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评线】华龙两江评:提速产业数字化转型 壮大实体经济新动能
以信息流促进上下游、产供销协同联动,就能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有效提高生产效率和企业盈利水平,激发消费潜力,为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地评线】华龙两江评:提速产业数字化转型 壮大实体经济新动能

来源: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2020-12-15

当前,我国经济运行延续稳定恢复态势,如何抢抓产业数字化赋予的机遇,更好培育发展新动能?国家发改委、工信部等13个部门近期联合印发《关于支持新业态新模式健康发展 激活消费市场带动扩大就业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提出加快推进产业数字化转型,壮大实体经济新动能。

产业数字化是指以新一代数字技术为支撑,以数据赋能为主线,以数据为关键要素,对产业链上下游全要素进行数字化转型升级和价值再造的过程。产业数字化不仅可以助力传统企业蝶变,再造企业质量效率新优势,而且还能促进产业提质增效,重塑产业分工协作新格局。同时,还可以孕育新业态新模式,加速新旧动能转换。云端互动、数据拼单、工业互联网转产……今年以来,线下经济遭遇挑战,以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为支撑的新业态新模式迅速“补位”,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

强支撑,以平台化赋能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平台是数字经济的核心载体,也是企业数字化转型的重要支撑。在疫情冲击下,基于大数据、人工智能、移动互联网等新技术驱动的平台经济发展迅猛,由平台衍生的新业态新模式正在重塑行业格局,成为数字经济发展的重要方向。意见提出要支持工业互联网平台推广、建设跨产业的信息融通平台等。开展重大工程布局、鼓励金融机构为平台提供金融服务、建设跨平台的信息融通平台……更多政策利好促进产业平台建设。当前,我国产业平台化整体发展迅猛。在制造领域,全国具有一定行业、区域影响力的工业互联网平台超过70个,借助平台网络协同、远程服务、工序对接等优势,帮助企业优化工艺、控制质量,实现降本增效。进一步培育产业平台化发展生态,建设跨产业的信息融通平台,促进农业全流程、全产业链线上一体化发展,支持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推广,发挥已建平台作用,为企业提供数字化转型支撑、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等服务,就能着力发挥互联网平台对传统产业的赋能和效益倍增作用,打造形成数字经济新实体。

强协同,以伙伴行动赋能传统企业数字化转型。数字化转型是企业运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全方位重塑战略思维、业务流程、组织架构和商业模式,构建以数据为核心驱动要素的价值创造体系,实现与客户、员工、供应商、合作伙伴等利益相关者紧密关联、价值共创的过程,从而确保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环境中获得核心竞争力和可持续增长。在新冠肺炎疫情的催化下,摆在传统企业尤其是传统中小企业面前的数字化转型命题,不是“需不需要做”的选择题,而是“要怎么全力以赴”的生存题。传统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主要面临技术、资金和效益三方面的短板。技术高门槛、转型高成本,加之短期内不能获得较高收益,使不少企业面对数字化转型心有余而力不足。对此,意见明确提出要组织数字化转型伙伴行动,建立政府—金融机构—平台—中小微企业联动机制。实行部分服务费用减免、组织基础技术联合攻关、发展开源社区等普惠性举措,将从整体上降低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成本,助力降低数字化转型难度,激发其转型意愿,提升企业发展活力。

强培育,以数字经济新业态推进产业链现代化。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信息的高度共享逐渐变得可能,而这一改变也使得传统供应链信息共享困难的问题得到了解决的契机。今年以来,受疫情影响,不少制造业企业遭遇经营挑战,如何优化供应链管理,实现产需精准对接以提振产品销量,成为企业考量的主要问题。意见提出支持建设数字供应链,推动订单、产能、渠道等信息共享,为企业数字化转型指明了方向。因为供应链不仅局限在物流环节,同时延伸到创意营销、研发设计、生产制造、仓储配送、售后服务等产业链的各个环节,通过建设数字供应链,其中沉淀的海量数据将应用在重构整个生产和消费体系中。与企业的个体经营相比,供应链管理模式无论是在产品质量、产品成本,还是在产品研究以及产品竞争力上都有着明显的优势。支持具有产业链、供应链带动能力的核心企业打造产业“数据中台”,以信息流促进上下游、产供销协同联动,就能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有效提高生产效率和企业盈利水平,激发消费潜力,为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作者:心相印

无障碍
首页 | 新闻 原创 视听 | 问政 评论 专题 | 区县 娱乐 财经 | 旅游 政法 直播 | 文艺 教育 生活 应急 | 房产 健康 汽车 | 取证 鸣家 会客厅 | 万花瞳 百姓故事 公益 | 信用
  • 站内
站内
分享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QQ空间
QQ好友

​【地评线】华龙两江评:提速产业数字化转型 壮大实体经济新动能

2020-12-15 09:23:32 来源: 0 条评论

当前,我国经济运行延续稳定恢复态势,如何抢抓产业数字化赋予的机遇,更好培育发展新动能?国家发改委、工信部等13个部门近期联合印发《关于支持新业态新模式健康发展 激活消费市场带动扩大就业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提出加快推进产业数字化转型,壮大实体经济新动能。

