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评线】华龙两江评:希望的田野上五谷丰登  中国人端牢自己饭碗的底气更足
全面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进一步加强粮食生产能力、储备能力、流通能力建设,推动从粮食生产大国向粮食产业强国迈进,就能确保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上。

​【地评线】华龙两江评:希望的田野上五谷丰登  中国人端牢自己饭碗的底气更足

来源: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2020-10-19

金秋时节,稻谷飘香。新冠肺炎疫情、长江流域洪涝灾害、东北连续台风侵袭,今年的丰收来之不易。“十一”国庆假期,适逢秋收,从东北平原到中原大地,再到洞庭湖畔,各地忙秋收,特殊之年的丰收答卷徐徐展开。希望的田野上,五谷丰登,端牢中国人自己饭碗的底气更足。

洪范八政,食为政首。粮食安全事关国计民生,是“天大的事”,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是一个永恒课题,任何时候这根弦都不能松。今年夏粮、早稻已丰收到手,据农业农村部最新消息,目前秋粮丰收已成定局,全年粮食产量有望连续6年稳定在1.3万亿斤水平。回顾“十三五”以来,我国粮食生产稳定发展。2019年全国粮食总产量达13277亿斤,创历史新高。人均粮食占有量超过470公斤,高于世界平均水平,也高于国际公认的400公斤安全线。中国人的饭碗牢牢地端在自己手里,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发挥了“压舱石”作用。

守护底线“稳面积”,夯实大国粮仓根基。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一直以来,我国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严守18亿亩耕地红线,全面落实永久基本农田特殊保护制度。同时,通过科学划定粮食生产功能区和大豆等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实施全国高标准农田建设总体规划,改造中低产田,“藏粮于地”举措加快推进。随着国家经济发展,财政支农总体规模不断扩大,为粮食生产提供了有力物质保障。我国推进农业综合开发,大力开展基本农田建设和农田水利建设,推进大中型灌区续建配套和节水改造,加快末级渠系建设,稳步提升粮食生产能力。相关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新建高标准农田8000万亩以上,确保2020年底累计完成8亿亩建设任务,力争2022年达到10亿亩,保障粮食产能在1万亿斤以上。今年,全国以永久基本农田、粮食生产功能区和重要农产品保护区为重点,将完成8000万亩高标准农田和2000万亩高效节水灌溉建设任务。

科技支撑“稳产量”,撑起粮食安全底气。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在耕地稳固的情况下,继续提高单产的关键在于科技助力农业发展。近年来,我国将农业科技进步作为增加粮食等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提高农产品质量的根本途径,持续推进农业科技进步,大力发展现代种业,推进农机化转型升级,大面积推广科学施肥、节水灌溉、绿色防控等节本高效技术,从传统的“镐锄镰犁”到智能化的“金戈铁马”,粮食生产机械化智能化水平不断提高,科技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中的作用日益加强。袁隆平和超级杂交水稻、李振声和远缘杂交小麦、李登海和紧凑型杂交玉米……截至目前,全国选育农作物品种4万多个,申请植物新品种保护达到2.7万个,位居世界第一。全国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59.2%,粮食良种覆盖率保持在96%以上;全国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超过70%,主要农作物自主选育品种提高到95%以上。

强农惠农“稳政策”,筑牢粮食生产基础。粮食是种出来的,保障粮食安全要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稳产量、稳面积,首先要稳定农民种粮积极性。这就需要持续加大惠农强农政策。农民种粮积极性,来自一项项实实在在的举措, 强农惠农政策是稳定粮食生产的强大引擎。近年来,我国稳定完善扶持粮食生产政策举措,每年中央一号文件都明确提出, 进一步完善农业补贴政策,保障农民基本收益,让农民种粮不吃亏。无论是全面放开粮食购销市场,充分发挥市场决定性作用,坚持完善稻谷、小麦最低收购价政策,不断改进目标价格政策,建立玉米、大豆市场化收购+生产者补贴机制,还是加大保险对粮食生产支持力度,加快健全主产区利益补偿机制,加大对产粮大县财政奖补力度,让粮食主产区抓粮得实惠,可以说连年丰收的背后,凝结着亿万农民的勤劳和汗水,也凝聚着党中央强农惠农富农政策的甘霖。

手中有粮,心里不慌。今年以来,新冠肺炎疫情引起的全球粮食市场波动对粮食安全敲响了警钟。面对纷繁复杂的国内外形势,应该清醒地看到,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我国粮食供需紧平衡的基本态势不会改变。站在粮食稳定发展的新台阶上展望未来,牢固树立总体国家安全观,深入实施国家粮食安全战略和乡村振兴战略,全面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进一步加强粮食生产能力、储备能力、流通能力建设,推动从粮食生产大国向粮食产业强国迈进,就能确保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上。

作者:北鸣

无障碍
首页 | 新闻 原创 视听 | 问政 评论 专题 | 区县 娱乐 财经 | 旅游 政法 直播 | 文艺 教育 生活 应急 | 房产 健康 汽车 | 取证 鸣家 会客厅 | 万花瞳 百姓故事 公益 | 信用
  • 站内
站内
分享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QQ空间
QQ好友

