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运大幕开启,且看铁路部门的“防疫答卷”
2021年春运28日启动,到3月8日结束,为期40天。受疫情防控要求和“就地过年”鼓励政策的影响,今年春运客流将相对平稳。目前,全国铁路在做好旅客出行服务的同时,也加强疫情防控措施。
中国春运堪称一次人口的大迁徙,对于铁路部门而言本就“压力山大”,更何况今年春运是疫情防控常态化下的第一个春运。春运临近,全国多地新冠疫情反弹,防控压力陡增,成为外出务工者归家途中的“拦路虎”。虽然,最终部分人决定留下就地过年,但是2021 年全国春运期间,预计发送旅客量仍然有 17 亿人次左右。尽管比 2019 年下降 4 成多,但是比 2020 年又增加一成多。不论如何,只要有人回家,春运相关部门就要全力以赴,把疫情防控放在春运工作的首位,确保人民平安有序出行,疫情不因春运扩散。
便民利民措施,服务旅客出行。春运期间,铁路部门同步12306网站和线下窗口改签规则,网站售票服务时间延长到每日5:00至23:30,线上也可改签乘车当日24点前其他列车车票。各车站自助售票设备新增退票功能,满足使用电子支付方式且未换取纸质报销凭证旅客的退票需求,并提供24小时全天候服务。新上线的购票系统还能自动识别60岁以上的老人并优先安排下铺,让老年旅客再也不用为了买不到下铺车票而发愁了。此外,网上订餐、智能导航、移动支付、在线选座、扫码支付等服务措施的推出,进一步提升了旅客出行品质,让新时代的铁路春运“旧貌换新颜”。
“黑科技”上战场,守望百姓健康。随着春运的号角响起,全国人口流动节节攀升,“疫情有反弹,出行需谨慎”成为一种普遍共识。铁路部门一直处以疫情防控常态化下,不论是进出站检查体温检测、健康码的查验,还是对火车站的通风消杀工作、工作人员的自我安全检查都是以常态化进行,自疫情到现在一直没有落下。为旅客的健康出行添加“安全锁”,铁路部门将接触的智能无人安检机、智能红外线“测温门”、大型无人清扫机器人派上了战场,这些智能化机器在更快捷服务旅客的同时,更要全力降低春运期间人员“密集度”,保持人与人的安全距离,降低接触感染的可能性,可以做到乘车防疫两不误。
2021年的春运注定与以往不同,疫情之下的春运路,安全仍是首要,铁路部门采取了最有力的措施保障春运安全,作为旅客个人也定要遵守防疫规定,做好个人防护,一同将平安春运贯彻到底。
文/宋美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