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评线】华龙两江评:政策利好,“减税降费”释放企业发展活力
国家大幅增加了在政府购买、政府投资等项目上的财政支出,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5G通讯、高铁建设、“云计算”、工业物联网等一大批基于“新基建”的重大工程项目纷纷上马,拉动经济有效需求上扬,与减税降费政策形成配套,打出了一套宏观调控的政策组合拳,促进国民经济在后疫情时代的加快复苏。

​【地评线】华龙两江评:政策利好,“减税降费”释放企业发展活力

来源: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2020-12-31

自新冠肺炎疫情爆发以来,为做实“六稳”、“六保”工作,推动经济快速复苏,国家出台了“一篮子”减税降费政策,极大地缓解了各类型企业的经营压力。据国家税务总局最新数据显示,2020年1—11月,全国累计新增减税降费23673亿元。其中,今年出台的支持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税费优惠政策新增减税降费16408亿元,占到了减税减费的主要部分。

“取于民有度。用之有止,国虽小必安”,这句话出自《管子•权修》,早在2000多年前的春秋时期,古人就认识到了税收与国家发展、百姓生活的重要关系。税收,不仅是国家赖以取得财政收入的最主要手段,更是一种可以对经济发展起到巨大调节作用的重要财政手段。当经济运行过热时,国家往往通过增税的手段为经济发展降温;当经济增长缓慢、生产停滞时,国家往往以减低税收的方式促进社会生产,向产品市场释放积极信号。新冠肺炎疫情这只“黑天鹅”对整个国民经济的运行带来巨大冲击,使得全国各地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生产停滞、消费低迷,正需要国家加大对国民经济的宏观调节力度。而持续推进的减税降费政策恰是对症下药的为处于困难时期的企业“卸了担子”,帮助大批企业度过难关。

优化服务,网上纳税提升行政效率。良好的营商环境是市场经济的培育之土,是市场主体的生命之氧,只有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才能真正解放生产力、提高竞争力,而税务服务的不断改进则是优化营商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网上办”“线上办”“码上办”“掌上办”……税务部门顺应新情况积极推出的各类“非接触式”办税缴费如雨后春笋般纷纷上线,企业经营者足不出户便可以在网上办理企业税务申报缴纳业务,既让纳税人省去了在税务机关来回奔波的辛劳,也提高了税务机关的行政效率,在不断提升办税便利性和需求响应及时性的同时,最大程度方便纳税人缴费人。这既是顺应了“互联网+”大背景下无纸化网上办公的需求,也体现了我国营商环境不断优化的发展趋势。根据世界银行最新发布的《全球营商环境报告2020》中,我国营商环境排名已经跃居全球第三十一位,连续两年被世界银行评选为全球营商环境改善幅度最大的10个经济体之一。

让利输血,减税减费增强企业活力。新冠肺炎疫情的来袭让社会经济活动长时间的陷入停滞,各类企业尤其是民营企业的资金周转保障压力巨大。而减税减费、出口退税等税惠红利政策的大力度实施,让企业特别是对市场风险抵抗力弱的中小微企业税费负担得到大幅减轻,可以调动更多的资金用于保障周转,恢复生产,有利于在常态化疫情防控下增强企业活力,稳住社会经济发展基本盘。同时,国家短时间的减税降费虽然会在一定程度上使得政府收入减少,但根据供给学派经济学家拉弗的“拉弗曲线”理论:较高的税率将抑制经济的增长,使税基减小,税收收入下降,反之,减税可以刺激经济增长,扩大税基,税收收入增加。因此,减税降费所导致国家税收暂时性下降,只不过是体现了“羊毛用在羊身上”的“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却能刺激企业生产与投资,巩固税基,促进经济的增长繁荣。据国家税务总局最新数据显示,2020年1—11月,全国累计新增减税降费便达到23673亿元。

宏观调控,利好政策提振市场信心。持续落实的减税降费政策不仅具有减轻企业税费负担的现实功能,更是国家实行经济宏观调控,调整国民经济初次分配的重要举措。在一系列减税降费的利好政策下,政府部门在国民收入初次分配中的占比有所下降,但个人部门、企业部门在国民经济初次分配中所占比例得到提高,既让企业和个人的税费负担减轻,也给产品市场、金融市场参与者持续释放了重大的利好信号,让市场主体看到了政府部门刺激经济增长的坚定决心与切实举措,有利于提振市场信心。同时,国家大幅增加了在政府购买、政府投资等项目上的财政支出,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5G通讯、高铁建设、“云计算”、工业物联网等一大批基于“新基建”的重大工程项目纷纷上马,拉动经济有效需求上扬,与减税降费政策形成配套,打出了一套宏观调控的政策组合拳,促进国民经济在后疫情时代的加快复苏。

作者:龚敬

无障碍
首页 | 新闻 原创 视听 | 问政 评论 专题 | 区县 娱乐 财经 | 旅游 政法 直播 | 文艺 教育 生活 应急 | 房产 健康 汽车 | 取证 鸣家 会客厅 | 万花瞳 百姓故事 公益 | 信用
  • 站内
站内
分享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QQ空间
QQ好友

