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评线】两江评 | 农业科技自立自强 饭碗才能端得稳当
“务农重本,国之大纲。”解决吃饭问题,根本出路在科技。

【地评线】两江评 | 农业科技自立自强 饭碗才能端得稳当

来源: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2022-04-03

“务农重本,国之大纲。”解决吃饭问题,根本出路在科技。4月1日出版的第7期《求是》文章提出,要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举全党全社会之力推动乡村振兴,要坚持农业科技自立自强,加快推进农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

去年发布的《2021中国农业科学重大进展》显示,农业基础研究领域取得了引领性、开拓性、突破性重大进展,在作物、园艺、兽医等学科领域已处于领跑地位,农业科技由局部创新向自主基因、自主技术、自主品种、自主产品整体性跨越。我国农业科技虽然取得了历史性成就,但与世界先进国家相比还有明显差距,农业资源禀赋,劳动力成本,都不占优势。越来越紧张的水土资源,越来越昂贵的劳动力,决定了要生产出更多更好的农产品,支撑起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只能继续向科技创新寻找突破口。

耕地是有限的,稳产增产的出路在科技。以生物技术和信息技术为特征的新一轮农业科技革命风起云涌,各国都在抢占制高点。作为一个农业大国、人口大国,我们不能落后,也落后不起。只有科技能够改变农业,重塑农业,可以扩大农业生产,推动全产业链发展。我国在资源约束下,要应对和外部的竞争,把握好粮食安全,只能选择加强农业科技自主原始创新。在基础性、前沿性和重大关键技术创新方面不断取得突破,才能提升农业竞争力和现代化水平,进而保证安全,赢得主动。

中国的饭碗主要装中国粮,是一个初级产品供给重大战略。加强种业源头创新,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满足农业高质量发展和人们对高品质生活的必然选择。现代农业的发展方向是高产稳产、优质营养、高效安全、农业工业化。按照这一发展趋势,应围绕重要基因、重大品种、核心技术,设计好长期稳定的支持政策,大力培养新型人才,加速新技术与新品种的推广应用。强化政产学研用全面合作的运行机制,以企业为主体,加大投入,汇聚人才,优化成果共享的分配机制,激发高校和科研院所的创新活力,为我国农业发展和粮食安全作出开拓性贡献。

创新和应用并重,才能真正自立自强。实现农业科技自立自强,既要加强农业科技原始创新、避免关键领域被“卡脖子”,又要让农业插上科技的翅膀、种地挑上“金扁担”。种源安全关系到国家安全,必须发挥我国制度优势,科学调配优势资源,推进种业领域国家重大创新平台建设,构建政产研学用相结合的育种攻关团队,强化种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才能实现种业科技自立自强,种源自主可控。在推进种源等农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打造好种子这个农业“芯片”的同时,还要注重推动农业设施化、机械化、绿色化和数字化,才能最终实现农业大而强。

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提高生活品质,种子、耕地和新技术推广应用一个都不能少。而其中的关键,是打好农业核心技术攻坚战,加快实现农业科技自立自强。

作者:张全林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欢迎向我们报料,一经采纳有费用酬谢。报料微信:hualongbaoliao,报料QQ:3401582423。)

无障碍
推荐 | 要闻 重庆 两江评 | 区县 教育 文艺 | 健康 财经 生活 | 问政 汽车 直播 | 政法 视听 专题 | 鸣家 史家 旅游 | 房产 国企 原创 | 应急 信用 新闻发布
  • 站内
站内
分享
新浪微博
微信

【地评线】两江评 | 农业科技自立自强 饭碗才能端得稳当

2022-04-03 19:17:48 来源:

“务农重本,国之大纲。”解决吃饭问题,根本出路在科技。4月1日出版的第7期《求是》文章提出,要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举全党全社会之力推动乡村振兴,要坚持农业科技自立自强,加快推进农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

去年发布的《2021中国农业科学重大进展》显示,农业基础研究领域取得了引领性、开拓性、突破性重大进展,在作物、园艺、兽医等学科领域已处于领跑地位,农业科技由局部创新向自主基因、自主技术、自主品种、自主产品整体性跨越。我国农业科技虽然取得了历史性成就,但与世界先进国家相比还有明显差距,农业资源禀赋,劳动力成本,都不占优势。越来越紧张的水土资源,越来越昂贵的劳动力,决定了要生产出更多更好的农产品,支撑起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只能继续向科技创新寻找突破口。

耕地是有限的,稳产增产的出路在科技。以生物技术和信息技术为特征的新一轮农业科技革命风起云涌,各国都在抢占制高点。作为一个农业大国、人口大国,我们不能落后,也落后不起。只有科技能够改变农业,重塑农业,可以扩大农业生产,推动全产业链发展。我国在资源约束下,要应对和外部的竞争,把握好粮食安全,只能选择加强农业科技自主原始创新。在基础性、前沿性和重大关键技术创新方面不断取得突破,才能提升农业竞争力和现代化水平,进而保证安全,赢得主动。

中国的饭碗主要装中国粮,是一个初级产品供给重大战略。加强种业源头创新,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满足农业高质量发展和人们对高品质生活的必然选择。现代农业的发展方向是高产稳产、优质营养、高效安全、农业工业化。按照这一发展趋势,应围绕重要基因、重大品种、核心技术,设计好长期稳定的支持政策,大力培养新型人才,加速新技术与新品种的推广应用。强化政产学研用全面合作的运行机制,以企业为主体,加大投入,汇聚人才,优化成果共享的分配机制,激发高校和科研院所的创新活力,为我国农业发展和粮食安全作出开拓性贡献。

创新和应用并重,才能真正自立自强。实现农业科技自立自强,既要加强农业科技原始创新、避免关键领域被“卡脖子”,又要让农业插上科技的翅膀、种地挑上“金扁担”。种源安全关系到国家安全,必须发挥我国制度优势,科学调配优势资源,推进种业领域国家重大创新平台建设,构建政产研学用相结合的育种攻关团队,强化种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才能实现种业科技自立自强,种源自主可控。在推进种源等农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打造好种子这个农业“芯片”的同时,还要注重推动农业设施化、机械化、绿色化和数字化,才能最终实现农业大而强。

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提高生活品质,种子、耕地和新技术推广应用一个都不能少。而其中的关键,是打好农业核心技术攻坚战,加快实现农业科技自立自强。

作者:张全林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欢迎向我们报料,一经采纳有费用酬谢。报料微信:hualongbaoliao,报料QQ:3401582423。)

亲爱的用户,“重庆”客户端现已正式改版升级为“新重庆”客户端。为不影响后续使用,请扫描上方二维码,及时下载新版本。更优质的内容,更便捷的体验,我们在“新重庆”等你!
看天下
[责任编辑: 李茜 ]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精彩视频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