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评线】华龙两江评:提速质量强国建设 助力决胜全面小康
要把质量发展纳入党校、行政学院和各类干部培训院校教学计划,让质量第一成为各级党委和政府的根本理念,成为领导干部工作责任,成为全社会、全民族的价值追求和时代精神。

​【地评线】华龙两江评:提速质量强国建设 助力决胜全面小康

来源: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2020-09-12

9月起,国家市场监管总局等16个部门联合开展2020年全国“质量月”活动,主题为“建设质量强国 决胜全面小康”。全国“质量月”活动坚持以质量促进发展活力、以质量增进人民福祉。各地将围绕活动主题,线上线下结合开展丰富多样的活动。

今年九月份是全国第43个“质量月”。作为一项重要的群众性质量活动,我国“质量月”活动持续开展多年,已经形成了相关政府部门统一部署,以企业为主力军,各行各业和广大群众广泛参与,具有中国特色的“质量月”活动模式。今年“质量月”活动,主题为“建设质量强国 决胜全面小康”,旨在进一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建设质量强国的决策部署,不断激发质量创新动力,释放质量提升活力,凝聚全社会力量共同推动质量强国建设事业,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坚实支撑。

全面提高质量水平,关乎企业和产品竞争力的增强,关乎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关乎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当前,我国质量发展有很大进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开展质量提升行动的指导意见》出台以来,我国供给质量明显改善,供给体系更有效率,建设质量强国取得明显成效,质量总体水平显著提升,质量对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和促进经济发展的贡献进一步增强,很好地满足了人民群众不断升级的消费需求。但与之同时也应该看到,我国质量总体水平还不够高,部分产品和服务档次偏低,出口商品国际竞争力不强,缺乏世界知名品牌和跨国企业,相对落后的质量供给水平和整个社会日益升级的质量需求之间的矛盾比较突出。开展全国“质量月”活动就是广泛动员各部门、各行业、广大企业和人民群众,促进全社会树立“质量第一”的强烈意识,推动我国产品、工程和服务质量不断提升,助力质量强国建设。

着力提高质量治理能力。我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市场机制不够成熟,人民群众的质量需求与质量安全保障能力之间的矛盾还比较突出,我国产品质量监管体系特别是质量法律法规和监管制度还不够完善,质量监管力量特别是基层力量严重不足,社会诚信体系还不健全,质量安全事故时有发生。要应加快转变政府质量管理职能,让市场和社会充分发挥作用,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鼓励企业和其他社会主体共同参与质量治理。要加快质量诚信体系建设,建立全国联网的企业“黑名单”制度,大力培育和发展检验、认证、咨询等质量服务产业,为政府的科学监管和消费者的正确消费提供第三方质量服务。要建立综合性与专业性相结合的质量监管机构,引入企业质量违法行为的惩罚性赔偿,将质量违法行为从偏重行政处罚转向行政处罚、民事处罚、刑事追究并重,引导消费者通过司法途径维护合法权益。

着力健全质量教育体系。要将质量教育纳入全民教育体系,加强中小学质量教育,开展质量主题实践活动。要推动建立高等学校、科研院所、行业协会和企业共同参与的质量教育网络,推进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加强质量相关学科、专业和课程建设,加强职业教育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质量,推动企业和职业院校成为质量人才培养的主体,推广现代学徒制和企业新型学徒制。要实施企业质量素质提升工程,研究建立质量工程技术人员评价制度,全面提高企业经营管理者、一线员工的质量意识和水平。要加强人才梯队建设,实施青年职业能力提升计划,完善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培训工作体系,培育众多“中国工匠”。要发挥各级工会组织和共青团组织作用,开展劳动和技能竞赛、青年质量提升示范岗创建、青年质量控制小组实践等活动。

着力浓厚质量强国氛围。要大力宣传党和国家质量工作方针政策,深入报道我国提升质量的丰富实践、重大成就、先进典型,讲好中国质量故事,推介中国质量品牌,塑造中国质量形象。要持续开展质量强省、质量强市、质量强县示范活动,走出一条中国特色质量发展道路,推动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转变、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转变。要将质量文化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重要内容,加强质量公益宣传,提高全社会质量、诚信、责任意识,丰富质量文化内涵,促进质量文化传承发展。要把质量发展纳入党校、行政学院和各类干部培训院校教学计划,让质量第一成为各级党委和政府的根本理念,成为领导干部工作责任,成为全社会、全民族的价值追求和时代精神。

作者:洛可可

无障碍
首页 | 新闻 原创 视听 | 问政 评论 专题 | 区县 娱乐 财经 | 旅游 政法 直播 | 文艺 教育 生活 应急 | 房产 健康 汽车 | 取证 鸣家 会客厅 | 万花瞳 百姓故事 公益 | 信用
  • 站内
站内
分享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QQ空间
QQ好友

​【地评线】华龙两江评:提速质量强国建设 助力决胜全面小康

2020-09-12 08:37:57 来源: 0 条评论

9月起,国家市场监管总局等16个部门联合开展2020年全国“质量月”活动,主题为“建设质量强国 决胜全面小康”。全国“质量月”活动坚持以质量促进发展活力、以质量增进人民福祉。各地将围绕活动主题,线上线下结合开展丰富多样的活动。