​【地评线】华龙两江评:希望的田野上五谷丰登  中国人端牢自己饭碗的底气更足

2020-10-19 08:42:28 来源: 0 条评论

金秋时节,稻谷飘香。新冠肺炎疫情、长江流域洪涝灾害、东北连续台风侵袭,今年的丰收来之不易。“十一”国庆假期,适逢秋收,从东北平原到中原大地,再到洞庭湖畔,各地忙秋收,特殊之年的丰收答卷徐徐展开。希望的田野上,五谷丰登,端牢中国人自己饭碗的底气更足。

洪范八政,食为政首。粮食安全事关国计民生,是“天大的事”,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是一个永恒课题,任何时候这根弦都不能松。今年夏粮、早稻已丰收到手,据农业农村部最新消息,目前秋粮丰收已成定局,全年粮食产量有望连续6年稳定在1.3万亿斤水平。回顾“十三五”以来,我国粮食生产稳定发展。2019年全国粮食总产量达13277亿斤,创历史新高。人均粮食占有量超过470公斤,高于世界平均水平,也高于国际公认的400公斤安全线。中国人的饭碗牢牢地端在自己手里,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发挥了“压舱石”作用。

守护底线“稳面积”,夯实大国粮仓根基。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一直以来,我国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严守18亿亩耕地红线,全面落实永久基本农田特殊保护制度。同时,通过科学划定粮食生产功能区和大豆等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实施全国高标准农田建设总体规划,改造中低产田,“藏粮于地”举措加快推进。随着国家经济发展,财政支农总体规模不断扩大,为粮食生产提供了有力物质保障。我国推进农业综合开发,大力开展基本农田建设和农田水利建设,推进大中型灌区续建配套和节水改造,加快末级渠系建设,稳步提升粮食生产能力。相关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新建高标准农田8000万亩以上,确保2020年底累计完成8亿亩建设任务,力争2022年达到10亿亩,保障粮食产能在1万亿斤以上。今年,全国以永久基本农田、粮食生产功能区和重要农产品保护区为重点,将完成8000万亩高标准农田和2000万亩高效节水灌溉建设任务。

科技支撑“稳产量”,撑起粮食安全底气。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在耕地稳固的情况下,继续提高单产的关键在于科技助力农业发展。近年来,我国将农业科技进步作为增加粮食等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提高农产品质量的根本途径,持续推进农业科技进步,大力发展现代种业,推进农机化转型升级,大面积推广科学施肥、节水灌溉、绿色防控等节本高效技术,从传统的“镐锄镰犁”到智能化的“金戈铁马”,粮食生产机械化智能化水平不断提高,科技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中的作用日益加强。袁隆平和超级杂交水稻、李振声和远缘杂交小麦、李登海和紧凑型杂交玉米……截至目前,全国选育农作物品种4万多个,申请植物新品种保护达到2.7万个,位居世界第一。全国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59.2%,粮食良种覆盖率保持在96%以上;全国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超过70%,主要农作物自主选育品种提高到95%以上。

强农惠农“稳政策”,筑牢粮食生产基础。粮食是种出来的,保障粮食安全要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稳产量、稳面积,首先要稳定农民种粮积极性。这就需要持续加大惠农强农政策。农民种粮积极性,来自一项项实实在在的举措, 强农惠农政策是稳定粮食生产的强大引擎。近年来,我国稳定完善扶持粮食生产政策举措,每年中央一号文件都明确提出, 进一步完善农业补贴政策,保障农民基本收益,让农民种粮不吃亏。无论是全面放开粮食购销市场,充分发挥市场决定性作用,坚持完善稻谷、小麦最低收购价政策,不断改进目标价格政策,建立玉米、大豆市场化收购+生产者补贴机制,还是加大保险对粮食生产支持力度,加快健全主产区利益补偿机制,加大对产粮大县财政奖补力度,让粮食主产区抓粮得实惠,可以说连年丰收的背后,凝结着亿万农民的勤劳和汗水,也凝聚着党中央强农惠农富农政策的甘霖。

手中有粮,心里不慌。今年以来,新冠肺炎疫情引起的全球粮食市场波动对粮食安全敲响了警钟。面对纷繁复杂的国内外形势,应该清醒地看到,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我国粮食供需紧平衡的基本态势不会改变。站在粮食稳定发展的新台阶上展望未来,牢固树立总体国家安全观,深入实施国家粮食安全战略和乡村振兴战略,全面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进一步加强粮食生产能力、储备能力、流通能力建设,推动从粮食生产大国向粮食产业强国迈进,就能确保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上。

作者:北鸣

亲爱的用户,“重庆”客户端现已正式改版升级为“新重庆”客户端。为不影响后续使用,请扫描上方二维码,及时下载新版本。更优质的内容,更便捷的体验,我们在“新重庆”等你!
看天下
[责任编辑: 杨光志 ]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精彩视频
版权声明:
联系方式:重庆华龙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咨询电话:60367951
①重庆日报报业集团授权华龙网,在互联网上使用、发布、交流集团14报1刊的新闻信息。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任何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或“来源:华龙网-重庆XX”。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华龙网”的作品,系由本网自行采编,版权属华龙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③ 华龙网及其客户端标明非华龙网的确定来源或未标注华龙网LOGO、名称、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非原创作品。如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华龙网联系,联系邮箱:cqnewszbs@163.com。
附:重庆日报报业集团14报1刊:重庆日报 重庆晚报 重庆晨报 重庆商报 时代信报 新女报 健康人报 重庆法制报 三峡都市报 巴渝都市报 武陵都市报 渝州服务导报 人居周报 都市热报 今日重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