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评线】华龙两江评:5年近千万人乔迁新居 脱贫攻坚“关键战役”让贫困人口“斩穷根”
桩桩件件的具体扶持政策,为稳定脱贫奠定坚实支撑,越来越多的贫困群众正通过易地扶贫搬迁迎来新生活。

​【地评线】华龙两江评:5年近千万人乔迁新居 脱贫攻坚“关键战役”让贫困人口“斩穷根”

来源: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2020-12-11

12月3日,国新办就易地扶贫搬迁工作情况举行发布会,国家发改委秘书长赵辰昕指出,2019年底已有920万贫困搬迁群众实现脱贫,今年剩余的40万贫困搬迁群众各地已完成相关退出工作,目前正在接受脱贫攻坚成效考核。“十三五”易地扶贫搬迁任务已全面完成,960多万易地搬迁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胜券在握。

易地扶贫搬迁是针对生活在“一方水土养不好一方人”地区贫困人口实施的专项扶贫工程,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有效手段、根本性措施。抓好易地扶贫搬迁,事关贫困群众的稳定脱贫和长远发展,也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关键战役”。作为脱贫攻坚战的标志性工程,易地扶贫搬迁建设任务的全面完成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巨大成就。

挪穷窝——从源头上解决搬迁贫困群众脱贫发展问题。易地扶贫搬迁对象主要是居住在深山、荒漠化、地方病多发等生存环境差、不具备基本发展条件,以及生态环境脆弱、限制或禁止开发地区的农村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多年实践证明,由于生产生活条件极其恶劣、就地扶贫措施成效不显著,易地扶贫搬迁成为“一方水土养不好一方人”地区摆脱贫困的最直接最有效的方式,是实现贫困群众跨越式发展的根本途径。对此,党中央、国务院决定,将“易地搬迁脱贫一批”作为新时期脱贫攻坚“五个一批”精准扶贫工程之一,从2016年起,用5年时间,把约1000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搬迁出来,彻底摆脱恶劣的生存环境和艰苦的生产生活条件,帮助他们增加就业机会,实现稳定脱贫。资料显示,近5年时间,约6000亿元资金投入,22个省份近1000万贫困群众,全国共建设集中安置区约3.5万个,配套建设了一大批水、电、路、气、网等基础设施和教育、医疗、文化等公共服务设施,布局建设一大批配套产业就业项目,从最偏远的山区搬进新区,安下心、扎下根,生产生活实现“蜕变”。

斩穷根——从根本上解决贫困群众长远生计问题。搬迁是手段,持续脱贫和致富才是目的。脱贫攻坚路上,易地搬迁不仅是帮群众建新房、安新家,还包括重塑生活。搬迁群众就业稳定、生活稳定,易地搬迁才算完成了任务。也就是说,完成搬迁建设任务只是第一步,更重要的是要解决贫困群众的长远生计问题,切实把工作重心全部转到后续扶持上来,确保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全国易地扶贫搬迁960多万贫困人口,中西部地区还同步搬迁500万非贫困人口,相当于一个中等国家的人口规模。现在搬得出的问题基本解决了,下一步的重点是稳得住、有就业、逐步能致富。为此,要针对不同安置方式,立足不同类型安置区资源禀赋,推动工作重心由搬迁安置向后续脱贫转移,推动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工作与推进新型城镇化、乡村振兴战略有效衔接,确保贫困搬迁人口稳得住、有就业、逐步能致富。要针对不同类型家庭开展技能培训、劳务协作、扶贫车间等就业帮扶措施,促进形成新的可持续就业路径和稳定性就业。

一场千万人的迁移,不仅意味人口脱贫,也深深融入正在推进的新型城镇化进程。加强技能培训,因地制宜建设扶贫车间、发展设施农业、开发公益性岗位,拓宽搬迁户就业渠道,真正实现搬迁一户、脱贫一户;衔接好搬迁群众农民和新市民“两种身份”,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保障就近就医、适龄子女就近入学;加强社区建设,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引导搬迁群众逐步适应新环境、融入新生活……桩桩件件的具体扶持政策,为稳定脱贫奠定坚实支撑,越来越多的贫困群众正通过易地扶贫搬迁迎来新生活。

作者:潋光

无障碍
首页 | 新闻 原创 视听 | 问政 评论 专题 | 区县 娱乐 财经 | 旅游 政法 直播 | 文艺 教育 生活 应急 | 房产 健康 汽车 | 取证 鸣家 会客厅 | 万花瞳 百姓故事 公益 | 信用
  • 站内
站内
分享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QQ空间
QQ好友

​【地评线】华龙两江评:5年近千万人乔迁新居 脱贫攻坚“关键战役”让贫困人口“斩穷根”