今年九月份是全国第43个“质量月”。作为一项重要的群众性质量活动,我国“质量月”活动持续开展多年,已经形成了相关政府部门统一部署,以企业为主力军,各行各业和广大群众广泛参与,具有中国特色的“质量月”活动模式。今年“质量月”活动,主题为“建设质量强国 决胜全面小康”,旨在进一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建设质量强国的决策部署,不断激发质量创新动力,释放质量提升活力,凝聚全社会力量共同推动质量强国建设事业,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坚实支撑。

全面提高质量水平,关乎企业和产品竞争力的增强,关乎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关乎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当前,我国质量发展有很大进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开展质量提升行动的指导意见》出台以来,我国供给质量明显改善,供给体系更有效率,建设质量强国取得明显成效,质量总体水平显著提升,质量对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和促进经济发展的贡献进一步增强,很好地满足了人民群众不断升级的消费需求。但与之同时也应该看到,我国质量总体水平还不够高,部分产品和服务档次偏低,出口商品国际竞争力不强,缺乏世界知名品牌和跨国企业,相对落后的质量供给水平和整个社会日益升级的质量需求之间的矛盾比较突出。开展全国“质量月”活动就是广泛动员各部门、各行业、广大企业和人民群众,促进全社会树立“质量第一”的强烈意识,推动我国产品、工程和服务质量不断提升,助力质量强国建设。

着力提高质量治理能力。我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市场机制不够成熟,人民群众的质量需求与质量安全保障能力之间的矛盾还比较突出,我国产品质量监管体系特别是质量法律法规和监管制度还不够完善,质量监管力量特别是基层力量严重不足,社会诚信体系还不健全,质量安全事故时有发生。要应加快转变政府质量管理职能,让市场和社会充分发挥作用,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鼓励企业和其他社会主体共同参与质量治理。要加快质量诚信体系建设,建立全国联网的企业“黑名单”制度,大力培育和发展检验、认证、咨询等质量服务产业,为政府的科学监管和消费者的正确消费提供第三方质量服务。要建立综合性与专业性相结合的质量监管机构,引入企业质量违法行为的惩罚性赔偿,将质量违法行为从偏重行政处罚转向行政处罚、民事处罚、刑事追究并重,引导消费者通过司法途径维护合法权益。

着力健全质量教育体系。要将质量教育纳入全民教育体系,加强中小学质量教育,开展质量主题实践活动。要推动建立高等学校、科研院所、行业协会和企业共同参与的质量教育网络,推进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加强质量相关学科、专业和课程建设,加强职业教育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质量,推动企业和职业院校成为质量人才培养的主体,推广现代学徒制和企业新型学徒制。要实施企业质量素质提升工程,研究建立质量工程技术人员评价制度,全面提高企业经营管理者、一线员工的质量意识和水平。要加强人才梯队建设,实施青年职业能力提升计划,完善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培训工作体系,培育众多“中国工匠”。要发挥各级工会组织和共青团组织作用,开展劳动和技能竞赛、青年质量提升示范岗创建、青年质量控制小组实践等活动。

着力浓厚质量强国氛围。要大力宣传党和国家质量工作方针政策,深入报道我国提升质量的丰富实践、重大成就、先进典型,讲好中国质量故事,推介中国质量品牌,塑造中国质量形象。要持续开展质量强省、质量强市、质量强县示范活动,走出一条中国特色质量发展道路,推动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转变、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转变。要将质量文化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重要内容,加强质量公益宣传,提高全社会质量、诚信、责任意识,丰富质量文化内涵,促进质量文化传承发展。要把质量发展纳入党校、行政学院和各类干部培训院校教学计划,让质量第一成为各级党委和政府的根本理念,成为领导干部工作责任,成为全社会、全民族的价值追求和时代精神。

作者:洛可可

亲爱的用户,“重庆”客户端现已正式改版升级为“新重庆”客户端。为不影响后续使用,请扫描上方二维码,及时下载新版本。更优质的内容,更便捷的体验,我们在“新重庆”等你!
看天下
[责任编辑: 杨光志 ]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精彩视频
版权声明:
联系方式:重庆华龙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咨询电话:60367951
①重庆日报报业集团授权华龙网,在互联网上使用、发布、交流集团14报1刊的新闻信息。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任何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或“来源:华龙网-重庆XX”。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华龙网”的作品,系由本网自行采编,版权属华龙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③ 华龙网及其客户端标明非华龙网的确定来源或未标注华龙网LOGO、名称、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非原创作品。如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华龙网联系,联系邮箱:cqnewszbs@163.com。
附:重庆日报报业集团14报1刊:重庆日报 重庆晚报 重庆晨报 重庆商报 时代信报 新女报 健康人报 重庆法制报 三峡都市报 巴渝都市报 武陵都市报 渝州服务导报 人居周报 都市热报 今日重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