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评线】华龙两江评:持续释放产业扶贫“热效应” 不断激活贫困地区“造血机能”
推进特色产业不断发展壮大、提档升级,提高质量效益和竞争力,就能为巩固脱贫成果、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提供坚实有力支撑。

​【地评线】华龙两江评:持续释放产业扶贫“热效应” 不断激活贫困地区“造血机能”

来源: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2020-12-21

国新办16日举行新闻发布会,农业农村部副部长刘焕鑫等介绍产业扶贫进展成效有关情况,并答记者问。刘焕鑫指出,产业扶贫政策已覆盖98%的贫困户,有劳动能力和意愿的贫困群众基本都参与到产业扶贫之中。在产业扶贫的有力支撑下,贫困户人均纯收入由2015年的3416元,增加到2019年的9808元,年均增长30.2%。

扶贫扶长远,长远看产业。发展产业是实现脱贫的根本之策,把培育产业作为推动脱贫攻坚的根本出路。要想激活脱贫致富内生动力,关键和基础举措是要发展好产业,没有产业,没有经济上的稳定后续来源,就没有真正意义上的脱贫。在中国的扶贫实践中,产业扶贫已经成为覆盖面最广、带动人口最多、可持续性最强的扶贫举措。

贫有百样,困有千种。产业扶贫,主要是指在贫困地区或贫困群体中培育可持续发展的产业,通过产业发展让贫困者获得可持续性发展机会的一种扶贫模式。从一定意义上说,贫困地区的产业建设,既是贫困人口尽快脱贫,和全国人民一到进入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也是确保贫困地区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贫困人口依托特色产业发展实现稳定就业和持续增收,才能从根本上保证有效脱贫。近年来,各地在对贫困地区的自然地理、特色资源、人文历史、能源交通等方方面面情况进行综合分析的基础上,立足实际、立足资源、立足特色,选择具有资源优势、发展后劲的产业作为主攻方向,宜工则工、宜农则农、宜商则商、宜文则文、宜游则游,让产业既适应地方发展的需要,也适应扶贫脱贫的现实,确保这些产业不但立得住,立得稳,通过产业扶贫,不仅形成了一系列产业联农带贫的有效模式,也激发了贫困群众不等不靠、自强不息、用勤劳双手改变生活的精神状态,不断增强着造血机能,提升了自我发展能力。

事实就是最有力的说明,数据就是最客观的印证。延安洛川发展苹果产业,在黄土高原捧起了致富的“金饭碗”;江西赣州依托脐橙产业,在赣南红土地上种出了“摇钱树”;甘肃定西大力推进马铃薯产业,西北干旱地区亮起脱贫的新曙光……近年来,这些地方紧扣“脱贫、优势、特色、持久”探索创新,蹚出了一条贫困人口参与度高、特色产业竞争力强、贫困农户增收可持续的产业脱贫道路。资料显示,832个贫困县全部编制产业扶贫规划,累计建成种植、养殖、加工等各类产业基地超过30万个,旅游扶贫、光伏扶贫、电商扶贫等新模式新业态加快推进,每个贫困县都形成了2-3个特色鲜明、带贫面广的扶贫主导产业。特别是“三区三州”等深度贫困地区,许多贫困乡村实现了特色产业“从无到有”的历史跨越,涌现出凉山花椒、怒江草果、临夏牛羊等一批享誉全国的特色品牌。

产业扶贫是实现脱贫的根本之策,也是发展现代农业、实施乡村振兴的重要任务。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要求,要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推动特色产业可持续发展。进一步完善产业帮扶政策举措,着力推动脱贫地区特色产业由快速覆盖向长期培育转变,由重点支持贫困村、贫困户向脱贫地区全域覆盖、全体受益转变,由主要支持种养环节向全产业链条拓展转变,推进特色产业不断发展壮大、提档升级,提高质量效益和竞争力,就能为巩固脱贫成果、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提供坚实有力支撑。

作者:澹泊

无障碍
首页 | 新闻 原创 视听 | 问政 评论 专题 | 区县 娱乐 财经 | 旅游 政法 直播 | 文艺 教育 生活 应急 | 房产 健康 汽车 | 取证 鸣家 会客厅 | 万花瞳 百姓故事 公益 | 信用
  • 站内
站内
分享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QQ空间
QQ好友

​【地评线】华龙两江评:持续释放产业扶贫“热效应” 不断激活贫困地区“造血机能”

