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评线】两江评 | 办好家庭教育这件“大家”的事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做好家庭教育,关乎孩子健康成长,也关乎国家和民族的未来。

【地评线】两江评 | 办好家庭教育这件“大家”的事

来源: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2022-05-15

日前,全国妇联、教育部联合发出通知,部署开展全国首个家庭教育宣传周活动。宣传周期间将以“送法进万家 家教伴成长”为主题,面向广大家庭广泛开展家庭教育宣传展示和主题实践活动,积极回应家长育儿困惑,传播科学家庭教育知识、理念和方法,引导广大家长切实承担家庭教育主体责任。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做好家庭教育,关乎孩子健康成长,也关乎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要给孩子讲好‘人生第一课’,帮助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今年1月1日起正式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规定,每年5月15日国际家庭日所在周为全国家庭教育宣传周,旨在有力推动家庭教育促进法宣传实施,营造全社会重视支持家庭教育的浓厚氛围,提升家长依法带娃、科学育娃的能力。

守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家庭教育是不容缺失且必须重视的一环。随着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社会转型速度加快,传统的家庭结构和功能发生深刻变化,家庭教育存在的问题日益凸显,引起了社会广泛关注。今年的最高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显示,2021年,检察机关针对监护人侵害行为,支持起诉、建议撤销监护人资格758件,同比上升47.8%;针对严重监护失职,发出督促监护令1.9万份。“尊重未成年人人格尊严,保护未成年人隐私权和个人信息,保障未成年人合法权益”“亲自养育,加强亲子陪伴”“共同参与,发挥父母双方的作用”“平等交流,予以尊重、理解和鼓励”……翻开家庭教育促进法,这些具有普适性的方式方法,既体现了对家庭主体地位的尊重,也体现了法律的促进、指引作用。在此基础上,不同家庭根据自身情况因材施教、分类施策,才能灵活应对好家庭教育面临的种种情形,构建起平等和谐的亲子关系,实现父母和孩子互相促进、共同成长。

家庭教育是“大家”的事、法治的事。无论是落实家庭教育促进法,还是用好家庭教育典型案例,都需要社会广泛持久参与。组织开发一批家庭教育“应知应会”宣传语、电子海报、折页等宣传产品,开设一批家庭教育宣传周专题专栏,刊发一批专家署名文章和解读视频,宣传一批科学教子家庭典型,推动家庭教育促进法家喻户晓,引导家长把法律规定转化为自觉行动;聚焦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开展家庭教育精品课程进万家活动,举办家庭学校社会协同育人论坛讲座、家教家风主题展览、家庭教育公开课等,充分发挥中小学、幼儿园以及各类家长学校作用,宣讲“双减”政策和措施成效,线上线下提供家庭教育指导服务,引导家长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桩桩件件都有利于加快完善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体系的构建,促进形成学校、家庭和社会融为一体的教育合力。

“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庭教育是教育的开端,关乎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和家庭的幸福安宁,也关乎国家发展、民族进步、社会稳定。认真贯彻落实家庭教育促进法,发扬中华民族重视家庭教育的优良传统,坚持立德树人,尊重未成年人身心发展规律、个体差异、人格尊严,贯彻科学的家庭教育理念和方法,促进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就一定能够促进家庭教育高质量发展,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作者:苍月(渝北区)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欢迎向我们报料,一经采纳有费用酬谢。报料微信:hualongbaoliao,报料QQ:3401582423。)

无障碍
首页 | 新闻 原创 视听 | 问政 评论 专题 | 区县 娱乐 财经 | 旅游 政法 直播 | 文艺 教育 生活 应急 | 房产 健康 汽车 | 取证 鸣家 会客厅 | 万花瞳 百姓故事 公益 | 信用
  • 站内
站内
分享
新浪微博
微信

【地评线】两江评 | 办好家庭教育这件“大家”的事

2022-05-15 06:00:00 来源:

