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评线】两江评 | 做好科研减负“加减法” 点燃创新赋能“新引擎”
科技强则国家强,实现科技强国是实现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目标的必由之路。

【地评线】两江评 | 做好科研减负“加减法” 点燃创新赋能“新引擎”

来源: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2022-08-12
VCG111374633106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近日,科技部、财政部、教育部等5部门共同发布《关于开展减轻青年科研人员负担专项行动的通知》,拉开为青年科研人员减负行动3.0的序幕。自2018年开始,有关部门已经连续开展多轮为科研人员减负专项行动,本轮行动将目光聚集到赋权青年科研人员,鼓励他们“挑大梁”。

科技强则国家强,实现科技强国是实现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目标的必由之路。千秋基业,其命维新,要实现我国科研领域创新创造再上新台阶,就要充分发挥青年科研人员作用,做好“加减法”是关键。

轻考核,去行政化,减负增效做好“减法”。频繁的评价考核和繁重的事务性工作是挡在青年科研人员投身科研事业过程中“拦路虎”。一方面,各类考核和排名的压力层层分解向下传导,致使青年科研人员只能将大量精力花在应付短期考核指标上。另一方面,科研资源分配与资历相挂钩致使青年科研人员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去通过应酬、反复申报等形式争取项目资源,极大地打击了他们的积极性,不少每日疲于奔波的青年科研人员自嘲自己是“青焦”。因此,“去行政化”是当前科研减负行动的当务之急,要减少对青年科研人员的考核评次,淡化日常考核,避免量化考核指标层层加码下压,在此基础上更要实现科研资源在不同资历科研人员间的平等分配,避免形成固化的科研利益圈子,才能最大程度发挥青年科研人员的主动性和能动性,更好服务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

增自信,鼓励担当,赋权提能做好“加法”。青年人思维活跃、善于创新,但往往缺乏经验,成长通道窄、崭露头角机会少是青年科研人员面临的主要问题,初出茅庐的青年科研者往往需要按部就班申请硕导、博导、博士后导师资格,才有机会负责主导一些重大项目,“看资历不看能力”是当下所面临的一大窘境。“盖有非常之功,必待非常之人。”扩宽成长渠道将有利于将青年人才天马行空的想象与脚踏实地的品行转化成为创新创造的助推器,本次《通知》要求“国家重点研发计划40岁以下青年人才担任项目(课题)负责人和骨干的比例提高到20%,确保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和中央部门直属高等学校基本科研业务费用于资助青年科研人员的比例一般不低于50%。”从制度层面鼓励青年科研人员勇“挑大梁”,反映出我国科研领域对青年人才的重视。此外,科研创新是一个不断试错、反复探索的过程,在给予青年研究者崭露头角机会的同时,也要设置合理的免责与纠错机制,要允许失败、宽容失败,为科研人员营造宽容的氛围,最大限度地保护广大青年人才的积极性,让他们吃下“定心丸”,敢想敢干,不断在实践中增强自身专业水平,练就过硬本领,以青春之我,贡献伟大时代。

“桐花万里丹山路,雏凤清于老凤声。”时代的接力棒交到了新一代青年手中,相关部门要做好为他们减负提能的“加减法”,让青春之花,在勇攀科研高峰的征程上绚丽盛放。

作者:陈淑媛(大渡口区)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欢迎向我们报料,一经采纳有费用酬谢。报料微信:hualongbaoliao,报料QQ:3401582423。)

无障碍
推荐 | 要闻 重庆 两江评 | 区县 教育 文艺 | 健康 财经 生活 | 问政 汽车 直播 | 政法 视听 专题 | 鸣家 史家 旅游 | 房产 国企 原创 | 应急 信用 新闻发布
  • 站内
站内
分享
新浪微博
微信

【地评线】两江评 | 做好科研减负“加减法” 点燃创新赋能“新引擎”

