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两会地方谈】华龙两江评:麻辣齐努力,会挽西部经济发展的满月雕弓
随着成渝融合不断深入,中国西部的发展将呈现连点成线、由线带面的态势,这将拉满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弓弦”,射中高质量发展的“靶心”。

【全国两会地方谈】华龙两江评:麻辣齐努力,会挽西部经济发展的满月雕弓

来源: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2020-05-29

在中国区域发展的版图中,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沿海岸线展开,如同一张长弓,而广袤的中西部则仿若这张巨弓的弓弦。拉动弓弦,为中国区域发展蓄力,成为成渝两地的机遇与责任。此次全国两会期间,重庆代表团的第一场发布会便与成都相关,多位主政官员畅谈双城发展;而重庆也成为四川代表团小组会议时代表们提及的高频词。

成渝同根同源。重庆与成都,同处四川盆地,共享两江江流域。成都是真正的天府之国,沃野千里,宋以后便有扬一益二的美誉;重庆大山大水,渝州码头交错航运,嘉陵江畔商贾云集。重庆和成都,在山水相依中孕育出彼此相通又各自璀璨的两种文化——以重庆为中心的“巴”文化和成都为中心的“蜀”文化。千百年来,成渝两地在社会、经济、文化、生活等方方面面互相交融、互相渗透,文化血脉生生不息,最终融汇成巴蜀文化。从行政上来说,两地虽时有分离,但绝大多数时间里还是一个整体。这是打造成渝经济圈最为厚实的基础。

成渝合作广泛。成渝之间交通畅达。1950年,刚成立不久的新中国,就开始建设成渝铁路。目前,川渝之间已建成6个铁路通道、11个高速公路通道、2个水运通道,通达时间不断缩短。成渝合作有政策支持。2020年1月3日,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提出大力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3月17日,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四川重庆党政联席会议举行第一次会议,谋划成渝双城记蓝图。事实上,早在2017年4月,成都市第十三次党代会就决定实施“东进”战略;2019年,重庆高新区也启动扩容,拉开了向西发展的序幕,这在一定程度上已经开始形成成渝两地相互呼应的发展格局。之后,川渝之间签订多个协议,从经济、医疗卫生、教育、扶贫等进行全方位合作,建设川渝自贸试验区协同开放示范区、联合开展生态保护修复、推动跨省税费业务在成渝两地实现通办、共建西部科学城、成立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高校联盟……成渝经济圈深度融合,双城记全面唱响。

成渝辐射西部。成渝双城的“麻辣共舞”,从更大意义上来说,是振起西部地区的发展。从农业来说,西部土壤结构、自然禀赋相近,成渝双城应起到“示范田”作用,将人工智能、智慧农业注入传统农业,探索“立体农业”,推动西部农业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从地理位置来说,地处四川盆地,北接陕甘,南连云贵,西通青藏,东邻湘鄂,是中国重要的人口、城镇、产业集聚区,是引领西部地区加快发展、提升内陆开放水平、增强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支撑,在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成渝经济圈建设,不仅将带动两地共同发展,还能辐射西部,为整个中国经济的增长增添动力。

成渝面临机遇。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深入发展,国际产业分工不断深化,南亚、东南亚与我国经济联系日益紧密,东部地区产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的趋势不断加强,为成渝经济区发展提供了条件;国家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积极研究出台一系列政策措施,为成渝经济区发展创造了良好环境;国家在重庆、成都设立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允许在重要领域和关键领域先行先试,为成渝经济区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深入推进,三峡库区移民后期扶持工作全面启动,全国加大对口支援力度,为成渝经济区发展起到强有力的助推作用。

随着成渝融合不断深入,中国西部的发展将呈现连点成线、由线带面的态势,这将拉满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弓弦”,射中高质量发展的“靶心”。

作者:青衫客

无障碍
首页 | 新闻 原创 视听 | 问政 评论 专题 | 区县 娱乐 财经 | 旅游 政法 直播 | 文艺 教育 生活 应急 | 房产 健康 汽车 | 取证 鸣家 会客厅 | 万花瞳 百姓故事 公益 | 信用
  • 站内
站内
分享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QQ空间
QQ好友
手机阅读分享话题