​【地评线】华龙两江评:政策利好,“减税降费”释放企业发展活力

2020-12-31 09:03:25 来源: 0 条评论

自新冠肺炎疫情爆发以来,为做实“六稳”、“六保”工作,推动经济快速复苏,国家出台了“一篮子”减税降费政策,极大地缓解了各类型企业的经营压力。据国家税务总局最新数据显示,2020年1—11月,全国累计新增减税降费23673亿元。其中,今年出台的支持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税费优惠政策新增减税降费16408亿元,占到了减税减费的主要部分。

“取于民有度。用之有止,国虽小必安”,这句话出自《管子•权修》,早在2000多年前的春秋时期,古人就认识到了税收与国家发展、百姓生活的重要关系。税收,不仅是国家赖以取得财政收入的最主要手段,更是一种可以对经济发展起到巨大调节作用的重要财政手段。当经济运行过热时,国家往往通过增税的手段为经济发展降温;当经济增长缓慢、生产停滞时,国家往往以减低税收的方式促进社会生产,向产品市场释放积极信号。新冠肺炎疫情这只“黑天鹅”对整个国民经济的运行带来巨大冲击,使得全国各地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生产停滞、消费低迷,正需要国家加大对国民经济的宏观调节力度。而持续推进的减税降费政策恰是对症下药的为处于困难时期的企业“卸了担子”,帮助大批企业度过难关。

优化服务,网上纳税提升行政效率。良好的营商环境是市场经济的培育之土,是市场主体的生命之氧,只有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才能真正解放生产力、提高竞争力,而税务服务的不断改进则是优化营商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网上办”“线上办”“码上办”“掌上办”……税务部门顺应新情况积极推出的各类“非接触式”办税缴费如雨后春笋般纷纷上线,企业经营者足不出户便可以在网上办理企业税务申报缴纳业务,既让纳税人省去了在税务机关来回奔波的辛劳,也提高了税务机关的行政效率,在不断提升办税便利性和需求响应及时性的同时,最大程度方便纳税人缴费人。这既是顺应了“互联网+”大背景下无纸化网上办公的需求,也体现了我国营商环境不断优化的发展趋势。根据世界银行最新发布的《全球营商环境报告2020》中,我国营商环境排名已经跃居全球第三十一位,连续两年被世界银行评选为全球营商环境改善幅度最大的10个经济体之一。

让利输血,减税减费增强企业活力。新冠肺炎疫情的来袭让社会经济活动长时间的陷入停滞,各类企业尤其是民营企业的资金周转保障压力巨大。而减税减费、出口退税等税惠红利政策的大力度实施,让企业特别是对市场风险抵抗力弱的中小微企业税费负担得到大幅减轻,可以调动更多的资金用于保障周转,恢复生产,有利于在常态化疫情防控下增强企业活力,稳住社会经济发展基本盘。同时,国家短时间的减税降费虽然会在一定程度上使得政府收入减少,但根据供给学派经济学家拉弗的“拉弗曲线”理论:较高的税率将抑制经济的增长,使税基减小,税收收入下降,反之,减税可以刺激经济增长,扩大税基,税收收入增加。因此,减税降费所导致国家税收暂时性下降,只不过是体现了“羊毛用在羊身上”的“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却能刺激企业生产与投资,巩固税基,促进经济的增长繁荣。据国家税务总局最新数据显示,2020年1—11月,全国累计新增减税降费便达到23673亿元。

宏观调控,利好政策提振市场信心。持续落实的减税降费政策不仅具有减轻企业税费负担的现实功能,更是国家实行经济宏观调控,调整国民经济初次分配的重要举措。在一系列减税降费的利好政策下,政府部门在国民收入初次分配中的占比有所下降,但个人部门、企业部门在国民经济初次分配中所占比例得到提高,既让企业和个人的税费负担减轻,也给产品市场、金融市场参与者持续释放了重大的利好信号,让市场主体看到了政府部门刺激经济增长的坚定决心与切实举措,有利于提振市场信心。同时,国家大幅增加了在政府购买、政府投资等项目上的财政支出,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5G通讯、高铁建设、“云计算”、工业物联网等一大批基于“新基建”的重大工程项目纷纷上马,拉动经济有效需求上扬,与减税降费政策形成配套,打出了一套宏观调控的政策组合拳,促进国民经济在后疫情时代的加快复苏。

作者:龚敬

亲爱的用户,“重庆”客户端现已正式改版升级为“新重庆”客户端。为不影响后续使用,请扫描上方二维码,及时下载新版本。更优质的内容,更便捷的体验,我们在“新重庆”等你!
看天下
[责任编辑: 杨光志 ]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精彩视频
版权声明:
联系方式:重庆华龙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咨询电话:60367951
①重庆日报报业集团授权华龙网,在互联网上使用、发布、交流集团14报1刊的新闻信息。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任何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或“来源:华龙网-重庆XX”。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华龙网”的作品,系由本网自行采编,版权属华龙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③ 华龙网及其客户端标明非华龙网的确定来源或未标注华龙网LOGO、名称、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非原创作品。如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华龙网联系,联系邮箱:cqnewszbs@163.com。
附:重庆日报报业集团14报1刊:重庆日报 重庆晚报 重庆晨报 重庆商报 时代信报 新女报 健康人报 重庆法制报 三峡都市报 巴渝都市报 武陵都市报 渝州服务导报 人居周报 都市热报 今日重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