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评线】华龙两江评:做好“加减乘除”四则运算 按下营商环境优化“快进键”
中国国务院办公厅日前印发《关于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更好服务市场主体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提出了多项新举措以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同时,《实施意见》还明确提出,要确保各项改革措施落地见效。
好的营商环境就是生产力、竞争力。近年来,我国营商环境明显改善,但仍存在一些短板和薄弱环节,特别是受新冠肺炎疫情等影响,企业困难凸显,亟需进一步聚焦市场主体关切,对标国际先进水平,既立足当前又着眼长远,更多采取改革的办法破解企业生产经营中的堵点痛点,强化为市场主体服务,加快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这是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的重要抓手。此次发布的营商环境实施意见提出了持续提升投资建设便利度、进一步简化企业生产经营审批和条件、优化外贸外资企业经营环境、进一步降低就业创业门槛、提升涉企服务质量和效率、完善优化营商环境长效机制等六方面要求,对应对经济下行压力加大有着特殊重要的意义。
优化营商环境要在准入监管上做“加法”。按照意见要求,要增加新业态应用场景等供给,围绕城市治理、公共服务、政务服务等领域,鼓励地方通过搭建供需对接平台等为新技术、新产品提供更多应用场景,在条件成熟的特定路段及有需求的机场、港口、园区等区域探索开展智能网联汽车示范应用。要完善对新业态的包容审慎监管,加快评估已出台的新业态准入和监管政策,坚决清理各类不合理管理措施。在保证医疗安全和质量前提下,进一步放宽互联网诊疗范围,将符合条件的互联网医疗服务纳入医保报销范围,加快创新型医疗器械审评审批并推进临床应用。统一智能网联汽车自动驾驶功能测试标准,推动实现封闭场地测试结果全国通用互认,督促封闭场地向社会公开测试服务项目及收费标准,简化测试通知书申领及异地换发手续,对测试通知书到期但车辆状态未改变的无需重复测试、直接延长期限。降低导航电子地图制作测绘资质申请条件,压减资质延续和信息变更的办理时间。
优化营商环境要在简政放权上做“减法”。按照意见要求,要优化再造投资项目前期审批流程,从办成项目前期“一件事”出发,健全部门协同工作机制,加强项目立项与用地、规划等建设条件衔接,推动对项目可行性研究、用地预审、选址、环境影响评价、安全评价、水土保持评价、压覆重要矿产资源评估等事项,实行项目单位编报一套材料,政府部门统一受理、同步评估、同步审批、统一反馈,加快项目落地。要进一步提升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效率,全面推行工程建设项目分级分类管理,加快推动工程建设项目全流程在线审批,实现信息一次填报、材料一次上传、相关评审意见和审批结果即时推送。要深入推进“多规合一”,积极推进各类相关规划数据衔接或整合,推动尽快消除规划冲突和“矛盾图斑”,统一测绘技术标准和规则,在用地、规划、施工、验收、不动产登记等各阶段,实现测绘成果共享互认,避免重复测绘。
优化营商环境要在优化服务上做“乘法”。按照意见要求,要着力推进企业开办经营便利化,全面推行企业开办全程网上办,提升企业名称自主申报系统核名智能化水平,在税务、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公积金、商业银行等服务领域加快实现电子营业执照、电子印章应用。要持续提升纳税服务水平,简化增值税等税收优惠政策申报程序,强化税务、海关、人民银行等部门数据共享,加快出口退税进度,推行无纸化单证备案。要进一步提高商标注册效率,进一步压缩商标异议、驳回复审的审查审理周期,及时反馈审查审理结果,提高商标网上服务系统数据更新频率,提升系统智能检索功能,推动实现商标图形在线自动比对。要优化动产担保融资服务,鼓励引导商业银行支持中小企业以应收账款、生产设备、产品、车辆、船舶、知识产权等动产和权利进行担保融资,推动建立以担保人名称为索引的电子数据库,实现对担保品登记状态信息的在线查询、修改或撤销。
优化营商环境要在机制障碍上做“除法”。按照意见要求,要建立健全政策评估制度,以政策效果评估为重点,建立对重大政策开展事前、事后评估的长效机制,推进政策评估工作制度化、规范化,使政策更加科学精准、务实管用。要建立常态化政企沟通联系机制,加强与企业和行业协会商会的常态化联系,完善企业服务体系,加快建立营商环境诉求受理和分级办理“一张网”,更多采取“企业点菜”方式推进“放管服”改革,加快推进政务服务热线整合,进一步规范政务服务热线受理、转办、督办、反馈、评价流程,及时回应企业和群众诉求。要抓好惠企政策兑现,根据企业所属行业、规模等主动精准推送政策,实行政策兑现“落实到人”,鼓励推行惠企政策“免申即享”,通过政府部门信息共享等方式,实现符合条件的企业免予申报、直接享受政策,合理设置并公开申请条件,简化申报手续,加快实现一次申报、全程网办、快速兑现。
作者:牟小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