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评线】华龙两江评: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 谱写幸福生活“大篇章”
打造长江经济带建设,不仅能够带动沿江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更能够为人民打造幸福生活奠定夯实基础。满足人们对于环境、物质、科技的多元化需求,让千家万户感受到政府的关心关爱。

​【地评线】华龙两江评: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 谱写幸福生活“大篇章”

来源: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2020-07-27

长江经济带是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内河经济带、东中西互动合作的协调发展带、沿海沿江沿边全面推进的对内对外开放带,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先行示范带。今年以来,重庆切实把长江生态保护修复摆在压倒性位置,坚持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山清水秀美丽之地建设取得明显成效。

依托长江黄金水道,推动长江上中下游地区协调发展和沿江地区高质量发展,推动上中下游地区协调发展、沿海沿江沿边全面开放,构建横贯东西、辐射南北、通江达海、经济高效、生态良好的长江经济带。这不仅能带动沿江地区的经济发展,更能够为周边百姓过上幸福生活夯实基础。走一条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相得益彰的路线,正是重庆市生态环境污染治理“4+1”工程的题中之义。

深入开展环境治理,牢牢守护长江。为了推动经济的高速发展,我们走了一条先污染再治理恶性循环道路 。实践证明,这种破坏环境的发展模式,不仅污染了大气环境,更对人们的身体健康造成了极大的影响。坚持开展环境治理,就是改变过去的发展思维,要坚持环境优先的发展思维。在推进尾矿库污染防治方面,重庆建立26座尾矿库环境管理台账和整治清单,“一库一策”推进整治,今年新完成闭库9座,累计闭库12座。展示出了当地既要经济发展,也要蓝天白云的决心。

精准施策专项整治,紧抓生态工作。治理环境污染,既要关闭破坏环境的企业,还要做好关闭后的专项治理工作。做好长江流域禁捕工作、退耕还林工作,让长江经济带山青、水清、空气清新。创新管理模式,全链条全方位推进环境保护工作。以广阳岛生态修复项目一期为例,共种植乔木2万余棵、竹类种植40余万株,地被修复80余万平方米,裸露地整治96万平方米,农田整治约1400亩,目前已完成总体形象进度96.8%,并通过预约方式逐步开放,增强市民获得感。精准施策,让生态保护工作面向未来,为子孙后代留下一笔财富。

挖掘新动能展作为,促高质量发展。推动环境保护的同时,还要持续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一方面,要不断推动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加快郑万高铁、渝湘高铁、渝中线高铁、渝西高铁、渝宜高铁的快速建设,激活重庆地区的交通优势。协同发展航空运输和高速交通建设,促成建立立体的交通网络。另一方面,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打造自主创新示范区、两江协同创新区,高水平规划建设重庆科学城,努力打造国家(西部)科技创新中心,积极筹办第三届智博会。坚持自主创新,推动产业高质量的发展,激活地区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

打造长江经济带建设,不仅能够带动沿江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更能够为人民打造幸福生活奠定夯实基础。满足人们对于环境、物质、科技的多元化需求,让千家万户感受到政府的关心关爱。

作者:刘昭羽

无障碍
首页 | 新闻 原创 视听 | 问政 评论 专题 | 区县 娱乐 财经 | 旅游 政法 直播 | 文艺 教育 生活 应急 | 房产 健康 汽车 | 取证 鸣家 会客厅 | 万花瞳 百姓故事 公益 | 信用
  • 站内
站内
分享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QQ空间
QQ好友

​【地评线】华龙两江评: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 谱写幸福生活“大篇章”

2020-07-27 09:40:00 来源: 0 条评论

长江经济带是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内河经济带、东中西互动合作的协调发展带、沿海沿江沿边全面推进的对内对外开放带,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先行示范带。今年以来,重庆切实把长江生态保护修复摆在压倒性位置,坚持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山清水秀美丽之地建设取得明显成效。

依托长江黄金水道,推动长江上中下游地区协调发展和沿江地区高质量发展,推动上中下游地区协调发展、沿海沿江沿边全面开放,构建横贯东西、辐射南北、通江达海、经济高效、生态良好的长江经济带。这不仅能带动沿江地区的经济发展,更能够为周边百姓过上幸福生活夯实基础。走一条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相得益彰的路线,正是重庆市生态环境污染治理“4+1”工程的题中之义。

深入开展环境治理,牢牢守护长江。为了推动经济的高速发展,我们走了一条先污染再治理恶性循环道路 。实践证明,这种破坏环境的发展模式,不仅污染了大气环境,更对人们的身体健康造成了极大的影响。坚持开展环境治理,就是改变过去的发展思维,要坚持环境优先的发展思维。在推进尾矿库污染防治方面,重庆建立26座尾矿库环境管理台账和整治清单,“一库一策”推进整治,今年新完成闭库9座,累计闭库12座。展示出了当地既要经济发展,也要蓝天白云的决心。

精准施策专项整治,紧抓生态工作。治理环境污染,既要关闭破坏环境的企业,还要做好关闭后的专项治理工作。做好长江流域禁捕工作、退耕还林工作,让长江经济带山青、水清、空气清新。创新管理模式,全链条全方位推进环境保护工作。以广阳岛生态修复项目一期为例,共种植乔木2万余棵、竹类种植40余万株,地被修复80余万平方米,裸露地整治96万平方米,农田整治约1400亩,目前已完成总体形象进度96.8%,并通过预约方式逐步开放,增强市民获得感。精准施策,让生态保护工作面向未来,为子孙后代留下一笔财富。

挖掘新动能展作为,促高质量发展。推动环境保护的同时,还要持续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一方面,要不断推动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加快郑万高铁、渝湘高铁、渝中线高铁、渝西高铁、渝宜高铁的快速建设,激活重庆地区的交通优势。协同发展航空运输和高速交通建设,促成建立立体的交通网络。另一方面,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打造自主创新示范区、两江协同创新区,高水平规划建设重庆科学城,努力打造国家(西部)科技创新中心,积极筹办第三届智博会。坚持自主创新,推动产业高质量的发展,激活地区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

打造长江经济带建设,不仅能够带动沿江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更能够为人民打造幸福生活奠定夯实基础。满足人们对于环境、物质、科技的多元化需求,让千家万户感受到政府的关心关爱。

作者:刘昭羽

亲爱的用户,“重庆”客户端现已正式改版升级为“新重庆”客户端。为不影响后续使用,请扫描上方二维码,及时下载新版本。更优质的内容,更便捷的体验,我们在“新重庆”等你!
看天下
[责任编辑: 杨光志 ]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精彩视频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