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评线】华龙两江评:打造乡村振兴“金钥匙”  开启美好生活“新家园”
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党的十九大描绘的乡村振兴美好图景正在山乡大地徐徐铺展。

【地评线】华龙两江评:打造乡村振兴“金钥匙”  开启美好生活“新家园”

来源: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2020-04-03

中国要强,农业必须强;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中国要富,农民必须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解决我国当前主要矛盾和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重要举措,是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必然要求。“要接续推进全面脱贫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座谈会上强调,推动减贫战略和工作体系平稳转型,统筹纳入乡村振兴战略,建立长短结合、标本兼治的体制机制。

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党的十九大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中央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新时代做好“三农”工作的总抓手,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重大历史任务。

乡村振兴重在培育好产业之根。乡村振兴,关键是产业要振兴。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基础,是解决农村一切问题的前提。为此,乡村振兴要紧紧抓住产业兴旺这个“牛鼻子”。紧扣高质量发展要求,着眼更好满足人民对物质、文化、生态等方面美好生活的需要,按照“传统产业要做优,特色产业要做强,新兴产业要做大”的发展思路,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既对传统农业进行提质增效,又借势大力培育乡村旅游、休闲观光农业、文化体验、养生养老等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进一步优化农业产业产品结构,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提升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充分激发农业发展内生动力,真正实现产业兴旺,为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提供持续有力的保障。

乡村振兴要在夯实好人才之基。农业要发展,乡村要振兴,离不开乡村人才的可持续供给,离不开心系乡土的带头人、领路人,更离不开千千万万个在乡村生活创业的“新农人”。为此,要把人才振兴放在乡村振兴的重要位置,着力从用才、育才、惜才的长效机制上下功夫,全面实施乡村人才振兴计划,发挥人才在深入服务乡村振兴战略中的重要作用,让愿意留在乡村、建设家乡的人留得安心,让愿意上山下乡、回报乡村的人更有信心。要加快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鼓励和支持能人回乡,引导在外创业有成、热爱家乡的创业能人、社会贤达返乡创业,带动村民创业就业,提高产业发展的创新力和竞争力,鼓励和支持企业兴乡,引导有社会责任感、有经济实力的企业家到农村投资兴业,激励各类人才在农村广阔天地大施所能、大展才华、大显身手,打造一支强大的乡村振兴人才队伍。

乡村振兴贵在铸就好文化之魂。乡村振兴既要塑形,也要铸魂。文化作为人的精神力量,能够起到铸魂化人的作用。乡村振兴离不开乡村文化振兴,只有塑造以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主体的乡村思想文化体系,打造文化乡村,培育文明乡风,让村民生活富起来,环境美起来,精神乐起来,才能提高乡村社会文明程度、焕发乡村文明新气象,乡村振兴战略才能真正实现。为此,要持续深入推进以爱德、诚德、孝德、仁德为主要内容的“四德工程”,不断革除陋习,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弘扬社会正能量,努力提升村民文化素养和乡村社会文明程度。要深入挖掘、继承和创新优秀传统乡土文化,加强传统村落、历史文化名村的保护,推进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让民间艺术、手工技艺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与新时代文化经济深度融合中大放异彩,为乡村振兴提供精神支柱和文化滋养。

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党的十九大描绘的乡村振兴美好图景正在山乡大地徐徐铺展。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激活乡村振兴内生动力,激发广大农民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努力实现乡村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推动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乡村振兴之路必将越走越宽广。

作者:林袅

无障碍
首页 | 新闻 原创 视听 | 问政 评论 专题 | 区县 娱乐 财经 | 旅游 政法 直播 | 文艺 教育 生活 应急 | 房产 健康 汽车 | 取证 鸣家 会客厅 | 万花瞳 百姓故事 公益 | 信用
  • 站内
站内
分享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QQ空间
QQ好友
手机阅读分享话题

【地评线】华龙两江评:打造乡村振兴“金钥匙”  开启美好生活“新家园”

