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欧班列异军突起,为世界经济做贡献
截至目前,中欧班列今年已开行1590列,运送15万标准箱,开行量和货运量同比分别增长93%和103%。国内中欧班列累计开行超过百列的城市增加到30个,通达欧洲21个国家、106个城市。
2020年至2021年是一个特殊的时期,疫情的爆发让全球经济受到影响,特别是全球都采取中国方式进行防疫,人员流动,物资流动相对减少,交通行业的经济压力越来越大。原本,随着疫情好转,今年春运各交通部门可以缓一口气,但疫情复发,提倡原地过年。不过,办法总比问题多,已连续9个月保持单月开行千列以上中欧班列,不仅仅缓解中国铁路客运不足带来的损失,更借助“一带一路”的发展机遇,充分发挥中欧班列战略通道作用,帮助沿线国家缓解经济压力。特别是过年期间,人不交流,货物交流,人不能走,货物可走的以年货的形式保持经济活动的方式,更是让中国年又了别样的味道。
凡是,不可能一蹴而就,在这个特殊的春节,中欧班列逆流而上依然忙碌不停,铁路部门下了不少功夫。铁路部门根据春节这一中国传统节日对年货的需求,积极对接企业客户的发货安排科学调配,促进中欧班列双向循环、重去重回开行。年货列车不仅为中国老百姓运来了世界各国的“洋年货”,更是让国内的鲜花、水果等产品走入欧洲百姓家,德国的肉类、啤酒和法国红酒、俄罗斯食用油等食品也纷纷摆上中国百姓的餐桌。不仅如此,让运输物资多元化,是中欧班列动力不减秘诀。1月20日粤港澳大湾区首次为本土家电企业开行制定化中欧班列,使当地家电产品从“拼车”转为“专车”;1月26日,武汉首次发出开往欧洲的通信产品班列;2月12日,辛丑年正月初一,长三角地区的浙江义乌、金华,粤港澳大湾区的深圳平湖南站,西安的中欧班列集结中心,成渝地区的成都国际铁路港纷纷开出新春首趟中欧班列;铁路部门将国际合作防疫物资运输纳入中欧班列中重点保障范围,为中欧携手抗疫搭建“生命通道”。现在,越来越多企业选择中欧班列运输货物。从最初的试点零散发送,到如今统一品牌常态化开行,中欧班列增添了许多新线路新货源,满载汽车零部件、电子产品、日用百货、防疫物资等货物的中欧班列成为国际运输市场上的重要力量。
安全稳定高效、覆盖范围广、集结功能强,让中欧班列在全球疫情的特殊情况下异军突起,成为链接欧亚大陆的主要桥梁,更成为中国外交的重要工具。笔者相信,在未来,中欧班列会成为中国与世界交流的重要通道,甚至在铁路再次提速、再次发展后,中欧班列的铁路客运将成为航空公司的有力竞争者。
作者:段寅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