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运路上,团圆和安全一个都不能少
2021年春运将从1月28日开始,3月8日结束,共计40天。昨日,国家发改委副主任连维良表示,疫情防控要放在春运工作的首位。除春运期间相关防疫措施要求以外,明确跨地区流动人员的健康信息在各地可信可用,切实保障群众的必要出行需求。
春运被誉为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周期性的人类大迁徙,在40天左右的时间里,将有20多亿人次的人口流动,占世界人口的1/3。在推进疫情防控常态化的不断深入,大规模、周期性的人口迁徙将给防疫工作带来严峻的考验。
车票预售期调整“万水千山总是情”。我国外防输入的压力持续增大,国内局部疫情也呈增多的趋势,春运期间,疫情传播的风险也将增加。此前,铁路部门配合防疫工作,把车票预售期调整为15天,种种举措都是为“全国一盘棋”的疫情防控做出的努力。
健康码互认机制“千呼万唤始出来”。在疫情高发期,健康码首次走进大众的视野,然而健康码只在本地有效,不认外地健康码的情况特别普遍,在春运到来之际,给在外奔波了一年想要回家团圆的人们带来了极大的不便。在实现健康码互认后,将为返乡打来极大的便利。
春运迁徙有保障“一片冰心在玉壶”。春运期间运送旅客,在车厢密闭空间里极易造成疫情传播,在日常检票之余,新增体温检测、健康码验证、车厢消毒等任务,为交通运输业带来极大的压力。在新形势新变化下,从业人员仍然坚守岗位,服务于这场人口大迁徙,实属不易。
入冬以来,北方地区呈复发趋势感染人数略有增长,尤其是在农历新年即将到来之际,给盼望回乡团圆的人们带来的复发疫情阻击战,让团圆和安全一个都少。
(刘翰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