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评线】华龙两江评:以产业“底色”增亮脱贫攻坚“成色”
加大技术、市场、人力、资金等方面的扶持,持之以恒以产业“底色”增亮脱贫攻坚的“成色”。

【地评线】华龙两江评:以产业“底色”增亮脱贫攻坚“成色”

来源: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2020-04-21

暮春四月,草木葳蕤。走进重庆开州区北部的大进镇红旗村茶叶基地,漫山遍野的茶树青翠欲滴,微风吹来,一片片新芽吐露芳香。这片翠绿的茶叶地,正是助力当地百姓摆脱贫困,过上幸福日子的扶贫产业支柱。

发展产业是实现脱贫的根本之策。从脱贫经验看,哪里产业发展好,哪里的脱贫工作就有声有色。如今拥有万亩茶园的重庆大进镇,这里的老百姓曾家家守着几亩薄地,种菜种粮只能维持生计。思路一变天地宽。当地打开茶产业扶贫的思路后,带领村民外出考察,做通思想工作,凝聚集体力量,合并周围几个村打造出连片成规模的“万亩茶园”,为村民们打开了一扇产业致富的“窗口”。然而这只是重庆发展“扶贫产业”的一个缩影。

同样是在近日宣布贫困旗县全部“摘帽”的内蒙古,产业扶贫也发挥了关键性作用。根据报道,自2016年以来,内蒙古通过产业发展带动40.26万人脱贫,占脱贫人口总数的48.9%,产业发展占据着当地扶贫工作的半壁江山。

发展产业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重要支点。产业不仅能规模化带动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让贫困地区收入指标达到脱贫线,更具有长久的“造血”功能,无疑是帮助贫困人口稳定发展的长远之计。重庆红旗村茶叶基地不仅带动了当地贫困人口的就业,还让70户村民入股当上了“产业老板”, 户均增收万余元。类似“一片茶叶撬开脱贫大门”的故事,在各地方都有很好的实践。养殖产业、电商产业、特色农产业、旅游产业悉数亮相……产业扶贫的功能和作用越来越被广泛地激发出来。数据显示,在我国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中,90%以上得到了产业扶贫和就业扶贫支持,三分之二以上主要靠外出务工和产业脱贫。足见,依托产业基础,贫困人口依靠自己的双手创造美好生活的资源更广、主动性也更强。

产业扶贫是决战脱贫攻坚,由“输血”向“造血”转变的重要原动力。当前,距离全面脱贫的时间越来越近,从时间上来把握,只剩下200多天,全国还有一些贫困“堡垒”需要攻克,“三区三州”贫困根子深,脱贫难度大。打赢脱贫攻坚战,不仅要出实招,更需出奇招,招招击中“靶心”。而产业扶贫自然是需要很好把握在手的重点内容,应力克疫情影响,全面走好“产业棋”,带动就业扶贫、消费扶贫等多种方式“并驾齐驱”,迸发出更加强劲的扶贫力量,赋能贫困地区尽早脱贫,实现“一棋走活,满盘皆活”的主动局面。

产业是脱贫攻坚的“硬核”力量,需要紧握在手,把产业的“好钢”用在脱贫攻坚的“刀刃”上来。面对脱贫攻坚的艰巨任务,产业更应发挥关键力量,既发展壮大成型产业,又培育新型产业,在“实”字上下功夫,在“特”字上做文章,加快发展特色种养、特色林果、特色加工和乡村旅游等,把产业链延伸至贫困地区田间地头、千家万户,进而让更多贫困群众受益。

扶贫扶长远,长远看产业。不仅要在还未脱贫的贫困地区培育好扶贫产业,发挥诸如“一片茶叶撬开脱贫大门”积极作用,还应持续做好对既有扶贫产业的指导和帮扶,因地制宜、分类施策,加大技术、市场、人力、资金等方面的扶持,持之以恒以产业“底色”增亮脱贫攻坚的“成色”。

作者:周军

无障碍
首页 | 新闻 原创 视听 | 问政 评论 专题 | 区县 娱乐 财经 | 旅游 政法 直播 | 文艺 教育 生活 应急 | 房产 健康 汽车 | 取证 鸣家 会客厅 | 万花瞳 百姓故事 公益 | 信用
  • 站内
站内
分享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QQ空间
QQ好友
手机阅读分享话题

【地评线】华龙两江评:以产业“底色”增亮脱贫攻坚“成色”

