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数太难,解不开是否会影响信心
        “小学时上过奥数班。”在重庆江北某企业做产品检验的余小姐笑着说,当时自己数学在班里还不错,为了让自己分数更高,也为了参加奥数比赛获奖,就主动报名参加了奥数班。 “我还买了奥数方面的书回家练习。”余小姐说,不过,进奥数班后,自己经常因无法解出难题目而失去自信,对数学的兴趣也减少很多。“上了一学期后就没再上了。” 余小姐表示,虽然没再上奥数班,但自己把课本上的知识、老师上课讲的消化好了,成绩一样在班里名列前茅。..[详细]
有人没上过奥数班成绩也不差
        家住南坪五公里的赖先生毕业于渝州大学(现重庆工商大学)数学专业,他告诉记者,自己上学时没参加过奥数班。不过,赖先生对于自己的数学成绩很有自信,“高二时还获得过希望杯数学大赛全国三等奖。” 他认为,中学考试中大家认为的数学难题,细分下来也就是基础题的组合,只要把课本上的知识掌握牢了,不学奥数一样可以解决。 重大英语专业毕业的詹小姐则坦言,没上过奥数班。“觉得没多大用。..[详细]
有的孩子不适合奥数
        对于学生争相学奥数,重庆育才中学高中数学组教研组长范美卿认为,奥数是一项有创造性和挑战性的思维活动,它能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如果说奥数有问题,就在于它挂上了太多“功利”符号,成了家长学生择校的“敲门砖”。 同时,他也表示,奥数确实不是每个学生都适合。对数学有兴趣是学习的基础,当然还要学生在这方面有天赋。一些家长不管孩子是否有兴趣、是否有能力,都让去学,使孩子的负担越来越重,反而不利于学生的发展。..[详细]

    平心而论,奥数原本不是坏东西,没有原罪,但它一旦成为多方利益参与博弈的工具,就陷入了泥淖。在美国,与奥数真正有关的组织设在纽约州的一个不起眼的小镇。而它的游戏规则里没有一条强调“竞赛”,主要是提高兴趣,培养能力,激发创意。在日本,学生和家长提起奥数,好像在说棒球或书法。奥数是纯洁、自然和低调的个人爱好而已。

    然而,在中国,奥数从引进的那一天开始,就狂热得让人窒息。奥数成绩成为名校、大学优先录取学生的条件之一,其中的经济利益驱动进一步加剧了奥数的功利,“不读奥数,就上不了好中学好大学”成为众多学生和家长顶礼膜拜的信条。“奥数班”屡禁不止,暴露出部分“名校”与培训机构相互勾结,坐地分肥的乱象,根本原因还是在于优质教育资源不足,配置不均衡,导致家长和学生趋之若鹜,唯恐孩子掉队。奥数之弊已严重伤害教育公平,成为政府与社会的一块心病。因而,西安市暑期多部门联合检查“奥数黑班”,叫停“教育飙车”,非常及时和必要。

    学生轰检查组,可能是受了无良培训班的怂恿和挑唆。但要看到,作为具有基本认知能力和接受公德教育的学生, 面对多部门的检查,不分青红皂白齐喊“出去”,甚至有人从记者身边经过时,打开杯子泼了一名记者满身水,“疯狂奥数”的弊端表现得淋漓尽致。一个世纪前,鲁迅先生曾发出“救救孩子”的呼吁,今天,当我们看到孩子们一边说不喜欢奥数,一边却渴望通过苦读奥数上名校;当我们看到孩子们已被奥数害得不明事理、不懂礼貌、不分是非,身心健康受到严重影响之时,我们也要大声呼吁,必须从源头上彻底取缔现行的奥数加分制度,遏止奥数泛滥乱象,让孩子免于“疯狂奥数”的戕害。 [详细]

    对少数有数学天分和浓厚兴趣的学生来说,奥数的确是一门训练思维、提升能力的好课程;但对大多数孩子来说,奥数则是需要费尽力气艰难攀登的一座“高峰”。“全民奥数”增加了学生的学业负担,政府部门对奥数班进行检查,对不合规的进行取缔是正确的。其实,需要检查和取缔的又岂止是奥数班?在“小升初”择校推动下出现的“英语考级班”、名牌初中“占坑班”等,都应纳入清理范围。 不过,在检查和整治的同时,也需反思,为何这样那样的“班”有如此持久的生命力?因为它们与升学挂钩。一些地方的教育部门已严令禁止和严肃查处此类办班,并规定初中学校招生不得依据学生的奥数成绩和各类证书,但学生和家长总有办法展示自己的奥数能力,学校也总有途径对学生进行这方面测试。所以,与治标相比,治本显得更重要。

    笔者认为,遏制“小升初”、“幼升小”竞争乱象,切实给孩子们减负,一个重要途径是对教育资源进行均衡配置。多年来,政府有关部门在基础教育阶段资源均衡化方面做了许多努力,花了大量资金对薄弱学校进行硬件改造,搞信息化建设,许多地方的中小学在硬件条件上基本均衡。但是,大家都知道,决定学校教育质量优劣的关键是师资水平,而师资均衡是个更大的“工程”,不容易做到。

    在这方面,我们可否借鉴日本的做法:为实现各个学校的师资平衡,日本形成了一个教师经常性流动制度。一位教师在一所学校最长只能任教7年。教师流动分为两种:一种是在同一个市、街区、村之间流动,另一种是跨县流动。根据日本文部科学省测算,日本全国公立学校教师平均每6年流动一次,多数县的中小学校长每3至5年就会调换一所学校。政府部门有一系列措施保障教师流动。师资均衡有力地促进了教育公平。 [详细]

 
内容编辑: 蒋赢 柴世品  策划设计:李想 柴世品 刘小琴 蒋赢   (请图片作者与本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