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评线】华龙两江评:消弭数字鸿沟 让老年人乐享数字“潮生活”
在超市、银行、医院、火车站、地铁站、公交车等老年人频繁活动场所,应保留必要的人工服务,满足不会使用智能手机老年人正常服务需求。

【地评线】华龙两江评:消弭数字鸿沟 让老年人乐享数字“潮生活”

来源: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2020-11-02

扫码支付、乘坐网约车、出示健康码……当今社会,手机等智能设备似乎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面对生活方式巨大变化所带来的“数字鸿沟”,老年人群体面对智能设备“不会用”“不敢用”“易受骗”等问题也日益凸显。

出行打车、网络购物、医院挂号、在线订票……随着移动互联技术的快速发展,人们普遍享受着移动互联网带来的便利。不过,值得注意的是,我国2亿多老人中,相当一部分正饱受“数字鸿沟”困扰,扫不明白的二维码,搞不清的线上办理,看不懂的数字电视,玩不转的智能手机,支付、看病、出行面临诸多困难。有调研显示,60岁以上人群中使用电子支付的比例仅为50%左右,尤其是在数字化程度较高的城市中,老年人面临的“数字鸿沟”问题更加凸显。以看病为例,网络预约挂号看病、移动支付缴费已成为常态。但对于许多不会使用智能手机的老年人来说,去医院挂号、缴费、看病、检查就像在走迷宫,看病难成为老年人的主要困扰。

当前,掌握和使用互联网信息技术,越来越成为必备的生活生产技能。未来老年人养老,数字化、智能化程度会更高,培养老年人的数字生活习惯具有重要意义。一定意义上说,让老年人充分参与并享受数字化生活,不仅是社会责任的要求,更是适应老龄化社会到来的必然举措。根据国际组织的标准,我国1999年正式进入老龄社会,此后,老龄人口不断增加。

国家统计局近日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年底,中国60周岁及以上人口约2.54亿人,占总人口的18.1%,其中65周岁及以上人口1.76亿人,占总人口的12.6%,预计2050年前后,该比例将达到34.9%。根据不完全统计,在60-70岁的老年人群体中,不少人可以完成手机预约挂号、移动支付等操作,但在70-80岁的老年人当中,现金支付仍然占据最重要的位置,老年人对现金支付具有很强的依赖性和很高的信任度,对移动支付则知之甚少。

消除老年人面临的“数字鸿沟”,需要全社会携手努力。今年10月是我国第11个“敬老月”。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决定开展主题为“弘扬养老孝老敬老传统,共建共享老年友好社会”的2020年全国“敬老月”活动,启动实施“智慧助老”行动是其中重要内容之一。弘扬养老孝老敬老传统,共建共享老年友好社会,更应与时俱进,让老年人也享受到数字技术发展的成果,切实保障信息时代老年人的合法权益。一方面,要强化技能培训。围绕老年人“不会用、不敢用、不想用、不能用”智能手机的问题,动员家庭成员、社区服务人员、志愿服务组织、老年大学等对老年人开展智能手机使用培训,使其掌握基本操作技能,早日实现“数字脱贫”。同时,加强防网络诈骗、电子通讯诈骗知识宣传,帮助老年人掌握防骗知识和技能,提升老年人使用信心。

另一方面,科技产品应更多关照老年群体的诉求。老年人在听力、视力、记忆力等方面有其年龄特点,但目前大部分手机软件专注于青年和中年群体,在产品设计上缺乏对老年用户的考虑。相关企业加强产品研发要兼顾老年用户的习惯,开发更多使用安全、操作简单、符合老年人生活习惯的产品和服务,设计老年关怀版、一键进入的简约操作程序和便捷阅览界面等,为老年人使用提供便利。同时在超市、银行、医院、火车站、地铁站、公交车等老年人频繁活动场所,应保留必要的人工服务,满足不会使用智能手机老年人正常服务需求。

作者:澄澈

无障碍
首页 | 新闻 原创 视听 | 问政 评论 专题 | 区县 娱乐 财经 | 旅游 政法 直播 | 文艺 教育 生活 应急 | 房产 健康 汽车 | 取证 鸣家 会客厅 | 万花瞳 百姓故事 公益 | 信用
  • 站内
站内
分享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QQ空间
QQ好友

【地评线】华龙两江评:消弭数字鸿沟 让老年人乐享数字“潮生活”

