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江评 | 如此批发进货博士的“权宜之计”不可取
最近,一个名为“爱尔兰欧洲大学”的学校因为国内某名校的知名教授“毕业”于此,成为舆论议论的热点话题。在这个事件余波未了之际,被教育部提醒重点核查的亚当森大学,因为向国内一所学校一次性输入几十名两年制专业博士,导致新的高教舆情再起波澜。
日前,湖南省邵阳学院花费近2000万元引进23名菲律宾亚当森大学哲学(教育学)专业博士生,引进人才待遇公示引发舆论争议。该校多名二级学院院长表示,由于难以引进国内的博士人才,学校不得不采取“权宜之计”。
原本不那么起眼的学校一次性引进二十多名博士,已经够幸运的了;引进的博士还全部是“海归”,更令人高看一眼;但引进的博士全部出自同一所高校的同一个专业,就有点令人匪夷所思了。校内知情人士称这也是迫不得已的“权宜之计”,受访者看似有苦难言的背后何尝不是胜利者的心态:不管你们如何议论,反正我们达到了目的。
教育本是百年大计的事业,为发展采取的“权宜之计”暴露的是涉事高校的短视行为。批发进货博士的权宜之计并不可取,这是因为:
首先,这样的权宜之计“利”字当头,严重背离了教育规律。教育有自己的发展规律,依循规律办学,学校的发展就能处于健康状态。相反,贪图眼前的蝇头小利,教育就变成了裁缝铺的缝缝补补,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只能靠趋利避害的本能去应对教育发展中遇到的困难。地级市的二本学校引进师资难,不是靠挖掘现有师资力量,鼓励在职教师进修提升学历,而是靠去海外市场捡便宜,全然不管这些博士是否滥竽充数,全然不顾理工科学院可否需要哲学博士(假定这批博士名副其实的话),这样的权宜之计可谓利令智昏,真的要不得。
其次,这样的权宜之计把人当作工具,高等学府沦为菜市场。教育的目标在于树人,把人变成有独立人格和自己尊严的人,让每个人能够按照自己的个性得到全面发展。要实现这个目标,高校应该把每一位老师当作人而不是工具或者手段。如果仅仅为应付评估指标,或者就像二级学院院长们所言,还有用这些指标去升格大学、申报硕士点,这样,被引进的博士得到的只是不菲的费用,他们本身却被商品化了,进校的作用是学校用来装饰门面的饰品而不是他们本身,这样的人才引进跟在菜市场淘货没啥区别,降低了高等学府的品质。如此权宜之计,真的要不得。
此外,这样的权宜之计过于不计成本,浪费的是财政经费。高校不是企业,不创造经济效益,学校存在所需的经费主要来自于财政拨款。越是知名度低的学校,自我造血的能力越低,对财政拨款的依赖度更高。财政经费应花在刀刃上,而不是用来填补考核指标。我们无法确定这些哲学博士如何在理工科学院做贡献,如果人才引进费用无法发挥作用,这岂不是糟蹋财政经费?因此,为眼前利益就不计代价,这样的权宜之计真的要不得。
环顾四周,为所谓的“权宜之计”而违背教育规律、当人工具化、铺张浪费装潢门面的又何止一家“邵阳哲学大学”?管中窥豹,要不得的“权宜之计”为何存在,这才是值得真正反思的地方。
作者:刘海明(重庆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欢迎向我们报料,一经采纳有费用酬谢。报料微信:hualongbaoliao,报料QQ:34015824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