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评线】华龙两江评:绿意盎然的中国愈发活力勃发
中国坚定不移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成为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参与者、贡献者、引领者。

【地评线】华龙两江评:绿意盎然的中国愈发活力勃发

来源: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2020-06-15

生态环境部日前发布的《2019中国生态环境状况公报》显示,过去一年,我国生态环境质量总体改善。各地各部门保持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定力,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路子,全面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为建设天蓝、地绿、水净的美丽中国而不懈努力。

绿色是生命的象征、大自然的底色。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深刻总结人类文明发展规律,保持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战略定力,始终不渝地践行新发展理念,带领中国人民持续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创造了一个个令世人惊羡的生态治理“中国奇迹”,绿意盎然的中国美丽如画、生机勃发,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模式持续增进人民福祉,更为全球生态治理树立标杆、做出贡献。

“绿色理念”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发展。从绿色发展理念成为五大新发展理念核心内容之一,生态文明建设被纳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到十九大报告提出生态文明建设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随着顶层设计和制度体系建设扎实推进,“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生态文明理念日益深入人心,理念转化为行动、愿景走近现实,生态环境这块短板逐渐补齐,有力驱动了新旧动能转换、促进了产业转型升级,为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注入澎湃动力;贫困地区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全国生态扶贫共带动300万贫困人口脱贫和增收。生态环境保护的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显著提高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绿色底色和成色。

“绿色行动”提升民众获得感幸福感。良好生态环境是最宝贵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顺应广大民众对改善生态环境质量的热切期盼,坚持不懈推进生态治理、建设美丽中国,为亿万民众提供优良的生存环境和优质的生态产品,彰显出人民至上的执政情怀。蓝天保卫战、柴油货车污染治理、城市黑臭水体治理、渤海综合治理、长江保护修复、水源地保护、农业农村污染治理等七大污染防治攻坚战标志性战役在全国各地铺开,去年全国337个地级及以上城市平均优良天数比例为82%;地表水Ⅰ至Ⅲ类水质断面比例为74.9%,同比上升3.9个百分点,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环境更优美,民众生态获得感得到持续、显著的增强。

“绿色主张”积极助推世界生态发展。正如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执行主任英厄·安诺生指出,世界应以中国为榜样,坚持绿色、可持续的发展道路,下定决心改善环境。“绿色行动”不仅给中国带来了可喜的变化,而且深刻地影响着世界。全球2000年到2017年新增绿化面积当中约1/4来自中国,贡献比例居全球首位;“三北”防护林工程被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确立为全球沙漠“生态经济示范区”;河北塞罕坝林场建设者等多个群体、工程、项目被授予联合国最高环境荣誉“地球卫士奖”。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为推动实施《巴黎协定》提出中国方案,在全球气候治理中发挥建设性作用;同各方共建“一带一路”绿色发展国际联盟、生态环保大数据服务平台建设,将“一带一路”打造为绿色发展之路……中国坚定不移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成为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参与者、贡献者、引领者。

作者:澄澈

无障碍
首页 | 新闻 原创 视听 | 问政 评论 专题 | 区县 娱乐 财经 | 旅游 政法 直播 | 文艺 教育 生活 应急 | 房产 健康 汽车 | 取证 鸣家 会客厅 | 万花瞳 百姓故事 公益 | 信用
  • 站内
站内
分享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QQ空间
QQ好友
手机阅读分享话题

【地评线】华龙两江评:绿意盎然的中国愈发活力勃发

2020-06-15 09:31:14 来源: 0 条评论

生态环境部日前发布的《2019中国生态环境状况公报》显示,过去一年,我国生态环境质量总体改善。各地各部门保持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定力,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路子,全面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为建设天蓝、地绿、水净的美丽中国而不懈努力。

绿色是生命的象征、大自然的底色。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深刻总结人类文明发展规律,保持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战略定力,始终不渝地践行新发展理念,带领中国人民持续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创造了一个个令世人惊羡的生态治理“中国奇迹”,绿意盎然的中国美丽如画、生机勃发,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模式持续增进人民福祉,更为全球生态治理树立标杆、做出贡献。

“绿色理念”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发展。从绿色发展理念成为五大新发展理念核心内容之一,生态文明建设被纳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到十九大报告提出生态文明建设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随着顶层设计和制度体系建设扎实推进,“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生态文明理念日益深入人心,理念转化为行动、愿景走近现实,生态环境这块短板逐渐补齐,有力驱动了新旧动能转换、促进了产业转型升级,为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注入澎湃动力;贫困地区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全国生态扶贫共带动300万贫困人口脱贫和增收。生态环境保护的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显著提高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绿色底色和成色。

“绿色行动”提升民众获得感幸福感。良好生态环境是最宝贵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顺应广大民众对改善生态环境质量的热切期盼,坚持不懈推进生态治理、建设美丽中国,为亿万民众提供优良的生存环境和优质的生态产品,彰显出人民至上的执政情怀。蓝天保卫战、柴油货车污染治理、城市黑臭水体治理、渤海综合治理、长江保护修复、水源地保护、农业农村污染治理等七大污染防治攻坚战标志性战役在全国各地铺开,去年全国337个地级及以上城市平均优良天数比例为82%;地表水Ⅰ至Ⅲ类水质断面比例为74.9%,同比上升3.9个百分点,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环境更优美,民众生态获得感得到持续、显著的增强。

“绿色主张”积极助推世界生态发展。正如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执行主任英厄·安诺生指出,世界应以中国为榜样,坚持绿色、可持续的发展道路,下定决心改善环境。“绿色行动”不仅给中国带来了可喜的变化,而且深刻地影响着世界。全球2000年到2017年新增绿化面积当中约1/4来自中国,贡献比例居全球首位;“三北”防护林工程被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确立为全球沙漠“生态经济示范区”;河北塞罕坝林场建设者等多个群体、工程、项目被授予联合国最高环境荣誉“地球卫士奖”。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为推动实施《巴黎协定》提出中国方案,在全球气候治理中发挥建设性作用;同各方共建“一带一路”绿色发展国际联盟、生态环保大数据服务平台建设,将“一带一路”打造为绿色发展之路……中国坚定不移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成为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参与者、贡献者、引领者。

作者:澄澈

亲爱的用户,“重庆”客户端现已正式改版升级为“新重庆”客户端。为不影响后续使用,请扫描上方二维码,及时下载新版本。更优质的内容,更便捷的体验,我们在“新重庆”等你!
看天下
[责任编辑: 杨光志 ]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精彩视频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