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运中的“慢服务”擦亮为民底色
随着“5G”覆盖面进一步扩大,今年春运,旅客们享受到了更便捷的服务。为妥善解决一些老年旅客在进站乘车时不会操作智能设备的问题,中国铁路广州局集团有限公司推出一系列暖心服务,帮助老年旅客顺利出行。
近年来,随着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一代高科技深度融入生活,快速、高效就成了人类社会发展的显著标志。在越来越快的生活节奏中,老年人却渐渐掉队了。他们学习新知识,领会新理念,掌握新技能的速度比年轻人慢得多,远远赶不上时代的发展。在这个越来越快的社会中,他们成了最失意的人群。衡量一个社会的文明程度,绝非仅仅看它发展出了多少高新科技,也要看它是否照顾到了多样化的每一个群体的利益。因此,如何在快速发展中,帮助老年人融入当下的生活,成为一个重要课题。铁路部门推出的帮助老年旅客出行的一系列暖心服务,就是有益的尝试。
“慢”服务为老年人乘车提供便利。刷卡、扫码、刷脸等技术手段已成为生活标配,如今乘坐火车也是如此。为了帮助老年人克服不会使用先进技术设备的难题,各火车站设立“爱心窗口”,优先为老年旅客办理现金购票、改签等业务,并在每个检票口设立爱心通道,方便老年旅客优先检票乘车。
“慢”服务为老年人解除后顾之忧。很多老年人不爱出门,一是担心乘车不方便,而是在车站中办理各种手续太繁琐,身体吃不消。对此,铁路部门多管齐下:一方面,铁路12306APP完善服务功能,在余票充足时为60岁以上老年旅客自动分配下铺,让出行不再犯愁。另一方面,通过铁路12306APP、12306微信公众、车站爱心电话等手段为重点旅客提供免费“定制化”接送站服务,并设立爱心服务专区,帮助老年旅客实现从购票到进站安心乘车。
在快节奏的生活中,能够慢下来欣赏沿途的风景,才会体验到别样的人生;在快节奏的发展中,能够适时慢下来照顾那些失意的人,才真正体现制度的暖意。而铁路部门的“慢”服务无疑践行了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用柔性的制度展现了政策的暖意。
(谢冠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