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蓝接力”打通干部成长路径
为深入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吉林扶余市启动“青蓝接力”工程,切实解决优秀年轻干部储备不足、青黄不接等问题。
“青蓝接力”的核心是精准培养人才,确保年轻干部用得上;精准使用人才,确保把年轻干部放在合适的岗位上;深入基层把德才兼备、群众认可、有较强致富带富能力的年轻干部选出来用起来,畅通年轻干部成长成才路径。吉林扶余“青蓝接力”机制值得借鉴,这对于破解基层干部人才青黄不接现象大有裨益。
“为政之要,重在得人”。借鉴“青蓝接力”好的做法,从多渠道、多角度、全方位了解年轻干部的德才表现,为选准用好干部提供科学依据,让能干事、能干成事的年轻干部脱颖而出;要树立鲜明的用人导向,用什么人、不用什么人,是对干部最有效、最直接的激励和鞭策。只有建立风清气正的干部选拔氛围,才能让干部敢于担当、愿意担当,才能真正选拔培养出党的好干部。面对新时代的发展要求和改革使命,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形势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在选才用人尤其是基层后备人才培养上,要重品行、重实绩、重公认,为本地经济社会发展建设一支政治过硬、作风务实、敢打敢拼、永远不走的干部队伍,确保党的事业薪火相传、后继有人。
“好刀要在石上磨”。确保“后备人才”用得上,破解基层干部人才青黄不接现象,就要想方设法让年轻干部快速成长,让他们尽快成为一个行业、一个领域的“顶梁柱”。基于此,各地区尤其是贫困地区基层党组织要结合农业产业发展实际需要,培养引进“专精尖”农业技术人才,把最合适的人才用到最适合的岗位,发挥人才最大作用,形成有利于人尽其才的使用机制;要把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要求贯穿乡村人才队伍建设始终,为乡村振兴提供坚强人才支撑和组织保证;要把年轻干部派到脱贫攻坚一线锻炼,通过在急难险重多岗位摔打磨炼,锻炼能力素质、激发人才活力,为基层党组织引领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始终坚持党管方向党管干部党管人才。各级领导干部要率先垂范、树立标杆,努力成为本领域的“行家里手”,引导带领年轻干部牢记初心使命、树立“人民至上”理念,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大考”中锤炼党性,书写忠诚。要一以贯之加强党员干部作风建设,打造政治坚定、真心为民的党员干部队伍,确保党的事业健康发展、年轻干部健康成长;要强化政治思想引领,围绕经济社会发展,在对标对表中谋篇布局,在知重负重中担当作为,为决胜全面小康、决战脱贫攻坚凝聚正能量;要从小事抓起、从具体问题突破,驰而不息推进各项工作落地落实,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执着久久为功、善作善成。
(赵明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