日前,全国妇联、教育部联合发出通知,部署开展全国首个家庭教育宣传周活动。宣传周期间将以“送法进万家 家教伴成长”为主题,面向广大家庭广泛开展家庭教育宣传展示和主题实践活动,积极回应家长育儿困惑,传播科学家庭教育知识、理念和方法,引导广大家长切实承担家庭教育主体责任。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做好家庭教育,关乎孩子健康成长,也关乎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要给孩子讲好‘人生第一课’,帮助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今年1月1日起正式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规定,每年5月15日国际家庭日所在周为全国家庭教育宣传周,旨在有力推动家庭教育促进法宣传实施,营造全社会重视支持家庭教育的浓厚氛围,提升家长依法带娃、科学育娃的能力。

守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家庭教育是不容缺失且必须重视的一环。随着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社会转型速度加快,传统的家庭结构和功能发生深刻变化,家庭教育存在的问题日益凸显,引起了社会广泛关注。今年的最高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显示,2021年,检察机关针对监护人侵害行为,支持起诉、建议撤销监护人资格758件,同比上升47.8%;针对严重监护失职,发出督促监护令1.9万份。“尊重未成年人人格尊严,保护未成年人隐私权和个人信息,保障未成年人合法权益”“亲自养育,加强亲子陪伴”“共同参与,发挥父母双方的作用”“平等交流,予以尊重、理解和鼓励”……翻开家庭教育促进法,这些具有普适性的方式方法,既体现了对家庭主体地位的尊重,也体现了法律的促进、指引作用。在此基础上,不同家庭根据自身情况因材施教、分类施策,才能灵活应对好家庭教育面临的种种情形,构建起平等和谐的亲子关系,实现父母和孩子互相促进、共同成长。

家庭教育是“大家”的事、法治的事。无论是落实家庭教育促进法,还是用好家庭教育典型案例,都需要社会广泛持久参与。组织开发一批家庭教育“应知应会”宣传语、电子海报、折页等宣传产品,开设一批家庭教育宣传周专题专栏,刊发一批专家署名文章和解读视频,宣传一批科学教子家庭典型,推动家庭教育促进法家喻户晓,引导家长把法律规定转化为自觉行动;聚焦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开展家庭教育精品课程进万家活动,举办家庭学校社会协同育人论坛讲座、家教家风主题展览、家庭教育公开课等,充分发挥中小学、幼儿园以及各类家长学校作用,宣讲“双减”政策和措施成效,线上线下提供家庭教育指导服务,引导家长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桩桩件件都有利于加快完善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体系的构建,促进形成学校、家庭和社会融为一体的教育合力。

“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庭教育是教育的开端,关乎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和家庭的幸福安宁,也关乎国家发展、民族进步、社会稳定。认真贯彻落实家庭教育促进法,发扬中华民族重视家庭教育的优良传统,坚持立德树人,尊重未成年人身心发展规律、个体差异、人格尊严,贯彻科学的家庭教育理念和方法,促进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就一定能够促进家庭教育高质量发展,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作者:苍月(渝北区)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欢迎向我们报料,一经采纳有费用酬谢。报料微信:hualongbaoliao,报料QQ:3401582423。)

亲爱的用户,“重庆”客户端现已正式改版升级为“新重庆”客户端。为不影响后续使用,请扫描上方二维码,及时下载新版本。更优质的内容,更便捷的体验,我们在“新重庆”等你!
看天下
[责任编辑: 李茜 ]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精彩视频
版权声明:
联系方式:重庆华龙网集团有限公司 咨询电话:60367951
①重庆日报报业集团授权华龙网,在互联网上使用、发布、交流集团14报1刊的新闻信息。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任何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或“来源:华龙网-重庆XX”。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华龙网”的作品,系由本网自行采编,版权属华龙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③ 华龙网及其新重庆客户端标明非华龙网的确定来源或未标注华龙网LOGO、名称、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非原创作品。如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华龙网联系,联系邮箱:cqnewszbs@163.com。
附:重庆日报报业集团14报1刊:重庆日报 重庆晚报 重庆晨报 重庆商报 时代信报 新女报 健康人报 重庆法制报 三峡都市报 巴渝都市报 武陵都市报 渝州服务导报 人居周报 都市热报 今日重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