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运母亲”让感动流入心间
2010年1月30日,新华社记者周科在南昌火车站拍下了这样一张照片:年轻母亲被巨大的行囊压弯了身躯,她手里的背包眼看拖地,但揽在右臂中的婴孩整洁而温暖。11年来,在网民和关注者不断发来的相关信息里,周科开始了一场漫长的寻找。最近,周科终于与11年前自己镜头里的年轻母亲见面了。
同样的“春运”, 别样的“感动”。每年的春运报道千篇一律,照片也是大同小异。但当《孩子,妈妈带你回家》出现在大众视野时,瞬间直击人的心间打动了无数人,也感动了在外拼搏的“打工人”。一位年幼的母亲被沉重的行囊压弯背脊,除此之外还在胸前背着襁褓的婴儿。眼神里透露超越自己年龄该有的那份坚韧和顽强。无论作为一名母亲还是作为一名为更好生活而努力拼搏的奋斗者,太多的人都感同身受,也因此有了社会共鸣,才会引起“波澜”效应。
同样的“拼搏”,依然“感动”。11年后的巴木玉布木的形象,让我着实意外,意外的是经过11年岁月的洗礼,她竟然奇迹般的“年轻”了,甚至还略微有些许少女感。值得回味的是如今的她已不再是11年前的苦涩的“春运表情”,取而代之的是“幸福像花儿”般的笑容。通过报道了解到原来巴木玉布木夫妻在享受国家“精准扶贫”政策后,开始种植烟叶,在帮扶干部和协调技术员的指导下,夫妻二人到2020年年收入达到10万元。11年后的她仍让我们感动,不同的是11年前是出于怜悯,而11年后的这份感动源于一个现实存在的农村孩子奋斗励志史。
同样的“母亲”,别样的“精彩”。遗憾的是11年前巴木玉布木胸前背着的襁褓婴儿与她在照完那副照片的半年后就因病早早离开了这个世界,而后,她又生在2011年生了第三个孩子,但在出生后10天也不幸离世。作为母亲,能够想象的到当孩子离开她时,她崩溃的心情,何况还不止是一个。好在“精准扶贫”让夫妻二人重新看到希望,也改变了生活质量。2013年后,他们又生育了三个儿女,三人全部在县城医院免费出生,而且也都享受到了教育方面的国家资助。
如今,巴木玉布木一家的日子越过越幸福。她说她现在依然记得很清楚,在南昌打工时,也就是在拍照的那天早上,她带女儿乘坐两天一夜的火车抵达了成都。而后又搭乘14个小时的火车抵达越西县,回到家中全程花了三天两夜。而如今,从南昌坐高铁到成都,最快只需要8个多小时,而从成都乘火车到越西,6个多小时就能抵达。如今变化的不仅仅是中国铁路的发展速度,还有国家扶贫政策后,无数实现脱贫的农村家庭!
文/刘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