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评线】华龙两江评:布局科技创新创业体系 激活高质量发展一池春水
重庆市布局科技创新创业体系,就是为了“聚四海之气、借八方之力。”让科技创新为高质量发展引入更多源头活水,让重庆能够走在前列、赢在未来。

【地评线】华龙两江评:布局科技创新创业体系 激活高质量发展一池春水

来源: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2020-06-23

两年来,通过聚焦科技创新前沿,重庆市进一步深化校地合作,形成布局科学、特色鲜明、整体协同的创新创业创造空间体系,打造“双创”升级版,环大学创新生态圈建设成效明显,影响持续扩大。

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为了抓住这个牛鼻子,重庆市从2018年以来,启动了重庆大学、西南大学、重庆医科大学、重庆师范大学、重庆邮电大学、重庆文理学院6个环大学创新生态圈示范建设。为的就是布局科技创新创业体系,谋划未来发展,激活重庆高质量发展的一池春水。抓好科技创新的“先手棋”,占领先机、赢得优势,引领地方经济跑出加速度。

布局科技创新创业体系需要不断拓展创新载体。创新是第一发展力,鼓励更多人创新,就需要有良好的硬件支持。以环西南大学为例,该大学创新生态圈打造了约2.5万平方米的西南大学产业技术研究院,目前已入驻高校师生双创团队22个;升级后的北碚国家大学科技园入孵企业达到333家,完成技术合同登记236份,合同金额1.73亿元。科技创新不仅带来了发展的新动能,引领经济的高速发展,还给当地大学生创业提供了更多机会。不断拓展创新载体,培育出了更多重庆发展的硬实力,用行动唱响“科技创新”的最强音。

布局科技创新创业体系重在营造良好创新氛围。鼓励和推动大学创新,不能只停留在口头上、纸面上,更要用实际行动来吸引大学生主动创新。既需要提供相应的配套服务支持和解决遇到的困难,还需要通过举办教育培训、创业大赛、创新论坛、成果对接等各类活动,让大学生的创新成果能引起企业的关注和重视,从而达到“物尽其用”。以创新带动创业,以创业激发创造,才能吸引更多大学生投身于创新创业道路上。营造好良好的氛围,给予更多的政策扶持,培育出一条条创新的产业链,更能激励大学生在民族复兴征程中不断前行的力量。

布局科技创新创业体系要将创新成果落实落地。能否产生经济效益,能否推动区域发展,是评价创新成果是否落实落地的关键所在。以前卫无线电能传输项目为例,已取得50余项发明专利,建成电子公路示范项目,实现路面光伏发电、动态无线充电以及无人驾驶3项技术的融合应用。计划5年内总投资5亿元,预计可实现年产值5亿元。推动了技术的应用,也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加快了新旧动能转换和高质量发展的步伐。不断攻坚克难,才能不断攀登上技术的高峰,用一系列政策支持来保证成果的转换,才能迎来更加美好的明天。

科技创新决胜未来。坚定不移的走自主创新,大力培养科技创新的沃土,构筑强大的科技实力,才能推动科技发展带来区域高质量发展。重庆市布局科技创新创业体系,就是为了“聚四海之气、借八方之力。”让科技创新为高质量发展引入更多源头活水,让重庆能够走在前列、赢在未来。

作者:刘颂寒

无障碍
首页 | 新闻 原创 视听 | 问政 评论 专题 | 区县 娱乐 财经 | 旅游 政法 直播 | 文艺 教育 生活 应急 | 房产 健康 汽车 | 取证 鸣家 会客厅 | 万花瞳 百姓故事 公益 | 信用
  • 站内
站内
分享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QQ空间
QQ好友
手机阅读分享话题

【地评线】华龙两江评:布局科技创新创业体系 激活高质量发展一池春水

2020-06-23 08:29:52 来源: 0 条评论

两年来,通过聚焦科技创新前沿,重庆市进一步深化校地合作,形成布局科学、特色鲜明、整体协同的创新创业创造空间体系,打造“双创”升级版,环大学创新生态圈建设成效明显,影响持续扩大。

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为了抓住这个牛鼻子,重庆市从2018年以来,启动了重庆大学、西南大学、重庆医科大学、重庆师范大学、重庆邮电大学、重庆文理学院6个环大学创新生态圈示范建设。为的就是布局科技创新创业体系,谋划未来发展,激活重庆高质量发展的一池春水。抓好科技创新的“先手棋”,占领先机、赢得优势,引领地方经济跑出加速度。

布局科技创新创业体系需要不断拓展创新载体。创新是第一发展力,鼓励更多人创新,就需要有良好的硬件支持。以环西南大学为例,该大学创新生态圈打造了约2.5万平方米的西南大学产业技术研究院,目前已入驻高校师生双创团队22个;升级后的北碚国家大学科技园入孵企业达到333家,完成技术合同登记236份,合同金额1.73亿元。科技创新不仅带来了发展的新动能,引领经济的高速发展,还给当地大学生创业提供了更多机会。不断拓展创新载体,培育出了更多重庆发展的硬实力,用行动唱响“科技创新”的最强音。

布局科技创新创业体系重在营造良好创新氛围。鼓励和推动大学创新,不能只停留在口头上、纸面上,更要用实际行动来吸引大学生主动创新。既需要提供相应的配套服务支持和解决遇到的困难,还需要通过举办教育培训、创业大赛、创新论坛、成果对接等各类活动,让大学生的创新成果能引起企业的关注和重视,从而达到“物尽其用”。以创新带动创业,以创业激发创造,才能吸引更多大学生投身于创新创业道路上。营造好良好的氛围,给予更多的政策扶持,培育出一条条创新的产业链,更能激励大学生在民族复兴征程中不断前行的力量。

布局科技创新创业体系要将创新成果落实落地。能否产生经济效益,能否推动区域发展,是评价创新成果是否落实落地的关键所在。以前卫无线电能传输项目为例,已取得50余项发明专利,建成电子公路示范项目,实现路面光伏发电、动态无线充电以及无人驾驶3项技术的融合应用。计划5年内总投资5亿元,预计可实现年产值5亿元。推动了技术的应用,也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加快了新旧动能转换和高质量发展的步伐。不断攻坚克难,才能不断攀登上技术的高峰,用一系列政策支持来保证成果的转换,才能迎来更加美好的明天。

科技创新决胜未来。坚定不移的走自主创新,大力培养科技创新的沃土,构筑强大的科技实力,才能推动科技发展带来区域高质量发展。重庆市布局科技创新创业体系,就是为了“聚四海之气、借八方之力。”让科技创新为高质量发展引入更多源头活水,让重庆能够走在前列、赢在未来。

作者:刘颂寒

亲爱的用户,“重庆”客户端现已正式改版升级为“新重庆”客户端。为不影响后续使用,请扫描上方二维码,及时下载新版本。更优质的内容,更便捷的体验,我们在“新重庆”等你!
看天下
[责任编辑: 杨光志 ]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精彩视频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