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郊铁路“通勤化”成为轨道交通“新宠儿”
为满足30公里到70公里交通圈层快速出行需要,北京近几年加快建设市郊铁路。伴随2020年底市郊铁路东北环线建成,并将于近期开通运营,北京市郊铁路线路达到5条,运营里程将达428.3公里,市郊铁路“骨架”初步搭建。
随着城市和社会发展,市中心人口逐渐增多,城市规模在向周边辐射,“特大城市长期依赖地铁作为唯一轨道交通的发展模式不可持续。”北京、上海等大城市中,私家车数量激增,“开车难”更像是一场“噩梦”,市郊铁路更大程度上补足了城市交通的短板。
“交通已成为中等以上大城市的一个痼疾或者顽瘤,要想缓解交通拥堵,必须改变传统的交通理念,扩大市郊铁路的规模。”北京市当前已构建干线铁路、城际铁路、市郊铁路、城市轨道交通“四网融合”发展新格局,并以市郊铁路建设为重点,进一步强化中心城与新城、环京地区联系。都说“北上广不相信眼泪”,相信大多数北漂的朋友都有此同感,坐地铁时被人潮推着走的绝望,而市郊铁路的开行能让老百姓花着相同的交通费,却享受着提速升级的高铁服务,给老百姓带来了实实在在的福利。
市郊铁路不仅仅可以作为快速度、大运量的“通勤化”轨道交通工具,又起到了兼顾旅游的功能。S2线为北京第一条开通的市郊通勤铁路,从旅游角度获得了极大的成功,居庸关长城附近的风景尤其闻名,被称作“开往春天的小火车”,每逢花开时节,吸引了游人纷纷打卡。
为了进一步满足乘客需求,提升乘客服务体验,北京轨道交通在票务服务方面不断进行优化和完善,陆续上线了公共交通一码通乘业务、电子单程票业务、市郊铁路“人码合一”过闸业务以及银联相关支付及过闸服务,将进出站的时长缩到最短。
交通发展是带动城市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更便捷的交通,有利于推动区域和城乡协调发展,只有轨道交通达到可以城际通勤的程度,城市群和都市圈才能真正“立起来”。
市郊铁路与其他交通运输方式互补,能够为公交、地铁等公共交通分担大量、快速人口流动的压力,缓解大城市病,让逐渐扩大的城市真正成为一个整体。
作者:师梦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