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评线】两江评 | 制造强国建设迈上新台阶 夯实筑牢高质量发展根基
“我国制造业增加值占全球比重从2012年的22.5%提高到2021年的近30%,持续保持世界第一制造大国地位。”近日,在工业和信息化部举行的“新时代工业和信息化发展”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工信部有关负责人表示,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制造业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综合实力、创新力和竞争力迈上新台阶,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奠定了更加坚实的物质基础。
制造业是立国之本、强国之基、创新之源。一个国家的竞争力,很大程度上体现在制造业水平上。“制造业是国家经济命脉所系”“要坚定不移把制造业和实体经济做强做优做大”“加快建设制造强国”。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国制造业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产业体系更加健全,产业链更加完整,实现量的稳步增长和质的显著提升,综合实力、创新力和竞争力迈上新台阶,有力夯实了经济发展的根基。
固本培元,大国制造竞争力显著增强。十年来,我国制造业规模实力进一步壮大,有效增强了我国经济应对外部冲击的能力。体系完整优势更加凸显,按照国民经济统计分类,我国制造业有31个大类、179个中类和609个小类,是全球产业门类最齐全、产业体系最完整的制造业;产业链配套能力全球领先,具有强大的韧性和发展潜力,体系完备、配套完善、组织协作能力强的优势在应对新冠疫情等外部冲击过程中得到了充分彰显;产品竞争力也显著增强,十年来,我国技术密集型的机电产品、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额分别由2012年的7.4万亿元、3.8万亿元增长到2021年的12.8万亿元、6.3万亿元,制造业中间品贸易在全球的占比达到20%左右,入围世界品牌500强的工业和信息化领域品牌数量从过去的10个增加到24个……一组组沉甸甸的数据、一项项可喜的进展,见证着中国制造业的百年变迁,更折射出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制造强国建设取得的新成就。
提质增效,大国制造创新力不断跃升。发展是第一要务,创新是第一动力。十年来,我国着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依靠创新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从模仿到创新、从制造到创造、从代工在培育自有品牌,中国制造正在蜕变,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迈进的步伐明显加快。从创新投入看,我国制造业研发投入强度从2012年的0.85%增加到2021年的1.54%,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的平均研发强度达到10.3%,570多家工业企业入围全球研发投入2500强。从创新体系看,已布局建设23家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和国家地方共建制造业创新中心,支持建设125个产业技术基础公共服务平台,共性技术供给能力大幅提高。从创新成果看,规上工业企业新产品收入占业务收入比重从2012年的11.9%提高到2021年的22.4%,大国重器亮点纷呈,“蛟龙”潜海、双龙探极、C919试飞、“嫦娥”揽月、“北斗”组网、“九章”问世,一大批重大标志性创新成果引领中国制造业不断攀上新的高度。
实体经济是一国经济的立身之本,是财富创造的根本源泉,是国家强盛的重要支柱。“十四五”时期,我国进入新发展阶段,国内外环境的深刻变化带来一系列新机遇新挑战。“十四五”规划纲要要求“深入实施制造强国战略”,明确提出,坚持自主可控、安全高效,推进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保持制造业比重基本稳定,增强制造业竞争优势,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站在新的起点上,牢牢把握制造业这一立国之本、兴国之器、强国之基,着力深化改革、强化创新、深化融合,制造强国建设必将不断迈上新台阶,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强有力的战略支撑。
作者:金易(江北区)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欢迎向我们报料,一经采纳有费用酬谢。报料微信:hualongbaoliao,报料QQ:34015824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