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评线】两江评 | 夯实经济发展根基 中国制造加速转向“中国创造”
制造业是立国之本、强国之基、创新之源。

【地评线】两江评 | 夯实经济发展根基 中国制造加速转向“中国创造”

来源: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2022-06-21

2012年至2021年,我国制造业增加值从16.98万亿元增加到31.4万亿元;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竞争力持续提升;建成全球规模最大、技术领先的网络基础设施;一大批重大标志性创新成果引领中国制造不断攀上新高度……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工业和信息化发展取得重大成就,产业创新力、竞争力、抗风险能力实现整体跃升,有力夯实了经济发展的根基。

制造业是立国之本、强国之基、创新之源。一个国家的竞争力,很大程度上体现在制造业水平上。“制造业是国家经济命脉所系”“要坚定不移把制造业和实体经济做强做优做大”“加快建设制造强国”。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工业和信息化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制造强国建设迈出新步伐,制造业综合实力迈上新台阶,重点领域创新取得新突破,产业结构优化迈出新步伐,有效增强了我国经济应对外部冲击的能力。

固本培元,大国制造竞争力显著增强。高技术制造业和装备制造业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分别从2012年的9.4%、28%提高到2021年的15.1%和32.4%;新能源汽车产销量连续7年世界第一;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加快,数字化绿色化转型全面推进;积极稳妥化解过剩产能,1.4亿吨“地条钢”全面出清,电解铝、水泥等行业落后产能基本出清;2012年以来技术改造投资占工业投资比重持续稳定在40%以上……十年来,我国着力提高供给体系质量,持续实施重大技术改造升级工程,新能源汽车、智能手机等重点产业跻身世界前列,电子信息、轨道交通等领域形成一大批先进制造业集群,制造业综合实力大幅跃升。数据显示,从2012年到2021年,我国工业增加值从20.9万亿元增长到37.3万亿元,年均增长6.3%;制造业增加值从16.98万亿元增加到31.4万亿元,占全球比重从20%左右提高到近30%。同时,500种主要工业产品中,我国有四成以上产品的产量位居世界第一。

提质增效,大国制造创新力不断跃升。聚焦先进轨道交通装备、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航空航天装备等重点领域,集中突破了一批高水平装备,在全国范围内逐步形成了一批各有优势、各具特色的产业集群;信息通信业实现迭代跨越,建成全球规模最大、技术领先的网络基础设施,地级市全面建成光网城市,4G基站规模占全球总量的一半以上,建成5G基站达到161.5万个;以5G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在诸多行业领域加速应用,电子商务、电子政务、远程办公等互联网应用全面普及,移动支付年交易规模达527万亿元;“复兴号”高速动车组跑遍神州大地;“奋斗者”号全海深载人潜水器抵达马里亚纳海沟,万米深潜次数和人数居世界首位;超大直径盾构机“京华号”顺利投用,打造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十年来,我国着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依靠创新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中国制造加速转向“中国创造”。

实体经济是一国经济的立身之本,是财富创造的根本源泉,是国家强盛的重要支柱。我国工业和信息化发展取得了显著成就,但与此同时也应该清醒地认识到还存在一些问题,比如供给体系不能完全适应消费升级需要,产业链、供应链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还有不少薄弱点,部分中小企业生产经营面临新的困难和挑战。站在新的起点上,牢牢把握制造业这一立国之本、兴国之器、强国之基,加快制造强国、网络强国建设步伐,就能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强有力的战略支撑。

作者:陈群(巴南区)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欢迎向我们报料,一经采纳有费用酬谢。报料微信:hualongbaoliao,报料QQ:3401582423。)

无障碍
推荐 | 要闻 重庆 两江评 | 区县 教育 文艺 | 健康 财经 生活 | 问政 汽车 直播 | 政法 视听 专题 | 鸣家 史家 旅游 | 房产 国企 原创 | 应急 信用 新闻发布
  • 站内
站内
分享
新浪微博
微信

【地评线】两江评 | 夯实经济发展根基 中国制造加速转向“中国创造”

2022-06-21 14:08:19 来源:

