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评线】华龙两江评:端午过节,需注重发掘文化内涵
端午过节,赛龙舟、吃粽子、挂艾草、佩香囊当然不可缺少,但更需要我们不断挖掘端午节文化内涵,寻找端午文化的闪光点,继承和发展民族精神的优良基因,使传统文化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助力我们一路前行。

【地评线】华龙两江评:端午过节,需注重发掘文化内涵

来源: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2020-06-26

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又到了一年一度的端午节。2000多年的历史变迁,使端午节不断得到丰富与发展,据不完全统计,端午节的名字就多达20余种,位列所有传统节日之首。

相传,端午是因纪念爱国主义诗人屈原而来,诗人用他那传奇的一生,为世人留下了爱国爱家、追求真理、勇于探索等宝贵的精神内核,在历史的演进中,这些精神逐渐得到升华,在中华民族发展史上留下了深刻的烙印。

今天,我们通过端午的各类纪念活动,不仅是要追寻古人的脚步,更要发掘其中的文化内涵,给予我们新时代发展以启迪与借鉴,在继承与发展中凝聚民族精神,汇聚磅礴力量。

“亦余心之所向兮,虽九死其犹未悔”。人们纪念屈原,除了纪念诗人本身,更多的是对诗人忧国爱民思想的高度认同,无论是居庙堂之高或是处江湖之远,诗人始终把忧国爱民当作了自己的理想与信念,楚国灭亡后诗人的纵身一跃,更是将这种感情升华到了极致。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我们每个人的命运与前途,始终与国家生死相依......无数仁人志士正是饱含着这样的家国情怀,在艰难困苦之时为国、为家团结抗争,才使得我们的国家一步步走出贫穷与落后,重新屹立于世。

“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时代确实在进度,与世界的各种交流也越来越多,与此同时,新时代面临的各类困难与挑战也在增多,需要我们不断继承与发扬端午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涵,坚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始终保持个人清醒、民族觉醒,才能更好地走好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文化是民族的精神命脉,我们需要在端午、中秋等众多的传统节日中不断“求索”发掘,用优秀的文化照亮前行的道路,通过一代代人持续不断的努力,凝结起中华民族最浓烈的情感与寄托,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做出应有的贡献。

端午过节,赛龙舟、吃粽子、挂艾草、佩香囊当然不可缺少,但更需要我们不断挖掘端午节文化内涵,寻找端午文化的闪光点,继承和发展民族精神的优良基因,使传统文化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助力我们一路前行。

作者:杨森云

无障碍
首页 | 新闻 原创 视听 | 问政 评论 专题 | 区县 娱乐 财经 | 旅游 政法 直播 | 文艺 教育 生活 应急 | 房产 健康 汽车 | 取证 鸣家 会客厅 | 万花瞳 百姓故事 公益 | 信用
  • 站内
站内
分享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QQ空间
QQ好友
手机阅读分享话题

【地评线】华龙两江评:端午过节,需注重发掘文化内涵

2020-06-26 06:00:00 来源: 0 条评论

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又到了一年一度的端午节。2000多年的历史变迁,使端午节不断得到丰富与发展,据不完全统计,端午节的名字就多达20余种,位列所有传统节日之首。

相传,端午是因纪念爱国主义诗人屈原而来,诗人用他那传奇的一生,为世人留下了爱国爱家、追求真理、勇于探索等宝贵的精神内核,在历史的演进中,这些精神逐渐得到升华,在中华民族发展史上留下了深刻的烙印。

今天,我们通过端午的各类纪念活动,不仅是要追寻古人的脚步,更要发掘其中的文化内涵,给予我们新时代发展以启迪与借鉴,在继承与发展中凝聚民族精神,汇聚磅礴力量。

“亦余心之所向兮,虽九死其犹未悔”。人们纪念屈原,除了纪念诗人本身,更多的是对诗人忧国爱民思想的高度认同,无论是居庙堂之高或是处江湖之远,诗人始终把忧国爱民当作了自己的理想与信念,楚国灭亡后诗人的纵身一跃,更是将这种感情升华到了极致。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我们每个人的命运与前途,始终与国家生死相依......无数仁人志士正是饱含着这样的家国情怀,在艰难困苦之时为国、为家团结抗争,才使得我们的国家一步步走出贫穷与落后,重新屹立于世。

“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时代确实在进度,与世界的各种交流也越来越多,与此同时,新时代面临的各类困难与挑战也在增多,需要我们不断继承与发扬端午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涵,坚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始终保持个人清醒、民族觉醒,才能更好地走好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文化是民族的精神命脉,我们需要在端午、中秋等众多的传统节日中不断“求索”发掘,用优秀的文化照亮前行的道路,通过一代代人持续不断的努力,凝结起中华民族最浓烈的情感与寄托,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做出应有的贡献。

端午过节,赛龙舟、吃粽子、挂艾草、佩香囊当然不可缺少,但更需要我们不断挖掘端午节文化内涵,寻找端午文化的闪光点,继承和发展民族精神的优良基因,使传统文化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助力我们一路前行。

作者:杨森云

亲爱的用户,“重庆”客户端现已正式改版升级为“新重庆”客户端。为不影响后续使用,请扫描上方二维码,及时下载新版本。更优质的内容,更便捷的体验,我们在“新重庆”等你!
看天下
[责任编辑: 杨光志 ]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精彩视频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