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工程助推铁路共建美好家园
近期,据相关报道,位于惠州的赣深高铁剑潭东江特大桥最后一方混凝土浇筑完成,这标志着大桥提前顺利合龙,为赣深高铁今年底如期通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当说起剑潭东江特大桥,一定会为之震惊,该桥全长925.74米,主跨260米,桥面宽31.2米,是赣深高铁全线控制性工程,也是目前世界上跨度最大的四线无砟轨道混凝土斜拉桥;大桥共分为135个节段、2座主塔、20对斜拉索,梁体庞大、塔梁结构复杂、全桥线型控制要求高。该桥15号块820吨的重量刷新了全国单节段桥体最重的记录,也是贯穿赣深高铁大动脉的有力支撑,起着举足轻重的重要性。
在铁路桥梁工程建设的快速发展的进程中,如何做到绿色施工,减少对“生态环境零污染”是施工单位重点解决的问题。但在赣深高铁剑潭东江特大桥的工程建设中,全面推广了众多工程建设新举措,缩短了施工进度,有力的提升了工程建设效率;自从工程建设伊始,为了确保环保要求与施工进度的有力推进,铁路工程建设部门对施工现场进行了准确与仔细的勘察,尽量减少对附近水域的污染隐患;决定将传统的先塔后梁的施工方式改变为塔梁同步的施工新方案,这样既能有效提升施工效率,也将会促进绿色施工新模式的全面发展。
在施工新方案的引导下,将会对作业人员的安全防护与作业标准有严格的要求。工程建设部门在工程开始前,全面的组织全体施工人员进行了安全防护与施工工艺的培训;更对绿色施工的新方案进行讲解,全面宣传了绿色施工的重要性。作业人员在进行了系统化的培训后,也认识到绿色施工就是在保护我们共同生活的家园,这是每个人的责任与义务。在工程建设工作中,组织了垃圾清理小组,定时定点的对施工场地进行集中清理,确保对周边环境水域的零污染;周边水域的水质达到国家I类标准,得到了当地水质监测站的大力称赞,将会为未来的铁路建设工程开启新方向。
一直以来保护环境、减少对环境的污染、遏制对生态环境的破坏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点,也是生产与生活良好发展的基础;铁路工程建设部门全面开展的绿色施工新模式,将会助力我国解决严峻的环境整治工作,为促进社会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协调关系,注入新的动力,也将会彰显出铁路部门对环境保护的责任与担当。
文/王仁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