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评线】华龙两江评:好“气质”不再是稀有品 公众蓝天幸福感显著增强
只要始终保持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定力,精准治污、攻坚克难、久久为功,我们就一定能打赢蓝天保卫战,唤回蓝天白云常驻。

【地评线】华龙两江评:好“气质”不再是稀有品 公众蓝天幸福感显著增强

来源: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2020-10-11

生态环境部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前8月,全国337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空气质量平均优良天数比例达86.7%,同比上升5.0个百分点,PM2.5、PM10浓度分别降至31微克/立方米、53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11.4%、13.1%。

治理大气污染,改善空气质量,是群众所盼、民生所系。从《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全面实施,到《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大气污染治理步伐不断提速,放眼全国,好“气质”已不是稀有品,公众的蓝天幸福感显著增强。对此,生态环境部大气环境司司长刘炳江就如是说道,经过艰苦努力,我国已成为世界上治理大气污染速度最快的国家,空气质量发生巨大变化。

科技支撑添智力,实现大气污染精准治理。大气环境治理是世界性难题,打赢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战,必须科学施策,精准“下药”,才能事半功倍。大气污染防治工作越往深处推进,难度越大,越要依靠科技力量的支撑。1436个监测点位,基本上实现了全国地级以上城市空气质量的有效监控,一张健全完备的国家大气环境质量监测网络,让污染无所遁形;无人机、遥感卫星、移动监测车、智慧环保系统等,不断投入到污染防治攻坚战中,锁定污染源,对污染来源进行实时追踪和成因分析,为大气污染精准治理提供了有效手段,为打赢蓝天保卫战提供科技支撑。而借助科技手段,来自生态环境部发布的信息显示,经过2000位专家近3年的不懈努力,京津冀及周边地区秋冬季大气重污染的成因已经摸清,这些科研成果有力支撑了区域空气质量的改善。

协同治理聚合力,实现大气污染科学管控。从瞄准大烟囱到聚焦散乱污,从扬尘控制到移动机械污染物减排,从重污染天气应急到挥发性有机物治理细化方案……在全国各地,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扎实推进,精准分析,科学施策,靶向治理,持续推进钢铁行业超低排放改造,加强移动源污染防控,协同治理PM2.5和臭氧污染,取得积极进展。就以推进冬季清洁取暖为例,近年来各地统筹利用天然气、地热、生物质、太阳能、工业余热等各类清洁化能源,宜电则电、宜气则气、宜煤则煤、宜油则油、宜热则热,“以气定改,先立后破”,多措施并举,推进北方地区冬季清洁取暖。目前,北方地区清洁采暖试点已实现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和汾渭平原全覆盖,仅去年就完成散煤治理700余万户。

绿色发展增动力,实现大气污染源头防治。结构调整,是大气污染防治的治本之策。瞄准产业、能源、运输、用地“四大结构”,各地大力施治:淘汰落后产能,北方地区推进清洁取暖,“零容忍”整治“散乱污”企业,大宗物资运输“公转铁”……通过引进消化吸收和再创新,努力提高产品技术水平,促进我国节能环保关键材料以及重要设备和产品在工业、农业、服务业、居民生活各领域的广泛应用,为实现节能环保目标提供有力的技术保障。通过项目引领、科技支撑和产业先行,培育引进了一批优势明显、竞争力强的企业,并积极引导这些企业通过技改创新,发展循环经济,变废为宝,化害为利,将“绿色”贯穿到经济发展理念、发展方式、产业结构、增长动力、效益评价等各个环节之中,促进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

大气环境保护事关人民群众根本利益,事关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事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事关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目前大气污染治理已经进入攻坚期,要确保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顺利收官,仍面临着许多挑战。但没有比人更高的山,没有比人更长的路,只要始终保持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定力,精准治污、攻坚克难、久久为功,我们就一定能打赢蓝天保卫战,唤回蓝天白云常驻。

作者:叶早檀

无障碍
首页 | 新闻 原创 视听 | 问政 评论 专题 | 区县 娱乐 财经 | 旅游 政法 直播 | 文艺 教育 生活 应急 | 房产 健康 汽车 | 取证 鸣家 会客厅 | 万花瞳 百姓故事 公益 | 信用
  • 站内
站内
分享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QQ空间
QQ好友

【地评线】华龙两江评:好“气质”不再是稀有品 公众蓝天幸福感显著增强

2020-10-11 06:00:00 来源: 0 条评论

生态环境部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前8月,全国337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空气质量平均优良天数比例达86.7%,同比上升5.0个百分点,PM2.5、PM10浓度分别降至31微克/立方米、53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11.4%、13.1%。