2020-12-21 08:45:18 来源: 0 条评论

国新办16日举行新闻发布会,农业农村部副部长刘焕鑫等介绍产业扶贫进展成效有关情况,并答记者问。刘焕鑫指出,产业扶贫政策已覆盖98%的贫困户,有劳动能力和意愿的贫困群众基本都参与到产业扶贫之中。在产业扶贫的有力支撑下,贫困户人均纯收入由2015年的3416元,增加到2019年的9808元,年均增长30.2%。

扶贫扶长远,长远看产业。发展产业是实现脱贫的根本之策,把培育产业作为推动脱贫攻坚的根本出路。要想激活脱贫致富内生动力,关键和基础举措是要发展好产业,没有产业,没有经济上的稳定后续来源,就没有真正意义上的脱贫。在中国的扶贫实践中,产业扶贫已经成为覆盖面最广、带动人口最多、可持续性最强的扶贫举措。

贫有百样,困有千种。产业扶贫,主要是指在贫困地区或贫困群体中培育可持续发展的产业,通过产业发展让贫困者获得可持续性发展机会的一种扶贫模式。从一定意义上说,贫困地区的产业建设,既是贫困人口尽快脱贫,和全国人民一到进入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也是确保贫困地区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贫困人口依托特色产业发展实现稳定就业和持续增收,才能从根本上保证有效脱贫。近年来,各地在对贫困地区的自然地理、特色资源、人文历史、能源交通等方方面面情况进行综合分析的基础上,立足实际、立足资源、立足特色,选择具有资源优势、发展后劲的产业作为主攻方向,宜工则工、宜农则农、宜商则商、宜文则文、宜游则游,让产业既适应地方发展的需要,也适应扶贫脱贫的现实,确保这些产业不但立得住,立得稳,通过产业扶贫,不仅形成了一系列产业联农带贫的有效模式,也激发了贫困群众不等不靠、自强不息、用勤劳双手改变生活的精神状态,不断增强着造血机能,提升了自我发展能力。

事实就是最有力的说明,数据就是最客观的印证。延安洛川发展苹果产业,在黄土高原捧起了致富的“金饭碗”;江西赣州依托脐橙产业,在赣南红土地上种出了“摇钱树”;甘肃定西大力推进马铃薯产业,西北干旱地区亮起脱贫的新曙光……近年来,这些地方紧扣“脱贫、优势、特色、持久”探索创新,蹚出了一条贫困人口参与度高、特色产业竞争力强、贫困农户增收可持续的产业脱贫道路。资料显示,832个贫困县全部编制产业扶贫规划,累计建成种植、养殖、加工等各类产业基地超过30万个,旅游扶贫、光伏扶贫、电商扶贫等新模式新业态加快推进,每个贫困县都形成了2-3个特色鲜明、带贫面广的扶贫主导产业。特别是“三区三州”等深度贫困地区,许多贫困乡村实现了特色产业“从无到有”的历史跨越,涌现出凉山花椒、怒江草果、临夏牛羊等一批享誉全国的特色品牌。

产业扶贫是实现脱贫的根本之策,也是发展现代农业、实施乡村振兴的重要任务。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要求,要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推动特色产业可持续发展。进一步完善产业帮扶政策举措,着力推动脱贫地区特色产业由快速覆盖向长期培育转变,由重点支持贫困村、贫困户向脱贫地区全域覆盖、全体受益转变,由主要支持种养环节向全产业链条拓展转变,推进特色产业不断发展壮大、提档升级,提高质量效益和竞争力,就能为巩固脱贫成果、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提供坚实有力支撑。

作者:澹泊

亲爱的用户,“重庆”客户端现已正式改版升级为“新重庆”客户端。为不影响后续使用,请扫描上方二维码,及时下载新版本。更优质的内容,更便捷的体验,我们在“新重庆”等你!
看天下
[责任编辑: 杨光志 ]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精彩视频
版权声明:
联系方式:重庆华龙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咨询电话:60367951
①重庆日报报业集团授权华龙网,在互联网上使用、发布、交流集团14报1刊的新闻信息。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任何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或“来源:华龙网-重庆XX”。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华龙网”的作品,系由本网自行采编,版权属华龙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③ 华龙网及其客户端标明非华龙网的确定来源或未标注华龙网LOGO、名称、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非原创作品。如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华龙网联系,联系邮箱:cqnewszbs@163.com。
附:重庆日报报业集团14报1刊:重庆日报 重庆晚报 重庆晨报 重庆商报 时代信报 新女报 健康人报 重庆法制报 三峡都市报 巴渝都市报 武陵都市报 渝州服务导报 人居周报 都市热报 今日重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