2020-04-03 08:40:44 来源: 0 条评论

中国要强,农业必须强;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中国要富,农民必须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解决我国当前主要矛盾和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重要举措,是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必然要求。“要接续推进全面脱贫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座谈会上强调,推动减贫战略和工作体系平稳转型,统筹纳入乡村振兴战略,建立长短结合、标本兼治的体制机制。

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党的十九大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中央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新时代做好“三农”工作的总抓手,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重大历史任务。

乡村振兴重在培育好产业之根。乡村振兴,关键是产业要振兴。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基础,是解决农村一切问题的前提。为此,乡村振兴要紧紧抓住产业兴旺这个“牛鼻子”。紧扣高质量发展要求,着眼更好满足人民对物质、文化、生态等方面美好生活的需要,按照“传统产业要做优,特色产业要做强,新兴产业要做大”的发展思路,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既对传统农业进行提质增效,又借势大力培育乡村旅游、休闲观光农业、文化体验、养生养老等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进一步优化农业产业产品结构,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提升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充分激发农业发展内生动力,真正实现产业兴旺,为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提供持续有力的保障。

乡村振兴要在夯实好人才之基。农业要发展,乡村要振兴,离不开乡村人才的可持续供给,离不开心系乡土的带头人、领路人,更离不开千千万万个在乡村生活创业的“新农人”。为此,要把人才振兴放在乡村振兴的重要位置,着力从用才、育才、惜才的长效机制上下功夫,全面实施乡村人才振兴计划,发挥人才在深入服务乡村振兴战略中的重要作用,让愿意留在乡村、建设家乡的人留得安心,让愿意上山下乡、回报乡村的人更有信心。要加快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鼓励和支持能人回乡,引导在外创业有成、热爱家乡的创业能人、社会贤达返乡创业,带动村民创业就业,提高产业发展的创新力和竞争力,鼓励和支持企业兴乡,引导有社会责任感、有经济实力的企业家到农村投资兴业,激励各类人才在农村广阔天地大施所能、大展才华、大显身手,打造一支强大的乡村振兴人才队伍。

乡村振兴贵在铸就好文化之魂。乡村振兴既要塑形,也要铸魂。文化作为人的精神力量,能够起到铸魂化人的作用。乡村振兴离不开乡村文化振兴,只有塑造以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主体的乡村思想文化体系,打造文化乡村,培育文明乡风,让村民生活富起来,环境美起来,精神乐起来,才能提高乡村社会文明程度、焕发乡村文明新气象,乡村振兴战略才能真正实现。为此,要持续深入推进以爱德、诚德、孝德、仁德为主要内容的“四德工程”,不断革除陋习,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弘扬社会正能量,努力提升村民文化素养和乡村社会文明程度。要深入挖掘、继承和创新优秀传统乡土文化,加强传统村落、历史文化名村的保护,推进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让民间艺术、手工技艺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与新时代文化经济深度融合中大放异彩,为乡村振兴提供精神支柱和文化滋养。

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党的十九大描绘的乡村振兴美好图景正在山乡大地徐徐铺展。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激活乡村振兴内生动力,激发广大农民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努力实现乡村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推动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乡村振兴之路必将越走越宽广。

作者:林袅

亲爱的用户,“重庆”客户端现已正式改版升级为“新重庆”客户端。为不影响后续使用,请扫描上方二维码,及时下载新版本。更优质的内容,更便捷的体验,我们在“新重庆”等你!
看天下
[责任编辑: 杨光志 ]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精彩视频
版权声明:
联系方式:重庆华龙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咨询电话:60367951
①重庆日报报业集团授权华龙网,在互联网上使用、发布、交流集团14报1刊的新闻信息。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任何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或“来源:华龙网-重庆XX”。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华龙网”的作品,系由本网自行采编,版权属华龙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③ 华龙网及其客户端标明非华龙网的确定来源或未标注华龙网LOGO、名称、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非原创作品。如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华龙网联系,联系邮箱:cqnewszbs@163.com。
附:重庆日报报业集团14报1刊:重庆日报 重庆晚报 重庆晨报 重庆商报 时代信报 新女报 健康人报 重庆法制报 三峡都市报 巴渝都市报 武陵都市报 渝州服务导报 人居周报 都市热报 今日重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