治理大气污染,改善空气质量,是群众所盼、民生所系。从《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全面实施,到《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大气污染治理步伐不断提速,放眼全国,好“气质”已不是稀有品,公众的蓝天幸福感显著增强。对此,生态环境部大气环境司司长刘炳江就如是说道,经过艰苦努力,我国已成为世界上治理大气污染速度最快的国家,空气质量发生巨大变化。

科技支撑添智力,实现大气污染精准治理。大气环境治理是世界性难题,打赢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战,必须科学施策,精准“下药”,才能事半功倍。大气污染防治工作越往深处推进,难度越大,越要依靠科技力量的支撑。1436个监测点位,基本上实现了全国地级以上城市空气质量的有效监控,一张健全完备的国家大气环境质量监测网络,让污染无所遁形;无人机、遥感卫星、移动监测车、智慧环保系统等,不断投入到污染防治攻坚战中,锁定污染源,对污染来源进行实时追踪和成因分析,为大气污染精准治理提供了有效手段,为打赢蓝天保卫战提供科技支撑。而借助科技手段,来自生态环境部发布的信息显示,经过2000位专家近3年的不懈努力,京津冀及周边地区秋冬季大气重污染的成因已经摸清,这些科研成果有力支撑了区域空气质量的改善。

协同治理聚合力,实现大气污染科学管控。从瞄准大烟囱到聚焦散乱污,从扬尘控制到移动机械污染物减排,从重污染天气应急到挥发性有机物治理细化方案……在全国各地,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扎实推进,精准分析,科学施策,靶向治理,持续推进钢铁行业超低排放改造,加强移动源污染防控,协同治理PM2.5和臭氧污染,取得积极进展。就以推进冬季清洁取暖为例,近年来各地统筹利用天然气、地热、生物质、太阳能、工业余热等各类清洁化能源,宜电则电、宜气则气、宜煤则煤、宜油则油、宜热则热,“以气定改,先立后破”,多措施并举,推进北方地区冬季清洁取暖。目前,北方地区清洁采暖试点已实现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和汾渭平原全覆盖,仅去年就完成散煤治理700余万户。

绿色发展增动力,实现大气污染源头防治。结构调整,是大气污染防治的治本之策。瞄准产业、能源、运输、用地“四大结构”,各地大力施治:淘汰落后产能,北方地区推进清洁取暖,“零容忍”整治“散乱污”企业,大宗物资运输“公转铁”……通过引进消化吸收和再创新,努力提高产品技术水平,促进我国节能环保关键材料以及重要设备和产品在工业、农业、服务业、居民生活各领域的广泛应用,为实现节能环保目标提供有力的技术保障。通过项目引领、科技支撑和产业先行,培育引进了一批优势明显、竞争力强的企业,并积极引导这些企业通过技改创新,发展循环经济,变废为宝,化害为利,将“绿色”贯穿到经济发展理念、发展方式、产业结构、增长动力、效益评价等各个环节之中,促进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

大气环境保护事关人民群众根本利益,事关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事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事关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目前大气污染治理已经进入攻坚期,要确保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顺利收官,仍面临着许多挑战。但没有比人更高的山,没有比人更长的路,只要始终保持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定力,精准治污、攻坚克难、久久为功,我们就一定能打赢蓝天保卫战,唤回蓝天白云常驻。

作者:叶早檀

亲爱的用户,“重庆”客户端现已正式改版升级为“新重庆”客户端。为不影响后续使用,请扫描上方二维码,及时下载新版本。更优质的内容,更便捷的体验,我们在“新重庆”等你!
看天下
[责任编辑: 杨光志 ]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精彩视频
版权声明:
联系方式:重庆华龙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咨询电话:60367951
①重庆日报报业集团授权华龙网,在互联网上使用、发布、交流集团14报1刊的新闻信息。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任何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或“来源:华龙网-重庆XX”。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华龙网”的作品,系由本网自行采编,版权属华龙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③ 华龙网及其客户端标明非华龙网的确定来源或未标注华龙网LOGO、名称、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非原创作品。如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华龙网联系,联系邮箱:cqnewszbs@163.com。
附:重庆日报报业集团14报1刊:重庆日报 重庆晚报 重庆晨报 重庆商报 时代信报 新女报 健康人报 重庆法制报 三峡都市报 巴渝都市报 武陵都市报 渝州服务导报 人居周报 都市热报 今日重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