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大做强两江新区 重任在肩 大有作为
1月15日,我市召开新闻发布会,市委、市发改委、两江新区有关负责人就《关于推动两江新区做大做强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内容进行了解读。明确要求,两江新区要实现两大定位:打造内陆开放门户、建设重庆智慧之城;两大目标:高质量发展引领区、高品质生活示范区。
这是天降大任于两江新区,作为中国第三个、中西部地区第一个国家级开发开放新区,两江新区就好比是内陆的“新浦东”、内陆的“新深圳”。从成立的那天起,就被赋予了“开路”和“拉车”的作用与使命。
两江新区贡献了全市约15%的经济总量、工业产值、数字经济增加值,集聚了30%的实际利用外资、进出口,50%的世界500强企业、60%的汽车产量,取得了结构调整重大突破、创新创造活力强劲、开放环境明显优化、社会事业长足发展、生态建设迈上台阶五大显著成就。
而做大做强的目标,也有具体数据描述。到2025年,两江新区要实现高端高质高新产业加速集聚,创新创业创造活力全面激发,开发开放能级西部领先,智能治理水平显著提升,形成一批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现代产业集群,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水平明显提高,地区生产总值突破5000亿元。
这些数字,不枯燥,很滚烫,仿佛让我们看到,两江新区以勇立潮头、奋勇当先、突破自我的强烈的求新意识和强大的创新能力,发挥着主战场、增长极、排头兵作用。两江新区成立十多年来,敢试敢闯,使中国西部内陆“变身”开放前沿,其要素集聚效应,叠加倍增效应,价值溢出效应,其龙头辐射带动作用,将筑牢新支撑、点燃新引擎、注入新动能,助力全国一盘棋,推动西部内陆地区开发开放不断展现新气象。
十年多来,两江新区创造了多项第一。譬如,两路寸滩保税港是内陆首个保税港区,礼嘉智慧公园被外界广泛誉为中国首个智慧公园;2019年,全国首个临近空间技术联合研发基地落户重庆两江新区,联想在两江新区打造全国首个5G总部基地;2020年4月,两江新区在国家双创示范基地评估中位列十四个区域类新区总分第一。
做大,把GDP数据与排名提升;做强,把GDP在本地区的占比提高,为实现高质量发展,打造内陆开放门户筑好基、铺好路。这就需要抓创新,加快两江新区建设科技创新中心核心承载区;抓产业,尤其是抓好高端产业引领,大产业项目优先布局两江新区,打造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国家级示范区、国家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和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添智慧,抓好大数据智能化创新,加快打造引领时代的智慧之城;推改革,抓好更深层次改革,加快建设体制机制改革示范区;拓开放,抓好更高水平开放,加快建设内陆地区对外开放重要门户;提品质,抓好城市治理提升,加快建设国际化绿色化智能化人文化现代城市样板;聚英才,大力引进科技领军人才和高水平创新团队,探索更加开放更加便利的人才引进政策,打造创新特区、人才特区。
推动两江新区做大做强,要从全局谋划一域、以一域服务全局,既要看到两江新区开发开放对重庆高质量发展的现实作用,也要看到对“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西部大开发、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以及对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所具有的大局和长远意义。两江新区必须主动谋划、积极作为,承担好国家任务,服务好国家战略,把党中央赋予的改革开放新的重大任务落实好、完成好,把重庆未来的发展,放到我国面临的新发展阶段、新发展理念、新发展格局、中去通盘谋划,以“闯”的精神、“创”的劲头、“干”的作风,掀起一个又一个建设高潮,唱响一曲又一曲高质量发展赞歌。
两江新区重任在肩,必将大有作为!
作者:阳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