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关心之举扫除老年人出行障碍和“数字鸿沟”
2021年春运售票已经开始。截至1月5日,铁路共发售车票491.6万张,其中网络订票占售票总量的96.3%。那么,不会上网的老年旅客,能顺利买到火车票吗?当然必须一定可以啊!为保证老年人和脱网人群出行需要,铁路部门保留并完善传统售取票方式,不会网上购票、习惯使用现金,全都不成问题。
针对老年人出门难、买票难等情况,铁路又有新规定。像是不会使用用智能手机的老年人可以走人工通道;没有健康码?铁路有绿色通道供其选择;老年人出门就医不方便?铁路专门针对行动困难的乘客推出了专门的服务举措。而且,如果是60岁或者60岁以上的群体,售票系统还会自动有限安排下铺。是不是很贴心呢?
当然是的。自从去年下半年,铁路开始全面“升级”绿色通道系统,主要针对群体就是中老年。他们出门其实并不容易,有的或腿脚不便,或者行动困难,特别是在最近几年快速横在他们面前的“数字鸿沟”,更是让老年人们吃尽了苦头。那么,什么是“数字鸿沟”呢?这个又是怎么影响中老年人的生活的呢?其实简单说,就是智能手机给他们带来的困扰。很多老年人,他们没有智能手机,有的即便是在日常生活当中使用,但是也不了解、不会操作里面的功能。所以,当网络通讯、网络购物、网络支付等种种方便人们生活的数字技术在快速深入社会、改变人们的生活的时候,中老年群体却成为这场“数字革命”之外的旁观者。而且,不仅是旁观者,随着越来越多社会单位和个人依赖智能手机、依赖数字服务,而中老年群体对此尤其感觉不适应。
譬如,尽管央行多次发布公告,禁止商家和相关单位“不收现金”,并明确指出“不收现金是违法违规行为”,但是仍然有不少老人去商场、商店时碰到“闭门羹”的情况。今年疫情期间,为防止疫情扩散,进一步夯实基层疫情信息基础,各地都纷纷推出了健康码。现在,用手机出示健康码想必已经成为很多人出入商场、银行、医院等公众聚集单位的必要流程。但是对老年人来说,一个小小的健康码却成为阻挡他们出门的拦路虎,他们不知道健康码是怎么回事,也不会使用它。于是,大量买不了东西、进不了银行甚至是看不了病的现象就出现了。
为打破横亘在老年群体面前的“数字鸿沟”,打通老年群体出行的“最后一公里”,从中央到地方,纷纷出台各种意见和措施,力求让中老年群体不再出门难、办事难。铁路还专门针对老年群体推出了“绿色通道”,除了健康码通行服务之外,不管是行动不方便的老年乘客,还是有相关特殊需求的群体,都可以借助志愿者和绿色通道来顺利完成行程。像是提前订票这种事,也预留了专门的热线电话,以方便不会使用12306手机客户端的群体。现在,铁路又通过系统“进化”,为上了年纪的老年群体开辟“下铺优惠”措施,为老年人提供最大程度上的出行便利。
古人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尊老爱幼是我国的传统美德,尊重老年人、关心老年人要切切实实体现在行动上,体现在社会的方方面面,像是技术与社会的进步的同时不能忽视了弱势群体,要为他们及时提供相关的解决办法和服务。唯有如此,才能让更多的人体会到更多的社会关爱,也唯有如此,才是构建和谐社会的要件与基础。
(张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