2020-12-11 08:40:25 来源: 0 条评论

12月3日,国新办就易地扶贫搬迁工作情况举行发布会,国家发改委秘书长赵辰昕指出,2019年底已有920万贫困搬迁群众实现脱贫,今年剩余的40万贫困搬迁群众各地已完成相关退出工作,目前正在接受脱贫攻坚成效考核。“十三五”易地扶贫搬迁任务已全面完成,960多万易地搬迁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胜券在握。

易地扶贫搬迁是针对生活在“一方水土养不好一方人”地区贫困人口实施的专项扶贫工程,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有效手段、根本性措施。抓好易地扶贫搬迁,事关贫困群众的稳定脱贫和长远发展,也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关键战役”。作为脱贫攻坚战的标志性工程,易地扶贫搬迁建设任务的全面完成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巨大成就。

挪穷窝——从源头上解决搬迁贫困群众脱贫发展问题。易地扶贫搬迁对象主要是居住在深山、荒漠化、地方病多发等生存环境差、不具备基本发展条件,以及生态环境脆弱、限制或禁止开发地区的农村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多年实践证明,由于生产生活条件极其恶劣、就地扶贫措施成效不显著,易地扶贫搬迁成为“一方水土养不好一方人”地区摆脱贫困的最直接最有效的方式,是实现贫困群众跨越式发展的根本途径。对此,党中央、国务院决定,将“易地搬迁脱贫一批”作为新时期脱贫攻坚“五个一批”精准扶贫工程之一,从2016年起,用5年时间,把约1000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搬迁出来,彻底摆脱恶劣的生存环境和艰苦的生产生活条件,帮助他们增加就业机会,实现稳定脱贫。资料显示,近5年时间,约6000亿元资金投入,22个省份近1000万贫困群众,全国共建设集中安置区约3.5万个,配套建设了一大批水、电、路、气、网等基础设施和教育、医疗、文化等公共服务设施,布局建设一大批配套产业就业项目,从最偏远的山区搬进新区,安下心、扎下根,生产生活实现“蜕变”。

斩穷根——从根本上解决贫困群众长远生计问题。搬迁是手段,持续脱贫和致富才是目的。脱贫攻坚路上,易地搬迁不仅是帮群众建新房、安新家,还包括重塑生活。搬迁群众就业稳定、生活稳定,易地搬迁才算完成了任务。也就是说,完成搬迁建设任务只是第一步,更重要的是要解决贫困群众的长远生计问题,切实把工作重心全部转到后续扶持上来,确保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全国易地扶贫搬迁960多万贫困人口,中西部地区还同步搬迁500万非贫困人口,相当于一个中等国家的人口规模。现在搬得出的问题基本解决了,下一步的重点是稳得住、有就业、逐步能致富。为此,要针对不同安置方式,立足不同类型安置区资源禀赋,推动工作重心由搬迁安置向后续脱贫转移,推动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工作与推进新型城镇化、乡村振兴战略有效衔接,确保贫困搬迁人口稳得住、有就业、逐步能致富。要针对不同类型家庭开展技能培训、劳务协作、扶贫车间等就业帮扶措施,促进形成新的可持续就业路径和稳定性就业。

一场千万人的迁移,不仅意味人口脱贫,也深深融入正在推进的新型城镇化进程。加强技能培训,因地制宜建设扶贫车间、发展设施农业、开发公益性岗位,拓宽搬迁户就业渠道,真正实现搬迁一户、脱贫一户;衔接好搬迁群众农民和新市民“两种身份”,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保障就近就医、适龄子女就近入学;加强社区建设,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引导搬迁群众逐步适应新环境、融入新生活……桩桩件件的具体扶持政策,为稳定脱贫奠定坚实支撑,越来越多的贫困群众正通过易地扶贫搬迁迎来新生活。

作者:潋光

亲爱的用户,“重庆”客户端现已正式改版升级为“新重庆”客户端。为不影响后续使用,请扫描上方二维码,及时下载新版本。更优质的内容,更便捷的体验,我们在“新重庆”等你!
看天下
[责任编辑: 杨光志 ]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精彩视频
版权声明:
联系方式:重庆华龙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咨询电话:60367951
①重庆日报报业集团授权华龙网,在互联网上使用、发布、交流集团14报1刊的新闻信息。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任何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或“来源:华龙网-重庆XX”。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华龙网”的作品,系由本网自行采编,版权属华龙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③ 华龙网及其客户端标明非华龙网的确定来源或未标注华龙网LOGO、名称、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非原创作品。如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华龙网联系,联系邮箱:cqnewszbs@163.com。
附:重庆日报报业集团14报1刊:重庆日报 重庆晚报 重庆晨报 重庆商报 时代信报 新女报 健康人报 重庆法制报 三峡都市报 巴渝都市报 武陵都市报 渝州服务导报 人居周报 都市热报 今日重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