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评线】华龙两江评:筑牢“三农”压舱石 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从梦想照进现实
中国要强,农业必须强;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中国要富,农民必须富。

​【地评线】华龙两江评:筑牢“三农”压舱石 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从梦想照进现实

来源: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2020-11-05

前三季度,农业农村经济保持持续向好、稳中有进的态势。农业生产形势较好,粮食丰收已成定局,预计产量达到历史最好水平;农民收入形势逐季好转,农民就业渠道不断拓宽,乡村产业实现增收。“三农”压舱石作用更加凸显,为稳定经济社会发展大局提供了有力支撑。

中国要强,农业必须强;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中国要富,农民必须富。“任何时候都不能忽视农业、不能忘记农民、不能淡漠农村。”揆诸当下,乡村振兴的美好愿景在新时代迸发出磅礴力量,农业强起来、农村美起来、农民富起来已从梦想照进现实。

农业强,中国饭碗端得牢。一直以来,我国高度重视粮食生产,始终把解决人民吃饭问题作为治国安邦的首要任务。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把粮食安全作为治国理政的头等大事,通过贯彻“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的新粮食安全观,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持续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带领全国人民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的粮食安全之路,推动我国粮食生产连年丰收,粮食产能稳定,产量始终保持在历史较高水平。回顾“十三五”以来,我国粮食生产稳定发展。2019年全国粮食总产量达13277亿斤,创历史新高。人均粮食占有量超过470公斤,高于世界平均水平,也高于国际公认的400公斤安全线。中国人的饭碗牢牢地端在自己手里,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发挥了“压舱石”作用。目前,粮食丰收已成定局,预计产量达到历史最好水平;第一产业增加值48123亿元,同比增长2.3%;农民收入12297元,同比增长1.6%。

农村美,绿水青山留得住。随着社会经济发展进程加快,我国农村发展中的问题逐一显现——自然环境受到破坏,人居环境脏、乱、差的状况依然严重,民生保障区域差异大等等。“农村绝不能成为荒芜的农村、留守的农村、记忆中的故园。”全面完成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目标任务,分类有序推进农村改厕,统筹推进农村生活垃圾污水治理;提升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水平,确保实现规模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配套达到95%,大型规模养殖场达到100%……近年来,各地加快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坚持贯彻“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坚持问题导向,逐步解决好垃圾处理、污水治理、卫生改厕、村庄绿化、村道硬化等群众关心的人居环境痛点难点问题,推动农村人居条件和生态环境同步建设,努力实现美丽生态、美丽经济、美丽生活的“三美融合”,绘就农村发展新画卷。

农民富,人民生活过得好。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对外出就业的农民工,及时发布用工信息,开展专场招聘,组织“点对点”“一站式”直达运送服务,确保安全有序返岗务工;对留乡返乡农民工,加大就业创业支持力度,落实一次性创业政策,开展就业创业培训,扩大以工代赈规模,增设公益性岗位;提高农业生产效益,引导扩大优质专用小麦、水稻生产,推广订单生产;大力发展代种代耕、统防统治等生产托管服务,建立产销对接平台,力争实现农产品优质优价;832个贫困县目前累计实施产业扶贫项目超过100万个,建成各类产业扶贫基地超过30万个,每个贫困县都形成了2—3个特色鲜明的扶贫主导产业,72%的贫困户与新型经营主体建立了利益联结关系……随着农民就业渠道有效拓宽,农业丰产又增收,农民收入形势逐季好转。前三季度,农民收入增速由负转正,达到12297元,实际增长1.6%,高于GDP增速0.9个百分点,高于城镇居民增速1.9个百分点。

作者:清泉

无障碍
首页 | 新闻 原创 视听 | 问政 评论 专题 | 区县 娱乐 财经 | 旅游 政法 直播 | 文艺 教育 生活 应急 | 房产 健康 汽车 | 取证 鸣家 会客厅 | 万花瞳 百姓故事 公益 | 信用
  • 站内
站内
分享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QQ空间
QQ好友

​【地评线】华龙两江评:筑牢“三农”压舱石 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从梦想照进现实