2012年至2021年,我国制造业增加值从16.98万亿元增加到31.4万亿元;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竞争力持续提升;建成全球规模最大、技术领先的网络基础设施;一大批重大标志性创新成果引领中国制造不断攀上新高度……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工业和信息化发展取得重大成就,产业创新力、竞争力、抗风险能力实现整体跃升,有力夯实了经济发展的根基。

制造业是立国之本、强国之基、创新之源。一个国家的竞争力,很大程度上体现在制造业水平上。“制造业是国家经济命脉所系”“要坚定不移把制造业和实体经济做强做优做大”“加快建设制造强国”。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工业和信息化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制造强国建设迈出新步伐,制造业综合实力迈上新台阶,重点领域创新取得新突破,产业结构优化迈出新步伐,有效增强了我国经济应对外部冲击的能力。

固本培元,大国制造竞争力显著增强。高技术制造业和装备制造业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分别从2012年的9.4%、28%提高到2021年的15.1%和32.4%;新能源汽车产销量连续7年世界第一;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加快,数字化绿色化转型全面推进;积极稳妥化解过剩产能,1.4亿吨“地条钢”全面出清,电解铝、水泥等行业落后产能基本出清;2012年以来技术改造投资占工业投资比重持续稳定在40%以上……十年来,我国着力提高供给体系质量,持续实施重大技术改造升级工程,新能源汽车、智能手机等重点产业跻身世界前列,电子信息、轨道交通等领域形成一大批先进制造业集群,制造业综合实力大幅跃升。数据显示,从2012年到2021年,我国工业增加值从20.9万亿元增长到37.3万亿元,年均增长6.3%;制造业增加值从16.98万亿元增加到31.4万亿元,占全球比重从20%左右提高到近30%。同时,500种主要工业产品中,我国有四成以上产品的产量位居世界第一。

提质增效,大国制造创新力不断跃升。聚焦先进轨道交通装备、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航空航天装备等重点领域,集中突破了一批高水平装备,在全国范围内逐步形成了一批各有优势、各具特色的产业集群;信息通信业实现迭代跨越,建成全球规模最大、技术领先的网络基础设施,地级市全面建成光网城市,4G基站规模占全球总量的一半以上,建成5G基站达到161.5万个;以5G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在诸多行业领域加速应用,电子商务、电子政务、远程办公等互联网应用全面普及,移动支付年交易规模达527万亿元;“复兴号”高速动车组跑遍神州大地;“奋斗者”号全海深载人潜水器抵达马里亚纳海沟,万米深潜次数和人数居世界首位;超大直径盾构机“京华号”顺利投用,打造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十年来,我国着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依靠创新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中国制造加速转向“中国创造”。

实体经济是一国经济的立身之本,是财富创造的根本源泉,是国家强盛的重要支柱。我国工业和信息化发展取得了显著成就,但与此同时也应该清醒地认识到还存在一些问题,比如供给体系不能完全适应消费升级需要,产业链、供应链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还有不少薄弱点,部分中小企业生产经营面临新的困难和挑战。站在新的起点上,牢牢把握制造业这一立国之本、兴国之器、强国之基,加快制造强国、网络强国建设步伐,就能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强有力的战略支撑。

作者:陈群(巴南区)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欢迎向我们报料,一经采纳有费用酬谢。报料微信:hualongbaoliao,报料QQ:3401582423。)

亲爱的用户,“重庆”客户端现已正式改版升级为“新重庆”客户端。为不影响后续使用,请扫描上方二维码,及时下载新版本。更优质的内容,更便捷的体验,我们在“新重庆”等你!
看天下
[责任编辑: 李一懿 ]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精彩视频
版权声明:
联系方式:重庆华龙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咨询电话:60367951
①重庆日报报业集团授权华龙网,在互联网上使用、发布、交流集团14报1刊的新闻信息。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任何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或“来源:华龙网-重庆XX”。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华龙网”的作品,系由本网自行采编,版权属华龙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③ 华龙网及其客户端标明非华龙网的确定来源或未标注华龙网LOGO、名称、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非原创作品。如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华龙网联系,联系邮箱:cqnewszbs@163.com。
附:重庆日报报业集团14报1刊:重庆日报 重庆晚报 重庆晨报 重庆商报 时代信报 新女报 健康人报 重庆法制报 三峡都市报 巴渝都市报 武陵都市报 渝州服务导报 人居周报 都市热报 今日重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