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评线】华龙两江评:人民至上 为劳动者提供更高质量就业
坚持就业优先政策,持续稳住就业这一最大民生,人民群众对高质量生活水平的追求便有了保障,真正的实现藏富于民。

​【地评线】华龙两江评:人民至上 为劳动者提供更高质量就业

来源: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2020-11-05

近期,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公布了“十三五”期间我国就业形势的部分数据,数据显示,在2016年到2019年,城镇新增就业每年都保持在1300万人以上,累计已超过6000万人,全国城镇登记失业率和调查失业率均保持在较低水平。就业形势的稳定向好得益于中国长期坚持的就业优先政策,有利于促进国民经济平稳复苏,保持城乡居民人均收入稳定上涨。

“财须民生,强赖民力,戚恃民势,福由民殖”,从古到今,民生都是历届政府最为关心的政务,而作为最大民生的就业也时刻牵动着国家治理者的神经。从“重农抑商”到“自由贸易”再到现在的“创新创业”,不同的时代拥有不同的就业重心,不变的是国家对于就业保障的高度重视。现代国家通常将充分就业做为国民经济发展的最终目标,国家尽可能的减少周期性失业,使失业率接近自然失业率,以期尽可能的达到充分就业状态。而在我国,就业问题更是成为国家无时无刻不在牵挂的头等大事,不管是“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提出,还是“六稳六保”政策的出台,都展现了国家坚持就业优先的发展政策。

就业优先,经济结构转型创造就业新机遇。雄厚的国民经济是保持就业稳定的基础,经济结构的加快转型也促使着就业市场结构变化。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之后,高质量的经济增长成为了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目标,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三去一降一补”淘汰落后产能、注册制改革等宏观调控举措使得中国经济结构更加优化,也带动着就业结构的更新升级,为劳动者创造了更多的就业机会。在整个“十三五”时期,第三产业的就业规模持续扩大,在2019年第三产业的就业人员占比就达到47.4%,相比于“十二五”末增加了5个百分点。就业结构的优化不仅体现在行业分布上,也体现在劳动力的地区流动上。随着西部大开发、长江经济带、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等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实施,东西部差距、城乡差距正在缩小,中西部地区经济正普遍以超过全国平均增速的速度增长,为劳动者带来了大量的就业岗位,大量原本计划前往东部沿海的劳动者和贫困劳动力纷纷就近就业或返乡创业,促进区域就业结构平衡。

就业优先,重点群体就业保持稳定。高校毕业生、农民工、失业人员、就业困难人员等就业重点群体的稳定就业是保持就业市场总体平稳的关键环节,也是国民经济就业保障能力的重要体现。4000万的高校毕业生、2.9亿的农民工群体、累计2500万人的失业人员……随着中国经济由高速增长逐步转为中高速增长,尤其是煤炭、钢铁等去产能行业就业岗位供给能力的下降,持续考验着国民经济对重点群体的就业保障能力。曾几何时,每到高校毕业时节,媒体便要惊呼“史上最难毕业季”,数以百万的高校毕业生在每年的同一时间进入就业市场,持续冲击着国家所织就的就业保障网络。尽管面临如此大的就业压力,但我们依然最大可能的做好了“六稳六保”工作,始终将失业率维持在较低水平,即便2020年的新冠肺炎疫情也无法激荡国内就业市场,可能出现的“失业潮”、“倒闭潮”并没有出现,重点群体的就业形势持续稳定向好,就业优先政策得到最大程度的体现。

就业优先,就业岗位供给能力不断解放。全国城镇登记失业率和调查失业率持续保持在较低水平离不开就业岗位供给能力的不断增强,就业优先政策的重要一环就是不断解放国内市场的就业岗位供给能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让原本处于被动等待就业岗位的高校毕业生、返乡农民工、下岗职工等待就业群体瞬时在自主创业的过程中解决了自身的就业问题,并为就业市场提供了一大批新的就业岗位,既增强国民经济的增长活力,又极大提升了社会的就业岗位供给能力。国家在保障城市环境卫生的前提下,逐步放开甚至鼓励劳动者通过摆地摊的方式自食其力,增加收入,在人间的烟火气重新回归的同时,带来的是就业保障能力的不断增强。

民生连着民心,民心凝聚民力。坚持就业优先政策,持续稳住就业这一最大民生,人民群众对高质量生活水平的追求便有了保障,真正的实现藏富于民。

作者:龚敬

无障碍
首页 | 新闻 原创 视听 | 问政 评论 专题 | 区县 娱乐 财经 | 旅游 政法 直播 | 文艺 教育 生活 应急 | 房产 健康 汽车 | 取证 鸣家 会客厅 | 万花瞳 百姓故事 公益 | 信用
  • 站内
站内
分享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QQ空间
QQ好友