产业数字化是指以新一代数字技术为支撑,以数据赋能为主线,以数据为关键要素,对产业链上下游全要素进行数字化转型升级和价值再造的过程。产业数字化不仅可以助力传统企业蝶变,再造企业质量效率新优势,而且还能促进产业提质增效,重塑产业分工协作新格局。同时,还可以孕育新业态新模式,加速新旧动能转换。云端互动、数据拼单、工业互联网转产……今年以来,线下经济遭遇挑战,以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为支撑的新业态新模式迅速“补位”,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

强支撑,以平台化赋能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平台是数字经济的核心载体,也是企业数字化转型的重要支撑。在疫情冲击下,基于大数据、人工智能、移动互联网等新技术驱动的平台经济发展迅猛,由平台衍生的新业态新模式正在重塑行业格局,成为数字经济发展的重要方向。意见提出要支持工业互联网平台推广、建设跨产业的信息融通平台等。开展重大工程布局、鼓励金融机构为平台提供金融服务、建设跨平台的信息融通平台……更多政策利好促进产业平台建设。当前,我国产业平台化整体发展迅猛。在制造领域,全国具有一定行业、区域影响力的工业互联网平台超过70个,借助平台网络协同、远程服务、工序对接等优势,帮助企业优化工艺、控制质量,实现降本增效。进一步培育产业平台化发展生态,建设跨产业的信息融通平台,促进农业全流程、全产业链线上一体化发展,支持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推广,发挥已建平台作用,为企业提供数字化转型支撑、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等服务,就能着力发挥互联网平台对传统产业的赋能和效益倍增作用,打造形成数字经济新实体。

强协同,以伙伴行动赋能传统企业数字化转型。数字化转型是企业运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全方位重塑战略思维、业务流程、组织架构和商业模式,构建以数据为核心驱动要素的价值创造体系,实现与客户、员工、供应商、合作伙伴等利益相关者紧密关联、价值共创的过程,从而确保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环境中获得核心竞争力和可持续增长。在新冠肺炎疫情的催化下,摆在传统企业尤其是传统中小企业面前的数字化转型命题,不是“需不需要做”的选择题,而是“要怎么全力以赴”的生存题。传统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主要面临技术、资金和效益三方面的短板。技术高门槛、转型高成本,加之短期内不能获得较高收益,使不少企业面对数字化转型心有余而力不足。对此,意见明确提出要组织数字化转型伙伴行动,建立政府—金融机构—平台—中小微企业联动机制。实行部分服务费用减免、组织基础技术联合攻关、发展开源社区等普惠性举措,将从整体上降低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成本,助力降低数字化转型难度,激发其转型意愿,提升企业发展活力。

强培育,以数字经济新业态推进产业链现代化。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信息的高度共享逐渐变得可能,而这一改变也使得传统供应链信息共享困难的问题得到了解决的契机。今年以来,受疫情影响,不少制造业企业遭遇经营挑战,如何优化供应链管理,实现产需精准对接以提振产品销量,成为企业考量的主要问题。意见提出支持建设数字供应链,推动订单、产能、渠道等信息共享,为企业数字化转型指明了方向。因为供应链不仅局限在物流环节,同时延伸到创意营销、研发设计、生产制造、仓储配送、售后服务等产业链的各个环节,通过建设数字供应链,其中沉淀的海量数据将应用在重构整个生产和消费体系中。与企业的个体经营相比,供应链管理模式无论是在产品质量、产品成本,还是在产品研究以及产品竞争力上都有着明显的优势。支持具有产业链、供应链带动能力的核心企业打造产业“数据中台”,以信息流促进上下游、产供销协同联动,就能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有效提高生产效率和企业盈利水平,激发消费潜力,为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作者:心相印

亲爱的用户,“重庆”客户端现已正式改版升级为“新重庆”客户端。为不影响后续使用,请扫描上方二维码,及时下载新版本。更优质的内容,更便捷的体验,我们在“新重庆”等你!
看天下
[责任编辑: 杨光志 ]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精彩视频
版权声明:
联系方式:重庆华龙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咨询电话:60367951
①重庆日报报业集团授权华龙网,在互联网上使用、发布、交流集团14报1刊的新闻信息。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任何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或“来源:华龙网-重庆XX”。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华龙网”的作品,系由本网自行采编,版权属华龙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③ 华龙网及其客户端标明非华龙网的确定来源或未标注华龙网LOGO、名称、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非原创作品。如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华龙网联系,联系邮箱:cqnewszbs@163.com。
附:重庆日报报业集团14报1刊:重庆日报 重庆晚报 重庆晨报 重庆商报 时代信报 新女报 健康人报 重庆法制报 三峡都市报 巴渝都市报 武陵都市报 渝州服务导报 人居周报 都市热报 今日重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