2022-08-12 06:00:00 来源:
VCG111374633106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近日,科技部、财政部、教育部等5部门共同发布《关于开展减轻青年科研人员负担专项行动的通知》,拉开为青年科研人员减负行动3.0的序幕。自2018年开始,有关部门已经连续开展多轮为科研人员减负专项行动,本轮行动将目光聚集到赋权青年科研人员,鼓励他们“挑大梁”。

科技强则国家强,实现科技强国是实现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目标的必由之路。千秋基业,其命维新,要实现我国科研领域创新创造再上新台阶,就要充分发挥青年科研人员作用,做好“加减法”是关键。

轻考核,去行政化,减负增效做好“减法”。频繁的评价考核和繁重的事务性工作是挡在青年科研人员投身科研事业过程中“拦路虎”。一方面,各类考核和排名的压力层层分解向下传导,致使青年科研人员只能将大量精力花在应付短期考核指标上。另一方面,科研资源分配与资历相挂钩致使青年科研人员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去通过应酬、反复申报等形式争取项目资源,极大地打击了他们的积极性,不少每日疲于奔波的青年科研人员自嘲自己是“青焦”。因此,“去行政化”是当前科研减负行动的当务之急,要减少对青年科研人员的考核评次,淡化日常考核,避免量化考核指标层层加码下压,在此基础上更要实现科研资源在不同资历科研人员间的平等分配,避免形成固化的科研利益圈子,才能最大程度发挥青年科研人员的主动性和能动性,更好服务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

增自信,鼓励担当,赋权提能做好“加法”。青年人思维活跃、善于创新,但往往缺乏经验,成长通道窄、崭露头角机会少是青年科研人员面临的主要问题,初出茅庐的青年科研者往往需要按部就班申请硕导、博导、博士后导师资格,才有机会负责主导一些重大项目,“看资历不看能力”是当下所面临的一大窘境。“盖有非常之功,必待非常之人。”扩宽成长渠道将有利于将青年人才天马行空的想象与脚踏实地的品行转化成为创新创造的助推器,本次《通知》要求“国家重点研发计划40岁以下青年人才担任项目(课题)负责人和骨干的比例提高到20%,确保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和中央部门直属高等学校基本科研业务费用于资助青年科研人员的比例一般不低于50%。”从制度层面鼓励青年科研人员勇“挑大梁”,反映出我国科研领域对青年人才的重视。此外,科研创新是一个不断试错、反复探索的过程,在给予青年研究者崭露头角机会的同时,也要设置合理的免责与纠错机制,要允许失败、宽容失败,为科研人员营造宽容的氛围,最大限度地保护广大青年人才的积极性,让他们吃下“定心丸”,敢想敢干,不断在实践中增强自身专业水平,练就过硬本领,以青春之我,贡献伟大时代。

“桐花万里丹山路,雏凤清于老凤声。”时代的接力棒交到了新一代青年手中,相关部门要做好为他们减负提能的“加减法”,让青春之花,在勇攀科研高峰的征程上绚丽盛放。

作者:陈淑媛(大渡口区)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欢迎向我们报料,一经采纳有费用酬谢。报料微信:hualongbaoliao,报料QQ:3401582423。)

亲爱的用户,“重庆”客户端现已正式改版升级为“新重庆”客户端。为不影响后续使用,请扫描上方二维码,及时下载新版本。更优质的内容,更便捷的体验,我们在“新重庆”等你!
看天下
[责任编辑: 李一懿 ]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精彩视频
版权声明:
联系方式:重庆华龙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咨询电话:60367951
①重庆日报报业集团授权华龙网,在互联网上使用、发布、交流集团14报1刊的新闻信息。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任何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或“来源:华龙网-重庆XX”。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华龙网”的作品,系由本网自行采编,版权属华龙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③ 华龙网及其客户端标明非华龙网的确定来源或未标注华龙网LOGO、名称、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非原创作品。如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华龙网联系,联系邮箱:cqnewszbs@163.com。
附:重庆日报报业集团14报1刊:重庆日报 重庆晚报 重庆晨报 重庆商报 时代信报 新女报 健康人报 重庆法制报 三峡都市报 巴渝都市报 武陵都市报 渝州服务导报 人居周报 都市热报 今日重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