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江评 | “雪糕护卫”出动 “雪糕刺客”拿“化”来说
“雪糕刺客”话题持续火热,“雪糕刺客”指的是那些隐藏在冰柜里,未在显著位置标明价格的雪糕,付款时,它的高价很有可能会“刺痛”消费者。钟薛高,在这波“雪糕刺客”话题中,更是因其一直以来的“高价”标签而备受争议。
这段时间,钟薛高处于风口浪尖,有网友发出了“钟薛高31度室温下放1小时不化”的试验视频,后又有网友用打火机点燃钟薛高雪糕疑似烧不化的视频在网上热传,钟薛高回应称自己是合规生产,认为用烤雪糕、晒雪糕或者加热雪糕的方式来评断雪糕品质的好坏并不科学。7日,钟薛高更用一种“总有刁民想害朕”的口吻表示:我们远超国标品质!总有友商、伪科学、水军搞事情。
一波未平,一波又来,网友拿“化”说事,钟薛高拿“卡拉胶等固形物含量高”等话来应对“不化”之质问,奇怪的是这来往“刺杀”,貌似激烈互动的过程,有种莫名的无厘头娱乐心情在。
一是雪糕毕竟不是国计民生不可或缺之物,整个雪糕界除了数十上百元天价雪糕外毕竟还有平价雪糕在,所以受“刺伤”的规模面不大。二是平价产品与高价产品哪个领域都有,网友恼火的只是走高价路线的雪糕混迹于平价雪糕的销售渠道,让本来想吃平价雪糕清爽消夏的百姓猝不及防。三是钟薛高一类的高价雪糕往往更重营销,制造噱头打造雪糕中的“爱马仕”,正巧迎合了一波“只买贵的不买对的”的小众消费心理,满足的是一种时尚潮流的参与感,一种人无我有的炫耀心情。
“雪糕刺客”究竟何去何从才能满足大众期待?一是相关部门要尽快给出权威检测结果,质量过不过关专业检验说了算。二是平价与高价雪糕各走各的渠道,销售分区,别混在一起搅局“刺”人。三是明码标价要成为刚性要求,坚决杜绝价格欺诈。最新消息显示,上海奉贤区、广东佛山顺德区、江苏南京市浦口区、浙江温州腾蛟市等多地就已开始“捉拿”“雪糕刺客”,开启了一系列责令整改的“雪糕护卫”行动。
以高价制造话题继而还刺激消费的营销手段,算是相当投机取巧,至于最终能否赚得盆满钵满,有待观察。而作为消费者,我们理当“吃一刺,长一智”,长慧眼,看本质,识推手,辩炒作,捂紧钱包,理性消费,拒绝上交智商税。
作者:杨光志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欢迎向我们报料,一经采纳有费用酬谢。报料微信:hualongbaoliao,报料QQ:34015824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