2020-11-05 09:31:08 来源: 0 条评论

前三季度,农业农村经济保持持续向好、稳中有进的态势。农业生产形势较好,粮食丰收已成定局,预计产量达到历史最好水平;农民收入形势逐季好转,农民就业渠道不断拓宽,乡村产业实现增收。“三农”压舱石作用更加凸显,为稳定经济社会发展大局提供了有力支撑。

中国要强,农业必须强;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中国要富,农民必须富。“任何时候都不能忽视农业、不能忘记农民、不能淡漠农村。”揆诸当下,乡村振兴的美好愿景在新时代迸发出磅礴力量,农业强起来、农村美起来、农民富起来已从梦想照进现实。

农业强,中国饭碗端得牢。一直以来,我国高度重视粮食生产,始终把解决人民吃饭问题作为治国安邦的首要任务。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把粮食安全作为治国理政的头等大事,通过贯彻“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的新粮食安全观,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持续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带领全国人民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的粮食安全之路,推动我国粮食生产连年丰收,粮食产能稳定,产量始终保持在历史较高水平。回顾“十三五”以来,我国粮食生产稳定发展。2019年全国粮食总产量达13277亿斤,创历史新高。人均粮食占有量超过470公斤,高于世界平均水平,也高于国际公认的400公斤安全线。中国人的饭碗牢牢地端在自己手里,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发挥了“压舱石”作用。目前,粮食丰收已成定局,预计产量达到历史最好水平;第一产业增加值48123亿元,同比增长2.3%;农民收入12297元,同比增长1.6%。

农村美,绿水青山留得住。随着社会经济发展进程加快,我国农村发展中的问题逐一显现——自然环境受到破坏,人居环境脏、乱、差的状况依然严重,民生保障区域差异大等等。“农村绝不能成为荒芜的农村、留守的农村、记忆中的故园。”全面完成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目标任务,分类有序推进农村改厕,统筹推进农村生活垃圾污水治理;提升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水平,确保实现规模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配套达到95%,大型规模养殖场达到100%……近年来,各地加快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坚持贯彻“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坚持问题导向,逐步解决好垃圾处理、污水治理、卫生改厕、村庄绿化、村道硬化等群众关心的人居环境痛点难点问题,推动农村人居条件和生态环境同步建设,努力实现美丽生态、美丽经济、美丽生活的“三美融合”,绘就农村发展新画卷。

农民富,人民生活过得好。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对外出就业的农民工,及时发布用工信息,开展专场招聘,组织“点对点”“一站式”直达运送服务,确保安全有序返岗务工;对留乡返乡农民工,加大就业创业支持力度,落实一次性创业政策,开展就业创业培训,扩大以工代赈规模,增设公益性岗位;提高农业生产效益,引导扩大优质专用小麦、水稻生产,推广订单生产;大力发展代种代耕、统防统治等生产托管服务,建立产销对接平台,力争实现农产品优质优价;832个贫困县目前累计实施产业扶贫项目超过100万个,建成各类产业扶贫基地超过30万个,每个贫困县都形成了2—3个特色鲜明的扶贫主导产业,72%的贫困户与新型经营主体建立了利益联结关系……随着农民就业渠道有效拓宽,农业丰产又增收,农民收入形势逐季好转。前三季度,农民收入增速由负转正,达到12297元,实际增长1.6%,高于GDP增速0.9个百分点,高于城镇居民增速1.9个百分点。

作者:清泉

亲爱的用户,“重庆”客户端现已正式改版升级为“新重庆”客户端。为不影响后续使用,请扫描上方二维码,及时下载新版本。更优质的内容,更便捷的体验,我们在“新重庆”等你!
看天下
[责任编辑: 杨光志 ]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精彩视频
版权声明:
联系方式:重庆华龙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咨询电话:60367951
①重庆日报报业集团授权华龙网,在互联网上使用、发布、交流集团14报1刊的新闻信息。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任何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或“来源:华龙网-重庆XX”。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华龙网”的作品,系由本网自行采编,版权属华龙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③ 华龙网及其客户端标明非华龙网的确定来源或未标注华龙网LOGO、名称、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非原创作品。如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华龙网联系,联系邮箱:cqnewszbs@163.com。
附:重庆日报报业集团14报1刊:重庆日报 重庆晚报 重庆晨报 重庆商报 时代信报 新女报 健康人报 重庆法制报 三峡都市报 巴渝都市报 武陵都市报 渝州服务导报 人居周报 都市热报 今日重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