2020-11-02 09:32:59 来源: 0 条评论

扫码支付、乘坐网约车、出示健康码……当今社会,手机等智能设备似乎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面对生活方式巨大变化所带来的“数字鸿沟”,老年人群体面对智能设备“不会用”“不敢用”“易受骗”等问题也日益凸显。

出行打车、网络购物、医院挂号、在线订票……随着移动互联技术的快速发展,人们普遍享受着移动互联网带来的便利。不过,值得注意的是,我国2亿多老人中,相当一部分正饱受“数字鸿沟”困扰,扫不明白的二维码,搞不清的线上办理,看不懂的数字电视,玩不转的智能手机,支付、看病、出行面临诸多困难。有调研显示,60岁以上人群中使用电子支付的比例仅为50%左右,尤其是在数字化程度较高的城市中,老年人面临的“数字鸿沟”问题更加凸显。以看病为例,网络预约挂号看病、移动支付缴费已成为常态。但对于许多不会使用智能手机的老年人来说,去医院挂号、缴费、看病、检查就像在走迷宫,看病难成为老年人的主要困扰。

当前,掌握和使用互联网信息技术,越来越成为必备的生活生产技能。未来老年人养老,数字化、智能化程度会更高,培养老年人的数字生活习惯具有重要意义。一定意义上说,让老年人充分参与并享受数字化生活,不仅是社会责任的要求,更是适应老龄化社会到来的必然举措。根据国际组织的标准,我国1999年正式进入老龄社会,此后,老龄人口不断增加。

国家统计局近日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年底,中国60周岁及以上人口约2.54亿人,占总人口的18.1%,其中65周岁及以上人口1.76亿人,占总人口的12.6%,预计2050年前后,该比例将达到34.9%。根据不完全统计,在60-70岁的老年人群体中,不少人可以完成手机预约挂号、移动支付等操作,但在70-80岁的老年人当中,现金支付仍然占据最重要的位置,老年人对现金支付具有很强的依赖性和很高的信任度,对移动支付则知之甚少。

消除老年人面临的“数字鸿沟”,需要全社会携手努力。今年10月是我国第11个“敬老月”。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决定开展主题为“弘扬养老孝老敬老传统,共建共享老年友好社会”的2020年全国“敬老月”活动,启动实施“智慧助老”行动是其中重要内容之一。弘扬养老孝老敬老传统,共建共享老年友好社会,更应与时俱进,让老年人也享受到数字技术发展的成果,切实保障信息时代老年人的合法权益。一方面,要强化技能培训。围绕老年人“不会用、不敢用、不想用、不能用”智能手机的问题,动员家庭成员、社区服务人员、志愿服务组织、老年大学等对老年人开展智能手机使用培训,使其掌握基本操作技能,早日实现“数字脱贫”。同时,加强防网络诈骗、电子通讯诈骗知识宣传,帮助老年人掌握防骗知识和技能,提升老年人使用信心。

另一方面,科技产品应更多关照老年群体的诉求。老年人在听力、视力、记忆力等方面有其年龄特点,但目前大部分手机软件专注于青年和中年群体,在产品设计上缺乏对老年用户的考虑。相关企业加强产品研发要兼顾老年用户的习惯,开发更多使用安全、操作简单、符合老年人生活习惯的产品和服务,设计老年关怀版、一键进入的简约操作程序和便捷阅览界面等,为老年人使用提供便利。同时在超市、银行、医院、火车站、地铁站、公交车等老年人频繁活动场所,应保留必要的人工服务,满足不会使用智能手机老年人正常服务需求。

作者:澄澈

亲爱的用户,“重庆”客户端现已正式改版升级为“新重庆”客户端。为不影响后续使用,请扫描上方二维码,及时下载新版本。更优质的内容,更便捷的体验,我们在“新重庆”等你!
看天下
[责任编辑: 杨光志 ]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精彩视频
版权声明:
联系方式:重庆华龙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咨询电话:60367951
①重庆日报报业集团授权华龙网,在互联网上使用、发布、交流集团14报1刊的新闻信息。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任何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或“来源:华龙网-重庆XX”。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华龙网”的作品,系由本网自行采编,版权属华龙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③ 华龙网及其客户端标明非华龙网的确定来源或未标注华龙网LOGO、名称、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非原创作品。如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华龙网联系,联系邮箱:cqnewszbs@163.com。
附:重庆日报报业集团14报1刊:重庆日报 重庆晚报 重庆晨报 重庆商报 时代信报 新女报 健康人报 重庆法制报 三峡都市报 巴渝都市报 武陵都市报 渝州服务导报 人居周报 都市热报 今日重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