​【地评线】华龙两江评:人民至上 为劳动者提供更高质量就业

2020-11-05 09:27:59 来源: 0 条评论

近期,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公布了“十三五”期间我国就业形势的部分数据,数据显示,在2016年到2019年,城镇新增就业每年都保持在1300万人以上,累计已超过6000万人,全国城镇登记失业率和调查失业率均保持在较低水平。就业形势的稳定向好得益于中国长期坚持的就业优先政策,有利于促进国民经济平稳复苏,保持城乡居民人均收入稳定上涨。

“财须民生,强赖民力,戚恃民势,福由民殖”,从古到今,民生都是历届政府最为关心的政务,而作为最大民生的就业也时刻牵动着国家治理者的神经。从“重农抑商”到“自由贸易”再到现在的“创新创业”,不同的时代拥有不同的就业重心,不变的是国家对于就业保障的高度重视。现代国家通常将充分就业做为国民经济发展的最终目标,国家尽可能的减少周期性失业,使失业率接近自然失业率,以期尽可能的达到充分就业状态。而在我国,就业问题更是成为国家无时无刻不在牵挂的头等大事,不管是“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提出,还是“六稳六保”政策的出台,都展现了国家坚持就业优先的发展政策。

就业优先,经济结构转型创造就业新机遇。雄厚的国民经济是保持就业稳定的基础,经济结构的加快转型也促使着就业市场结构变化。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之后,高质量的经济增长成为了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目标,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三去一降一补”淘汰落后产能、注册制改革等宏观调控举措使得中国经济结构更加优化,也带动着就业结构的更新升级,为劳动者创造了更多的就业机会。在整个“十三五”时期,第三产业的就业规模持续扩大,在2019年第三产业的就业人员占比就达到47.4%,相比于“十二五”末增加了5个百分点。就业结构的优化不仅体现在行业分布上,也体现在劳动力的地区流动上。随着西部大开发、长江经济带、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等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实施,东西部差距、城乡差距正在缩小,中西部地区经济正普遍以超过全国平均增速的速度增长,为劳动者带来了大量的就业岗位,大量原本计划前往东部沿海的劳动者和贫困劳动力纷纷就近就业或返乡创业,促进区域就业结构平衡。

就业优先,重点群体就业保持稳定。高校毕业生、农民工、失业人员、就业困难人员等就业重点群体的稳定就业是保持就业市场总体平稳的关键环节,也是国民经济就业保障能力的重要体现。4000万的高校毕业生、2.9亿的农民工群体、累计2500万人的失业人员……随着中国经济由高速增长逐步转为中高速增长,尤其是煤炭、钢铁等去产能行业就业岗位供给能力的下降,持续考验着国民经济对重点群体的就业保障能力。曾几何时,每到高校毕业时节,媒体便要惊呼“史上最难毕业季”,数以百万的高校毕业生在每年的同一时间进入就业市场,持续冲击着国家所织就的就业保障网络。尽管面临如此大的就业压力,但我们依然最大可能的做好了“六稳六保”工作,始终将失业率维持在较低水平,即便2020年的新冠肺炎疫情也无法激荡国内就业市场,可能出现的“失业潮”、“倒闭潮”并没有出现,重点群体的就业形势持续稳定向好,就业优先政策得到最大程度的体现。

就业优先,就业岗位供给能力不断解放。全国城镇登记失业率和调查失业率持续保持在较低水平离不开就业岗位供给能力的不断增强,就业优先政策的重要一环就是不断解放国内市场的就业岗位供给能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让原本处于被动等待就业岗位的高校毕业生、返乡农民工、下岗职工等待就业群体瞬时在自主创业的过程中解决了自身的就业问题,并为就业市场提供了一大批新的就业岗位,既增强国民经济的增长活力,又极大提升了社会的就业岗位供给能力。国家在保障城市环境卫生的前提下,逐步放开甚至鼓励劳动者通过摆地摊的方式自食其力,增加收入,在人间的烟火气重新回归的同时,带来的是就业保障能力的不断增强。

民生连着民心,民心凝聚民力。坚持就业优先政策,持续稳住就业这一最大民生,人民群众对高质量生活水平的追求便有了保障,真正的实现藏富于民。

作者:龚敬

亲爱的用户,“重庆”客户端现已正式改版升级为“新重庆”客户端。为不影响后续使用,请扫描上方二维码,及时下载新版本。更优质的内容,更便捷的体验,我们在“新重庆”等你!
看天下
[责任编辑: 杨光志 ]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精彩视频
版权声明:
联系方式:重庆华龙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咨询电话:60367951
①重庆日报报业集团授权华龙网,在互联网上使用、发布、交流集团14报1刊的新闻信息。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任何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或“来源:华龙网-重庆XX”。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华龙网”的作品,系由本网自行采编,版权属华龙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③ 华龙网及其客户端标明非华龙网的确定来源或未标注华龙网LOGO、名称、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非原创作品。如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华龙网联系,联系邮箱:cqnewszbs@163.com。
附:重庆日报报业集团14报1刊:重庆日报 重庆晚报 重庆晨报 重庆商报 时代信报 新女报 健康人报 重庆法制报 三峡都市报 巴渝都市报 武陵都市报 渝州服务导报 人居周报 都市热报 今日重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