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评线】华龙两江评:暖心“三送”助力脱贫攻坚标本兼治
在“三送”激励下,“我要培训”成为了趋势,这样才有效提升技能,增强战贫的内生动力,让巩固战贫成果得到很好巩固。

​【地评线】华龙两江评:暖心“三送”助力脱贫攻坚标本兼治

来源: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2020-07-26

近日,重庆渝北区人社局首场线下“送岗位、送培训、送政策”专项就业服务活动在大湾镇启动。为进一步减小疫情对就业的影响,区人社局在前期已开展线上招聘会的基础上,自7月开始,将在贫困劳动力相对较多的大湾镇、统景镇、大盛镇以及茨竹镇开展“送岗位、送培训、送政策”“三送”专项就业服务活动,为有劳动力的贫困群众搭建用工对接平台,帮助贫困群众实现就近就地就业。

渝北的“三送”服务,无疑不是脱贫攻坚的又一暖心之举。扎实,有效,契合民意,群众打心眼里欢迎。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增强农民强起来的本领才是脱贫攻坚治标又治本的好方法。脱贫攻坚中要让农民具备战贫的利器,给他们一个符合成长发展的岗位,给他们增长技能的培训,因地制宜制定符合农民发家致富的好政策,要比简单送钱、送物好很多,这才是农民富起来强起来的真正动能。

暖心“三送”精准助力脱贫攻坚效果不一般。由于地方在“精准”二字上狠下功夫,专门挑选了适合贫困劳动力的岗位及职业技能培训项目。为群众提供了普工、物管、保洁、停车收费等650余个就业岗位,以及家政、育婴师、养老护理、面点制作以及经果林栽培与营销等10余个培训项目,在满足群众就业意愿的同时,无形中拓宽群众的就业渠道。在送就业、送培训的同时,渝北还在活动现场设立了政策咨询台,帮助贫困劳动力进一步将就业帮扶政策实现“组合”运用,使脱贫攻坚倍增效应。

暖心“三送”让群众脱贫致富的愿景变为现实。一些农民上有老下有小,出去打工,家里老人孩子无法照料,如今渝北针对这些实际,将岗位送到他们家门口,他们的烦心事得到了有效化解。用大湾镇村民余元书的话说:“以前在外面打工,东奔西走很麻烦,现在把岗位送到了村上,我们实现就近就业,既能够照顾家里,又能找钱。”

暖心“三送”多形式、多渠道拓展了就业服务,帮助贫困劳动力转移就业。尤其是疫情期间,渝北区相关部门利用“线上”做好“三送”工作,对有就业意愿且有就业能力的劳动力通过短信、微信、电话等方式开展“精准”岗位推送,帮助了有困难的农民尽早复工复产,让扶贫车间的机器转起来,群众战疫的积极性高起来,增收致富的心热起来。

要打赢脱贫攻坚战,只有多将契合农民需要的岗位、技能、政策精准送到他们身边,才能不断增强“扶技”质效,激发农民脱贫致富的主观能动性,就如渝北农民在“三送”激励下,“我要培训”成为了趋势,这样才有效提升技能,增强战贫的内生动力,让巩固战贫成果得到很好巩固。

作者:北鸣

无障碍
首页 | 新闻 原创 视听 | 问政 评论 专题 | 区县 娱乐 财经 | 旅游 政法 直播 | 文艺 教育 生活 应急 | 房产 健康 汽车 | 取证 鸣家 会客厅 | 万花瞳 百姓故事 公益 | 信用
  • 站内
站内
分享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QQ空间
QQ好友

​【地评线】华龙两江评:暖心“三送”助力脱贫攻坚标本兼治

2020-07-26 08:49:30 来源: 0 条评论

近日,重庆渝北区人社局首场线下“送岗位、送培训、送政策”专项就业服务活动在大湾镇启动。为进一步减小疫情对就业的影响,区人社局在前期已开展线上招聘会的基础上,自7月开始,将在贫困劳动力相对较多的大湾镇、统景镇、大盛镇以及茨竹镇开展“送岗位、送培训、送政策”“三送”专项就业服务活动,为有劳动力的贫困群众搭建用工对接平台,帮助贫困群众实现就近就地就业。

渝北的“三送”服务,无疑不是脱贫攻坚的又一暖心之举。扎实,有效,契合民意,群众打心眼里欢迎。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增强农民强起来的本领才是脱贫攻坚治标又治本的好方法。脱贫攻坚中要让农民具备战贫的利器,给他们一个符合成长发展的岗位,给他们增长技能的培训,因地制宜制定符合农民发家致富的好政策,要比简单送钱、送物好很多,这才是农民富起来强起来的真正动能。

暖心“三送”精准助力脱贫攻坚效果不一般。由于地方在“精准”二字上狠下功夫,专门挑选了适合贫困劳动力的岗位及职业技能培训项目。为群众提供了普工、物管、保洁、停车收费等650余个就业岗位,以及家政、育婴师、养老护理、面点制作以及经果林栽培与营销等10余个培训项目,在满足群众就业意愿的同时,无形中拓宽群众的就业渠道。在送就业、送培训的同时,渝北还在活动现场设立了政策咨询台,帮助贫困劳动力进一步将就业帮扶政策实现“组合”运用,使脱贫攻坚倍增效应。

暖心“三送”让群众脱贫致富的愿景变为现实。一些农民上有老下有小,出去打工,家里老人孩子无法照料,如今渝北针对这些实际,将岗位送到他们家门口,他们的烦心事得到了有效化解。用大湾镇村民余元书的话说:“以前在外面打工,东奔西走很麻烦,现在把岗位送到了村上,我们实现就近就业,既能够照顾家里,又能找钱。”

暖心“三送”多形式、多渠道拓展了就业服务,帮助贫困劳动力转移就业。尤其是疫情期间,渝北区相关部门利用“线上”做好“三送”工作,对有就业意愿且有就业能力的劳动力通过短信、微信、电话等方式开展“精准”岗位推送,帮助了有困难的农民尽早复工复产,让扶贫车间的机器转起来,群众战疫的积极性高起来,增收致富的心热起来。

要打赢脱贫攻坚战,只有多将契合农民需要的岗位、技能、政策精准送到他们身边,才能不断增强“扶技”质效,激发农民脱贫致富的主观能动性,就如渝北农民在“三送”激励下,“我要培训”成为了趋势,这样才有效提升技能,增强战贫的内生动力,让巩固战贫成果得到很好巩固。

作者:北鸣

亲爱的用户,“重庆”客户端现已正式改版升级为“新重庆”客户端。为不影响后续使用,请扫描上方二维码,及时下载新版本。更优质的内容,更便捷的体验,我们在“新重庆”等你!
看天下
[责任编辑: 杨光志 ]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精彩视频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