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运量提升亦是国家发展的见证
“十三五”时期,我国铁路基础设施建设稳步推进,货运结构不断优化,国家铁路完成货物发送量157.8亿吨,铁路货运量和货运周转量双双位居世界第一。
铁路运输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特殊重要的地位和作用,不仅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大动脉,也是经济发展的晴雨表,靓丽的成绩单背后是中国经济“质”与“量”的共同提升,也是国家发展的见证。
回望2020年,新冠疫情肆虐全球,世界经济持续低迷,在复杂多变形势下,我国经济在短短几个月间实现止跌回升、强劲复苏,一个个令人振奋的数据,呈现出“大美中国蒸蒸日上”的动人场景,书写着中国繁荣发展的新篇章。“十三五”期间,国家铁路完成货物发送量157.8亿吨,相比“十二五”增长1.7%,铁路货运量占全社会的比重由2016年的7.7%提高到2020年的9.9%。其中,2020年,国家铁路完成货物发送量35.8亿吨,同比增长4.1%。
这份成绩单,见证着中国发展的活力,传递经济发展好声音,在追梦前行的路上深受鼓舞。让中国人民充满了奋进新时代的干劲和信心,汇聚成了促进发展进步的强大合力。2020年,我国GDP首次突破100万亿元大关,稳居世界第二,占世界经济的比重预计约为17%左右。
这份成绩单,见证着中国经济加速发展,一列列货运班列仿佛纽带有力拉伸,迸发出带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劲力量。2020年,中欧班列实现逆势增长,全年开行中欧班列首次突破1万列,达到1.24万列。
货运量提升的背后也是不断延长的铁路线,释放出强大持久的发展动能,这也是我们定力和底气所在,“十三五”期间,全国铁路营业里程由12.10万公里增加到14.63万公里,增长20.9%,其中高铁由1.98万公里增加到3.79万公里,增长91.4%,复线率由53.5%提高到59.5%,电气化率由61.8%提高到72.8%,“四纵四横”高铁网提前建成,“八纵八横”高铁网加密成型。
“雨过天青云破处,这般颜色做将来。”货运量提升让中国经济的航船风雨无阻向前进,亦是国家发展的见证。
文/王培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