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评线】华龙两江评:践行新时代担当 擘画“千年运河”新图景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坚决扛起使命担当,全力以赴激活“运河新生”,让“千年运河”在新时代展新姿、换新颜。

​【地评线】华龙两江评:践行新时代担当 擘画“千年运河”新图景

来源: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2020-10-08

千年大运河,锦绣贯古今。日前,关于统筹推进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的4个专项规划和8个地方实施规划正式印发,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四梁八柱”的规划体系正式形成。

全长近3200公里的大运河由京杭大运河、隋唐大运河、浙东运河组成,是我国古代创造的一项伟大工程,是目前世界上距离最长、规模最大的运河。作为世界文化遗产,大运河融汇了京津、燕赵、齐鲁、中原、淮扬、吴越等地区性优秀传统文化元素,传承着中华民族的璀璨文明。

千年大运河推动着中国经济的发展、文化的传播、社会的变革,是一条滋养了大半个中国人民的“幸福河”。但长期以来,因缺乏统一规划、个别地区过度开发让大运河面临着遗产保护压力巨大、传承利用质量不高、资源环境形势严峻、生态空间挤占严重等突出问题。当下,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擦亮大运河这一国家“文化名片”,迫在眉睫、势在必行。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工作,多次对保护好大运河、建设大运河文化带作出重要指示。2019年印发《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规划纲要》清晰勾勒出了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的路线图、任务书和时间表。近日印发的大运河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河道水系治理管护、生态环境保护修复、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4个专项规划,进一步健全完善了规划体系,为大运河各专项领域工作提供了全局性、支撑性的指引,为统筹推进大运河流域区域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的打下了坚实基础。

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文物保护、水质达标、环境治理等多方面工作,牵涉到环保、规划、城建、文保等诸多部门。除了4个专项规划外,沿线北京、天津、河北、江苏、浙江、安徽、山东、河南8省(市)贯彻落实中央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的指示精神,立足地方实际、突出地方特点,分别编制印发实施规划,让一系列办法和措施落地落细落实。日前,国内首部关于大运河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的省级地方性立法《浙江省大运河世界文化遗产保护条例》审议通过并将于2021年1月1日起正式施行,真诚回应了多年来立法保护大运河的社会呼声,为全力打赢大运河保护战提供了有力保障,为沿线地区开展有关工作贡献了浙江方案。

“天下转漕,仰此一渠。”纵贯祖国南北的大运河,已在广袤的神州土地上流淌了2500多年。保护传承好大运河这一流动的中华文化遗产,是每一代中华儿女应有的责任。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坚决扛起使命担当,全力以赴激活“运河新生”,让“千年运河”在新时代展新姿、换新颜。

作者:王显瑶

无障碍
首页 | 新闻 原创 视听 | 问政 评论 专题 | 区县 娱乐 财经 | 旅游 政法 直播 | 文艺 教育 生活 应急 | 房产 健康 汽车 | 取证 鸣家 会客厅 | 万花瞳 百姓故事 公益 | 信用
  • 站内
站内
分享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QQ空间
QQ好友

​【地评线】华龙两江评:践行新时代担当 擘画“千年运河”新图景

2020-10-08 06:00:00 来源: 0 条评论

千年大运河,锦绣贯古今。日前,关于统筹推进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的4个专项规划和8个地方实施规划正式印发,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四梁八柱”的规划体系正式形成。

全长近3200公里的大运河由京杭大运河、隋唐大运河、浙东运河组成,是我国古代创造的一项伟大工程,是目前世界上距离最长、规模最大的运河。作为世界文化遗产,大运河融汇了京津、燕赵、齐鲁、中原、淮扬、吴越等地区性优秀传统文化元素,传承着中华民族的璀璨文明。

千年大运河推动着中国经济的发展、文化的传播、社会的变革,是一条滋养了大半个中国人民的“幸福河”。但长期以来,因缺乏统一规划、个别地区过度开发让大运河面临着遗产保护压力巨大、传承利用质量不高、资源环境形势严峻、生态空间挤占严重等突出问题。当下,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擦亮大运河这一国家“文化名片”,迫在眉睫、势在必行。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工作,多次对保护好大运河、建设大运河文化带作出重要指示。2019年印发《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规划纲要》清晰勾勒出了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的路线图、任务书和时间表。近日印发的大运河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河道水系治理管护、生态环境保护修复、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4个专项规划,进一步健全完善了规划体系,为大运河各专项领域工作提供了全局性、支撑性的指引,为统筹推进大运河流域区域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的打下了坚实基础。

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文物保护、水质达标、环境治理等多方面工作,牵涉到环保、规划、城建、文保等诸多部门。除了4个专项规划外,沿线北京、天津、河北、江苏、浙江、安徽、山东、河南8省(市)贯彻落实中央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的指示精神,立足地方实际、突出地方特点,分别编制印发实施规划,让一系列办法和措施落地落细落实。日前,国内首部关于大运河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的省级地方性立法《浙江省大运河世界文化遗产保护条例》审议通过并将于2021年1月1日起正式施行,真诚回应了多年来立法保护大运河的社会呼声,为全力打赢大运河保护战提供了有力保障,为沿线地区开展有关工作贡献了浙江方案。

“天下转漕,仰此一渠。”纵贯祖国南北的大运河,已在广袤的神州土地上流淌了2500多年。保护传承好大运河这一流动的中华文化遗产,是每一代中华儿女应有的责任。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坚决扛起使命担当,全力以赴激活“运河新生”,让“千年运河”在新时代展新姿、换新颜。

作者:王显瑶

亲爱的用户,“重庆”客户端现已正式改版升级为“新重庆”客户端。为不影响后续使用,请扫描上方二维码,及时下载新版本。更优质的内容,更便捷的体验,我们在“新重庆”等你!
看天下
[责任编辑: 杨光志 ]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精彩视频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