱进、推陈出新。”相信通过加强文物保护利用改革,定能充分发挥文物资源价值作用,将文物工作融入社会和经济发展,真正探索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文物保护利用之路,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期待,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基因一代代传承下去,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有力支撑。

作者:卓尔

亲爱的用户,“重庆”客户端现已正式改版升级为“新重庆”客户端。为不影响后续使用,请扫描上方二维码,及时下载新版本。更优质的内容,更便捷的体验,我们在“新重庆”等你!
看天下
[责任编辑: 杨光志 ]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精彩视频
版权声明:
联系方式:重庆华龙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咨询电话:60367951
①重庆日报报业集团授权华龙网,在互联网上使用、发布、交流集团14报1刊的新闻信息。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任何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或“来源:华龙网-重庆XX”。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华龙网”的作品,系由本网自行采编,版权属华龙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③ 华龙网及其客户端标明非华龙网的确定来源或未标注华龙网LOGO、名称、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非原创作品。如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华龙网联系,联系邮箱:cqnewszbs@163.com。
附:重庆日报报业集团14报1刊:重庆日报 重庆晚报 重庆晨报 重庆商报 时代信报 新女报 健康人报 重庆法制报 三峡都市报 巴渝都市报 武陵都市报 渝州服务导报 人居周报 都市热报 今日重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