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评线】华龙两江评:珍视人才“第一资源”筑牢民族复兴坚实支撑
以识才的慧眼、爱才的诚意、用才的胆识、容才的雅量,聚才的良方,努力建设一支矢志爱国奉献、勇于创新创造的优秀人才队伍,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有源源不断的人才优势。

​【地评线】华龙两江评:珍视人才“第一资源”筑牢民族复兴坚实支撑

来源: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2020-08-12

国以才立,政以才治,业以才兴。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坚持党管干部、党管人才原则,以人才强国为目标,深入实施人才优先发展战略,各类人才在中华大地上各得其所、大展其长。人才资源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性、战略性、决定性作用不断增强。

功以才成,业由才广。世上一切事物中人是最可宝贵的,一切创新成果都是人做出来的。硬实力、软实力,归根到底要靠人才实力。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着眼于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就人才工作创造性地提出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要求,为更好地做好新时代人才工作指明了正确方向,提供了科学遵循。

坚持党管人才,按下人才强国战略实施“快进键”。“致天下之治者在人才。”当今世界的综合国力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竞争。我们今天面临的人才竞争不是单位之间、地区之间而是国家之间的全球性竞争,要从国家战略上谋划人才工作、人才保障。近年来,我国人才事业进入高速发展阶段,人才总量不断扩大,人才素质不断增强,人才效能不断提高,各类人才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了引领和推动作用,这些都为建设人才强国奠定了良好基础。但也要清醒地看到,当前我国人才发展总体水平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还有较大差距,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相比还有很多不适应的地方,特别是高层次创新型人才匮乏,人才创新创业能力不强,人才结构和布局不尽合理,人才发展体制机制障碍尚未消除,人才资源开发投入不足。为此,必须进一步增强责任感、使命感和危机感,坚定不移走人才强国之路,加快形成我国人才竞争比较优势,逐步实现由人才大国向人才强国的转变。

坚持重视人才,涵养人才辈出竞相涌流“动力源”。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人才是实现民族振兴、赢得国际竞争主动的战略资源,要让各类人才的创造活力竞相迸发、聪明才智充分涌流。为此,要把人才作为第一资源,树立强烈的人才意识,做好团结、引领、服务工作,寻觅人才求贤若渴,发现人才如获至宝,举荐人才不拘一格,使用人才各尽其能,真诚关心人才、爱护人才、成就人才,把党内和党外、国内和国外等各方面优秀人才吸引过来、凝聚起来,努力形成人人渴望成才、人人努力成才、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的良好局面,开创万马奔腾、人才辈出的发展态势。要树立以人为本的观念,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努力营造鼓励人才干事业、支持人才干成事业、帮助人才干好事业的社会环境,放手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

坚持激活人才,注入人才体制机制改革“加速度”。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是党中央立足国际国内发展大势作出的重大部署,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此,要加快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步伐,着力破除束缚人才发展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障碍,完善人才培养机制,改进人才评价机制,创新人才流动机制,健全人才激励机制,着力破除体制机制障碍,向用人主体放权,为人才松绑,形成科学合理的全链条育才、全视角引才、全方位用才的发展体系,最大限度把广大人才的报国情怀、奋斗精神、创造活力激发出来,使各方面人才各得其所、尽展其长。要实行更加积极、更加开放、更加有效的人才引进政策,不唯地域引进人才,不求所有开发人才,不拘一格用好人才,在大力培养国内创新人才的同时,更加积极主动地引进国外人才特别是高层次人才,聚天下英才而用之,广泛吸引各类创新人才特别是最缺的人才。

千秋基业,人才为本。人才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指标,没有一支宏大的高素质人才队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难以顺利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即将在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的基础上迈向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党和国家事业发展迫切需要培养造就大批德才兼备的高层次人才。加快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确立人才引领发展的战略地位,以识才的慧眼、爱才的诚意、用才的胆识、容才的雅量,聚才的良方,努力建设一支矢志爱国奉献、勇于创新创造的优秀人才队伍,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有源源不断的人才优势。

作者:艾瑞荷

无障碍
首页 | 新闻 原创 视听 | 问政 评论 专题 | 区县 娱乐 财经 | 旅游 政法 直播 | 文艺 教育 生活 应急 | 房产 健康 汽车 | 取证 鸣家 会客厅 | 万花瞳 百姓故事 公益 | 信用
  • 站内
站内
分享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QQ空间
QQ好友

​【地评线】华龙两江评:珍视人才“第一资源”筑牢民族复兴坚实支撑

2020-08-12 08:59:08 来源: 0 条评论

国以才立,政以才治,业以才兴。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坚持党管干部、党管人才原则,以人才强国为目标,深入实施人才优先发展战略,各类人才在中华大地上各得其所、大展其长。人才资源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性、战略性、决定性作用不断增强。