【全国两会地方谈】华龙两江评:麻辣齐努力,会挽西部经济发展的满月雕弓

2020-05-29 08:18:39 来源: 0 条评论

在中国区域发展的版图中,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沿海岸线展开,如同一张长弓,而广袤的中西部则仿若这张巨弓的弓弦。拉动弓弦,为中国区域发展蓄力,成为成渝两地的机遇与责任。此次全国两会期间,重庆代表团的第一场发布会便与成都相关,多位主政官员畅谈双城发展;而重庆也成为四川代表团小组会议时代表们提及的高频词。

成渝同根同源。重庆与成都,同处四川盆地,共享两江江流域。成都是真正的天府之国,沃野千里,宋以后便有扬一益二的美誉;重庆大山大水,渝州码头交错航运,嘉陵江畔商贾云集。重庆和成都,在山水相依中孕育出彼此相通又各自璀璨的两种文化——以重庆为中心的“巴”文化和成都为中心的“蜀”文化。千百年来,成渝两地在社会、经济、文化、生活等方方面面互相交融、互相渗透,文化血脉生生不息,最终融汇成巴蜀文化。从行政上来说,两地虽时有分离,但绝大多数时间里还是一个整体。这是打造成渝经济圈最为厚实的基础。

成渝合作广泛。成渝之间交通畅达。1950年,刚成立不久的新中国,就开始建设成渝铁路。目前,川渝之间已建成6个铁路通道、11个高速公路通道、2个水运通道,通达时间不断缩短。成渝合作有政策支持。2020年1月3日,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提出大力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3月17日,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四川重庆党政联席会议举行第一次会议,谋划成渝双城记蓝图。事实上,早在2017年4月,成都市第十三次党代会就决定实施“东进”战略;2019年,重庆高新区也启动扩容,拉开了向西发展的序幕,这在一定程度上已经开始形成成渝两地相互呼应的发展格局。之后,川渝之间签订多个协议,从经济、医疗卫生、教育、扶贫等进行全方位合作,建设川渝自贸试验区协同开放示范区、联合开展生态保护修复、推动跨省税费业务在成渝两地实现通办、共建西部科学城、成立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高校联盟……成渝经济圈深度融合,双城记全面唱响。

成渝辐射西部。成渝双城的“麻辣共舞”,从更大意义上来说,是振起西部地区的发展。从农业来说,西部土壤结构、自然禀赋相近,成渝双城应起到“示范田”作用,将人工智能、智慧农业注入传统农业,探索“立体农业”,推动西部农业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从地理位置来说,地处四川盆地,北接陕甘,南连云贵,西通青藏,东邻湘鄂,是中国重要的人口、城镇、产业集聚区,是引领西部地区加快发展、提升内陆开放水平、增强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支撑,在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成渝经济圈建设,不仅将带动两地共同发展,还能辐射西部,为整个中国经济的增长增添动力。

成渝面临机遇。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深入发展,国际产业分工不断深化,南亚、东南亚与我国经济联系日益紧密,东部地区产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的趋势不断加强,为成渝经济区发展提供了条件;国家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积极研究出台一系列政策措施,为成渝经济区发展创造了良好环境;国家在重庆、成都设立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允许在重要领域和关键领域先行先试,为成渝经济区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深入推进,三峡库区移民后期扶持工作全面启动,全国加大对口支援力度,为成渝经济区发展起到强有力的助推作用。

随着成渝融合不断深入,中国西部的发展将呈现连点成线、由线带面的态势,这将拉满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弓弦”,射中高质量发展的“靶心”。

作者:青衫客

亲爱的用户,“重庆”客户端现已正式改版升级为“新重庆”客户端。为不影响后续使用,请扫描上方二维码,及时下载新版本。更优质的内容,更便捷的体验,我们在“新重庆”等你!
看天下
[责任编辑: 杨光志 ]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精彩视频
版权声明:
联系方式:重庆华龙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咨询电话:60367951
①重庆日报报业集团授权华龙网,在互联网上使用、发布、交流集团14报1刊的新闻信息。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任何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或“来源:华龙网-重庆XX”。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华龙网”的作品,系由本网自行采编,版权属华龙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③ 华龙网及其客户端标明非华龙网的确定来源或未标注华龙网LOGO、名称、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非原创作品。如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华龙网联系,联系邮箱:cqnewszbs@163.com。
附:重庆日报报业集团14报1刊:重庆日报 重庆晚报 重庆晨报 重庆商报 时代信报 新女报 健康人报 重庆法制报 三峡都市报 巴渝都市报 武陵都市报 渝州服务导报 人居周报 都市热报 今日重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