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评线】华龙两江评:“渝快办”要快办更要办好
推行网上审批服务、实现“一网通办”,这是全国各地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的行动方向和重要目标。自年初“渝快办”2.0版本上线以来,重庆围绕加快“渝快办”政务服务体系建设,从平台能力建设、应用推广、创新政务服务方式等方面持续发力,全面推进线上“一网通办”、线下“一窗综办”,服务能力和水平提升明显。
注册用户超过1200万,累计办件量超过1亿件;移动端上线服务事项增加至1016项;超过80%的市级行政许可事项实现“最多跑一次”;收到群众评价意见60余万条,满意率达到99%以上……不到两年的时间,重庆“渝快办”政务服务体系建设交出了一份靓丽的成绩单,值得点赞。
事实上,办好“渝快办”平台,既是重庆全面推进“放管服”改革,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的题中之义,也是重庆深入实施以大数据智能化为引领的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行动计划,更好用大数据和智能化提升政府治理能力,不断深挖大数据政用价值的生动实践。“渝快办”平台取得成功的,一大关键因素是解决了市场主体和群众的“痛点”。
平台不仅要全力建好,更要想方设法用好。线上“一网通办”,让“数据跑”替代“群众跑”,;线下“一窗综办”,优化服务流程,“渝快办”服务平台体系在实践中不断完善服务功能,通过统筹线上线下,达到了快办、便捷办的服务要求,提升了政务服务愉快办的“用户体验”,降低大家的时间成本。比如,巴南区推出“我要开饭店”“我要开理发店”“我要开广告公司”等46项高频事项“一件事一次办”,所涉事项办理环节由320个压减至46个,审批时限大幅压减。
处在大数据智能化技术日新月异的智慧时代,如果说快办是要求,那么办好则是关键。政府各个部门需要提高工作效率,让市场主体和人民群众便捷、快速地办理各种政务服务,更为重要的是要把大家要办的事项办实、办好。比如,“惠企暖企”政策红利落实到手上了吗?申办小微企业的流程简化了吗?市民公积金还贷提取流程是否顺畅?等等。快办事、办好事,要让企业和群众在政务服务提升中拥有更多的获得感、幸福感。只有这样,大家的满意率才会越来越高。
服务无止境,满意无终点。不到两岁的“渝快办”还有很大的成长空间,远远未达到至善至美的地步,仍需完善服务功能,创新服务供给,优化服务方式,逐步形成“宽进、快办、严管、便民、公开”的政务服务模式,进一步为市场主体添活力、为人民群众增便利。
作者:林木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