功以才成,业由才广。世上一切事物中人是最可宝贵的,一切创新成果都是人做出来的。硬实力、软实力,归根到底要靠人才实力。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着眼于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就人才工作创造性地提出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要求,为更好地做好新时代人才工作指明了正确方向,提供了科学遵循。

坚持党管人才,按下人才强国战略实施“快进键”。“致天下之治者在人才。”当今世界的综合国力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竞争。我们今天面临的人才竞争不是单位之间、地区之间而是国家之间的全球性竞争,要从国家战略上谋划人才工作、人才保障。近年来,我国人才事业进入高速发展阶段,人才总量不断扩大,人才素质不断增强,人才效能不断提高,各类人才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了引领和推动作用,这些都为建设人才强国奠定了良好基础。但也要清醒地看到,当前我国人才发展总体水平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还有较大差距,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相比还有很多不适应的地方,特别是高层次创新型人才匮乏,人才创新创业能力不强,人才结构和布局不尽合理,人才发展体制机制障碍尚未消除,人才资源开发投入不足。为此,必须进一步增强责任感、使命感和危机感,坚定不移走人才强国之路,加快形成我国人才竞争比较优势,逐步实现由人才大国向人才强国的转变。

坚持重视人才,涵养人才辈出竞相涌流“动力源”。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人才是实现民族振兴、赢得国际竞争主动的战略资源,要让各类人才的创造活力竞相迸发、聪明才智充分涌流。为此,要把人才作为第一资源,树立强烈的人才意识,做好团结、引领、服务工作,寻觅人才求贤若渴,发现人才如获至宝,举荐人才不拘一格,使用人才各尽其能,真诚关心人才、爱护人才、成就人才,把党内和党外、国内和国外等各方面优秀人才吸引过来、凝聚起来,努力形成人人渴望成才、人人努力成才、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的良好局面,开创万马奔腾、人才辈出的发展态势。要树立以人为本的观念,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努力营造鼓励人才干事业、支持人才干成事业、帮助人才干好事业的社会环境,放手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

坚持激活人才,注入人才体制机制改革“加速度”。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是党中央立足国际国内发展大势作出的重大部署,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此,要加快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步伐,着力破除束缚人才发展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障碍,完善人才培养机制,改进人才评价机制,创新人才流动机制,健全人才激励机制,着力破除体制机制障碍,向用人主体放权,为人才松绑,形成科学合理的全链条育才、全视角引才、全方位用才的发展体系,最大限度把广大人才的报国情怀、奋斗精神、创造活力激发出来,使各方面人才各得其所、尽展其长。要实行更加积极、更加开放、更加有效的人才引进政策,不唯地域引进人才,不求所有开发人才,不拘一格用好人才,在大力培养国内创新人才的同时,更加积极主动地引进国外人才特别是高层次人才,聚天下英才而用之,广泛吸引各类创新人才特别是最缺的人才。

千秋基业,人才为本。人才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指标,没有一支宏大的高素质人才队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难以顺利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即将在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的基础上迈向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党和国家事业发展迫切需要培养造就大批德才兼备的高层次人才。加快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确立人才引领发展的战略地位,以识才的慧眼、爱才的诚意、用才的胆识、容才的雅量,聚才的良方,努力建设一支矢志爱国奉献、勇于创新创造的优秀人才队伍,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有源源不断的人才优势。

作者:艾瑞荷

亲爱的用户,“重庆”客户端现已正式改版升级为“新重庆”客户端。为不影响后续使用,请扫描上方二维码,及时下载新版本。更优质的内容,更便捷的体验,我们在“新重庆”等你!
看天下
[责任编辑: 杨光志 ]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精彩视频
版权声明:
联系方式:重庆华龙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咨询电话:60367951
①重庆日报报业集团授权华龙网,在互联网上使用、发布、交流集团14报1刊的新闻信息。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任何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或“来源:华龙网-重庆XX”。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华龙网”的作品,系由本网自行采编,版权属华龙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③ 华龙网及其客户端标明非华龙网的确定来源或未标注华龙网LOGO、名称、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非原创作品。如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华龙网联系,联系邮箱:cqnewszbs@163.com。
附:重庆日报报业集团14报1刊:重庆日报 重庆晚报 重庆晨报 重庆商报 时代信报 新女报 健康人报 重庆法制报 三峡都市报 巴渝都市报 武陵都市报 渝州服务导报 人居周报 都市热报 今日重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