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评线】华龙两江评:给企业减压 为企业家加油
7月21日在京召开的企业家座谈会强调,市场主体是经济的力量载体,保市场主体就是保社会生产力。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要千方百计把市场主体保护好,为经济发展积蓄基本力量。
市场主体是我国经济活动的主要参与者、就业机会的主要提供者、技术进步的主要推动者,党和政府向来十分重视保护和发展市场主体。改革开放以来的实践有力证明,各类市场主体越活跃,经济发展越是活力勃发。新冠疫情给经济发展造成的冲击前所未有,全球经济寒潮涌动、复苏艰难,我国经济之所以能够破浪前行、启稳向好,经历一季度下降6.8%剧烈震荡后呈现“V形反转”,援企稳岗等一系列政策效应明显,广大市场主体功不可没。
我国1.23亿户市场主体是经济发展的“主力军”,吸纳就业的“蓄水池”。市场主体稳得住、有活力,是稳定和扩大就业、保障和改善民生、稳住经济基本面的前提基础。中央把“保市场主体”作为“六保”重要内容之一;今年政府工作报告要求坚决把减税降费政策落到企业,强调“留得青山,赢得未来”;座谈会重申“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显然抓住了主要矛盾,既体现出对市场主体和企业家群体的关心关怀,又体现了问题导向、靶向施策的精准治理、服务和发展思维,鼓舞人心、催人奋进。
把市场主体保护好,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利在当前,功在长远;保市场主体,关键在于给企业减压、为企业家加油,创造更为宽松、更有奔头、更加得心应手的投资创业、创新发展环境条件,让广大市场主体和企业家轻装上阵、甩开膀子、安心谋发展。党的十八大以来,持续不断完善政策法规、深化“放管服”改革的努力及其取得的巨大成效,今年以来,大手笔、组合拳支持企业的一揽子举措,无不体现出通过优化营商环境助力市场主体实现更好发展的真心实意和良苦用心。
加大政策支持力度、落实好纾困惠企政策、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保市场主体该怎么做,中央提出的要求很明确、很具体,近日印发的《关于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更好服务市场主体的实施意见》也提出,持续提升投资建设便利度,进一步简化企业生产经营审批和条件,优化外贸外资企业经营环境,进一步降低就业创业门槛,提升涉企服务质量和效率,完善优化营商环境长效机制,这些政策、制度安排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务实性。
一分部署,九分落实。优化营商环境、支持市场主体,要求我们提高对保市场主体重要性、必要性的认识,增进社会共识和使命担当,增强服务市场主体的主动性、能动性,用心用情用力激发市场主体活力,为经济发展积蓄基本力量,持之以恒、久久为功。
作者:田国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