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评线】华龙两江评:云游川渝科技馆,提升素质为发展
继续深入推进川渝两地的科普合作,特别是推进科普资源共享,科普人才交流,科普活动融合等,还有很多工作需要广大科普工作者去做。

​【地评线】华龙两江评:云游川渝科技馆,提升素质为发展

来源: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2021-01-16

1月11日,由重庆科技馆、四川科技馆共同主办的“云游川渝科技馆,携手共谋新发展”线上主题活动日前落幕。作为川渝科技馆首次云联动,为期一周的活动共吸引45万人次参与、体验别样的线上科普之旅。在此次活动中,重庆科技馆运用“互联网+科普”思维,创新技术手段,运用虚拟漫游技术开发设计了一套契合川渝两馆战略合作主题,既能展示川渝两馆场馆特色,又能普及科学知识的益智闯关游戏“云游川渝馆”。

提高公民科学素质,对于增强公民获取和运用科技知识的能力、改善生活质量、实现全面发展,对于提高国家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中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三五规划纲要》提出,到2020年中国公民具备科学素质的比例要达到10%,落地到四川,数据是8.0%左右。而重庆市则希望超过8.3%,力争达到10%。由此可见,我国公民科学素质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甚大(美国在2000年时,公众达到基本科学素养水平的比例已经高达17%),开展新时代的科普工作,大力提升公民科学素质,还任重道远。

川渝科技馆云联动作为川渝地区科普宣传教育工作中的一支“生力军”,这种“互联网+科普”的形式,从群众的需要出发,以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普及科学知识,真正解决了科普工作“最后一公里”的问题。如今,新媒体的开放性、交互性及虚拟性,为一些伪科学、荒谬的观点提供了土壤,轻则误导公众,重则可能形成社会风险。因此,川渝科技馆云联动,一方面促进科学知识的普及,让群众有更多的获得感和幸福感,一方面将伪科学打回原形,使得愚昧的谎言无处遁形,为网络世界带去一股满满的正能量。

作为静态的科技馆,是科普工作的重要阵地,但也确实存在科普教育的覆盖率低,推进科普工作比较被动等方面的局限性。为了弥补这些不足,川渝科技馆云联动就应运而生。作为常设科普展览的补充,这种“互联网+科普”的形式,不受时间、地域限制,具有灵活、广泛的特点,不仅拓展了科技馆馆藏品的利用率,更有利于拓展科普受众范围。网上科技馆不仅延展了实体科技馆的展示空间和展示时间,加快科学知识传播速度,弥补了青少年尤其是少年儿童专程前往科技馆的困难(父母陪同、门票、占用时间等),还使那些远离大城市,没有条件到科技馆的广大公众,尤其是偏远地区的受众提供了一个广阔的浏览科技知识的海洋。由此可见,川渝科技馆云联动,确实能惠及更多的人,有助于提升全民科学素质,有助于激发更多的人热爱科学,献身科学,是地区科普工作创新的标志性事件。

总之,面对新时代的新挑战,转变和发展科普工作理念是创新科普工作的前提和基础。当然,科普的途径、载体和方式方法还很多,需要我们科普的新知识和新发明也不少,特别是前沿科技的常识普及等,可谓是漫漫长途,永无终点。因此,继续深入推进川渝两地的科普合作,特别是推进科普资源共享,科普人才交流,科普活动融合等,还有很多工作需要广大科普工作者去做。

作者:肖水泉

无障碍
首页 | 新闻 原创 视听 | 问政 评论 专题 | 区县 娱乐 财经 | 旅游 政法 直播 | 文艺 教育 生活 应急 | 房产 健康 汽车 | 取证 鸣家 会客厅 | 万花瞳 百姓故事 公益 | 信用
  • 站内
站内
分享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QQ空间
QQ好友

​【地评线】华龙两江评:云游川渝科技馆,提升素质为发展

2021-01-16 09:06:11 来源: 0 条评论

1月11日,由重庆科技馆、四川科技馆共同主办的“云游川渝科技馆,携手共谋新发展”线上主题活动日前落幕。作为川渝科技馆首次云联动,为期一周的活动共吸引45万人次参与、体验别样的线上科普之旅。在此次活动中,重庆科技馆运用“互联网+科普”思维,创新技术手段,运用虚拟漫游技术开发设计了一套契合川渝两馆战略合作主题,既能展示川渝两馆场馆特色,又能普及科学知识的益智闯关游戏“云游川渝馆”。

提高公民科学素质,对于增强公民获取和运用科技知识的能力、改善生活质量、实现全面发展,对于提高国家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中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三五规划纲要》提出,到2020年中国公民具备科学素质的比例要达到10%,落地到四川,数据是8.0%左右。而重庆市则希望超过8.3%,力争达到10%。由此可见,我国公民科学素质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甚大(美国在2000年时,公众达到基本科学素养水平的比例已经高达17%),开展新时代的科普工作,大力提升公民科学素质,还任重道远。

川渝科技馆云联动作为川渝地区科普宣传教育工作中的一支“生力军”,这种“互联网+科普”的形式,从群众的需要出发,以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普及科学知识,真正解决了科普工作“最后一公里”的问题。如今,新媒体的开放性、交互性及虚拟性,为一些伪科学、荒谬的观点提供了土壤,轻则误导公众,重则可能形成社会风险。因此,川渝科技馆云联动,一方面促进科学知识的普及,让群众有更多的获得感和幸福感,一方面将伪科学打回原形,使得愚昧的谎言无处遁形,为网络世界带去一股满满的正能量。

作为静态的科技馆,是科普工作的重要阵地,但也确实存在科普教育的覆盖率低,推进科普工作比较被动等方面的局限性。为了弥补这些不足,川渝科技馆云联动就应运而生。作为常设科普展览的补充,这种“互联网+科普”的形式,不受时间、地域限制,具有灵活、广泛的特点,不仅拓展了科技馆馆藏品的利用率,更有利于拓展科普受众范围。网上科技馆不仅延展了实体科技馆的展示空间和展示时间,加快科学知识传播速度,弥补了青少年尤其是少年儿童专程前往科技馆的困难(父母陪同、门票、占用时间等),还使那些远离大城市,没有条件到科技馆的广大公众,尤其是偏远地区的受众提供了一个广阔的浏览科技知识的海洋。由此可见,川渝科技馆云联动,确实能惠及更多的人,有助于提升全民科学素质,有助于激发更多的人热爱科学,献身科学,是地区科普工作创新的标志性事件。

总之,面对新时代的新挑战,转变和发展科普工作理念是创新科普工作的前提和基础。当然,科普的途径、载体和方式方法还很多,需要我们科普的新知识和新发明也不少,特别是前沿科技的常识普及等,可谓是漫漫长途,永无终点。因此,继续深入推进川渝两地的科普合作,特别是推进科普资源共享,科普人才交流,科普活动融合等,还有很多工作需要广大科普工作者去做。

作者:肖水泉

亲爱的用户,“重庆”客户端现已正式改版升级为“新重庆”客户端。为不影响后续使用,请扫描上方二维码,及时下载新版本。更优质的内容,更便捷的体验,我们在“新重庆”等你!
看天下
[责任编辑: 杨光志 ]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精彩视频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