2020-04-21 08:25:54 来源: 0 条评论

暮春四月,草木葳蕤。走进重庆开州区北部的大进镇红旗村茶叶基地,漫山遍野的茶树青翠欲滴,微风吹来,一片片新芽吐露芳香。这片翠绿的茶叶地,正是助力当地百姓摆脱贫困,过上幸福日子的扶贫产业支柱。

发展产业是实现脱贫的根本之策。从脱贫经验看,哪里产业发展好,哪里的脱贫工作就有声有色。如今拥有万亩茶园的重庆大进镇,这里的老百姓曾家家守着几亩薄地,种菜种粮只能维持生计。思路一变天地宽。当地打开茶产业扶贫的思路后,带领村民外出考察,做通思想工作,凝聚集体力量,合并周围几个村打造出连片成规模的“万亩茶园”,为村民们打开了一扇产业致富的“窗口”。然而这只是重庆发展“扶贫产业”的一个缩影。

同样是在近日宣布贫困旗县全部“摘帽”的内蒙古,产业扶贫也发挥了关键性作用。根据报道,自2016年以来,内蒙古通过产业发展带动40.26万人脱贫,占脱贫人口总数的48.9%,产业发展占据着当地扶贫工作的半壁江山。

发展产业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重要支点。产业不仅能规模化带动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让贫困地区收入指标达到脱贫线,更具有长久的“造血”功能,无疑是帮助贫困人口稳定发展的长远之计。重庆红旗村茶叶基地不仅带动了当地贫困人口的就业,还让70户村民入股当上了“产业老板”, 户均增收万余元。类似“一片茶叶撬开脱贫大门”的故事,在各地方都有很好的实践。养殖产业、电商产业、特色农产业、旅游产业悉数亮相……产业扶贫的功能和作用越来越被广泛地激发出来。数据显示,在我国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中,90%以上得到了产业扶贫和就业扶贫支持,三分之二以上主要靠外出务工和产业脱贫。足见,依托产业基础,贫困人口依靠自己的双手创造美好生活的资源更广、主动性也更强。

产业扶贫是决战脱贫攻坚,由“输血”向“造血”转变的重要原动力。当前,距离全面脱贫的时间越来越近,从时间上来把握,只剩下200多天,全国还有一些贫困“堡垒”需要攻克,“三区三州”贫困根子深,脱贫难度大。打赢脱贫攻坚战,不仅要出实招,更需出奇招,招招击中“靶心”。而产业扶贫自然是需要很好把握在手的重点内容,应力克疫情影响,全面走好“产业棋”,带动就业扶贫、消费扶贫等多种方式“并驾齐驱”,迸发出更加强劲的扶贫力量,赋能贫困地区尽早脱贫,实现“一棋走活,满盘皆活”的主动局面。

产业是脱贫攻坚的“硬核”力量,需要紧握在手,把产业的“好钢”用在脱贫攻坚的“刀刃”上来。面对脱贫攻坚的艰巨任务,产业更应发挥关键力量,既发展壮大成型产业,又培育新型产业,在“实”字上下功夫,在“特”字上做文章,加快发展特色种养、特色林果、特色加工和乡村旅游等,把产业链延伸至贫困地区田间地头、千家万户,进而让更多贫困群众受益。

扶贫扶长远,长远看产业。不仅要在还未脱贫的贫困地区培育好扶贫产业,发挥诸如“一片茶叶撬开脱贫大门”积极作用,还应持续做好对既有扶贫产业的指导和帮扶,因地制宜、分类施策,加大技术、市场、人力、资金等方面的扶持,持之以恒以产业“底色”增亮脱贫攻坚的“成色”。

作者:周军

亲爱的用户,“重庆”客户端现已正式改版升级为“新重庆”客户端。为不影响后续使用,请扫描上方二维码,及时下载新版本。更优质的内容,更便捷的体验,我们在“新重庆”等你!
看天下
[责任编辑: 杨光志 ]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精彩视频
版权声明:
联系方式:重庆华龙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咨询电话:60367951
①重庆日报报业集团授权华龙网,在互联网上使用、发布、交流集团14报1刊的新闻信息。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任何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或“来源:华龙网-重庆XX”。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华龙网”的作品,系由本网自行采编,版权属华龙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③ 华龙网及其客户端标明非华龙网的确定来源或未标注华龙网LOGO、名称、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非原创作品。如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华龙网联系,联系邮箱:cqnewszbs@163.com。
附:重庆日报报业集团14报1刊:重庆日报 重庆晚报 重庆晨报 重庆商报 时代信报 新女报 健康人报 重庆法制报 三峡都市报 巴渝都市报 武陵都市报 渝州服务导报 人居周报 都市热报 今日重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