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评线】华龙两江评:网络祭祀,正当其时
网络祭祀作为一种追思先人的正确可行方式,既寄托缅怀先人的哀思,又符合绿色环保、安全祭祀要求。

【地评线】华龙两江评:网络祭祀,正当其时

来源: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2020-03-26

3月23日,民政部召开清明节祭扫工作电视电话会议,要求各地可暂缓举办群体性祭扫活动。各省市根据实际情况,制定针对性措施。比如,重庆实行分时段预约祭扫,倡导网络祭扫;上海推出集体祭扫、网络祭扫、代客祭扫;西安暂停集中祭扫活动,倡导网络祭祀等方式。当前,正值全国上下抗击疫情、加紧复工复产的关键时期,各级各地通过倡导网络祭祀等方式追忆亲人正当其时。

网络祭祀是拓展传承的全新形式。通过线上献花、网上祈福等在线方式祭扫,为逝去亲人送上“云端思念”,变实物祭祀为精神传承,丰富拓展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全新形式,仍然体现了中国传统祭祀的观念和价值。一方面,网络祭祀可让外地亲人不受时间、地域等限制,随时随地在网上缅怀逝去亲人,能够有效满足无法回乡实地祭扫的需要。另一方面,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可永久保存逝去亲人生前资料,网络祭祀让思念和追忆成为永恒。互联网时代,网络祭祀坚守着清明文化的精神内涵,变化的是形式,不变的是对逝去亲人的永恒哀思。

网络祭祀是防疫抗疫的必然要求。当前,以武汉为主战场的全国本土疫情传播已基本阻断,但零星散发病例和境外输入病例引起的传播风险依然存在,疫情防控形势依然严峻复杂,仍不可掉以轻心。在此情况下,民政部和各省市充分考虑疫情防控和群众祭扫需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通过按日分时段预约祭扫、限定每日祭扫人数上限、倡导网上祭扫等方式,有效避免“一刀切”禁止祭祀问题,防止聚集扎堆疫情卷土重来风险,作为非常时期的应急之举,充满人文关怀,是对先人、先烈,特别是对战“疫”中牺牲的英雄致以崇高敬意和深沉哀思的更好方式。

网络祭祀是清明追思的时尚新风。清明祭祀作为我国延续几千年的传统风俗,寄托着人们缅怀先烈、祭奠逝者、追思故人的浓浓情怀。传统实地祭祀中,燃烧纸钱、鞭炮等容易造成环境污染,还可能引发火灾事故。同时,祭祀群众人流量大、车流量多,存在引发踩踏、交通事故等安全风险。网络祭祀作为一种追思先人的正确可行方式,既寄托缅怀先人的哀思,又符合绿色环保、安全祭祀要求,契合民俗民意和时代潮流,能够进一步推动形成绿色低碳、安全文明的祭祀新风尚。

作者:陶秋胜


无障碍
首页 | 新闻 原创 视听 | 问政 评论 专题 | 区县 娱乐 财经 | 旅游 政法 直播 | 文艺 教育 生活 应急 | 房产 健康 汽车 | 取证 鸣家 会客厅 | 万花瞳 百姓故事 公益 | 信用
  • 站内
站内
分享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QQ空间
QQ好友
手机阅读分享话题

【地评线】华龙两江评:网络祭祀,正当其时

2020-03-26 08:18:41 来源: 0 条评论

3月23日,民政部召开清明节祭扫工作电视电话会议,要求各地可暂缓举办群体性祭扫活动。各省市根据实际情况,制定针对性措施。比如,重庆实行分时段预约祭扫,倡导网络祭扫;上海推出集体祭扫、网络祭扫、代客祭扫;西安暂停集中祭扫活动,倡导网络祭祀等方式。当前,正值全国上下抗击疫情、加紧复工复产的关键时期,各级各地通过倡导网络祭祀等方式追忆亲人正当其时。

网络祭祀是拓展传承的全新形式。通过线上献花、网上祈福等在线方式祭扫,为逝去亲人送上“云端思念”,变实物祭祀为精神传承,丰富拓展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全新形式,仍然体现了中国传统祭祀的观念和价值。一方面,网络祭祀可让外地亲人不受时间、地域等限制,随时随地在网上缅怀逝去亲人,能够有效满足无法回乡实地祭扫的需要。另一方面,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可永久保存逝去亲人生前资料,网络祭祀让思念和追忆成为永恒。互联网时代,网络祭祀坚守着清明文化的精神内涵,变化的是形式,不变的是对逝去亲人的永恒哀思。

网络祭祀是防疫抗疫的必然要求。当前,以武汉为主战场的全国本土疫情传播已基本阻断,但零星散发病例和境外输入病例引起的传播风险依然存在,疫情防控形势依然严峻复杂,仍不可掉以轻心。在此情况下,民政部和各省市充分考虑疫情防控和群众祭扫需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通过按日分时段预约祭扫、限定每日祭扫人数上限、倡导网上祭扫等方式,有效避免“一刀切”禁止祭祀问题,防止聚集扎堆疫情卷土重来风险,作为非常时期的应急之举,充满人文关怀,是对先人、先烈,特别是对战“疫”中牺牲的英雄致以崇高敬意和深沉哀思的更好方式。

网络祭祀是清明追思的时尚新风。清明祭祀作为我国延续几千年的传统风俗,寄托着人们缅怀先烈、祭奠逝者、追思故人的浓浓情怀。传统实地祭祀中,燃烧纸钱、鞭炮等容易造成环境污染,还可能引发火灾事故。同时,祭祀群众人流量大、车流量多,存在引发踩踏、交通事故等安全风险。网络祭祀作为一种追思先人的正确可行方式,既寄托缅怀先人的哀思,又符合绿色环保、安全祭祀要求,契合民俗民意和时代潮流,能够进一步推动形成绿色低碳、安全文明的祭祀新风尚。

作者:陶秋胜


亲爱的用户,“重庆”客户端现已正式改版升级为“新重庆”客户端。为不影响后续使用,请扫描上方二维码,及时下载新版本。更优质的内容,更便捷的体验,我们在“新重庆”等你!
看天下
[责任编辑: 杨光志 ]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精彩视频
版权声明:
联系方式:重庆华龙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咨询电话:60367951
①重庆日报报业集团授权华龙网,在互联网上使用、发布、交流集团14报1刊的新闻信息。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任何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或“来源:华龙网-重庆XX”。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华龙网”的作品,系由本网自行采编,版权属华龙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③ 华龙网及其客户端标明非华龙网的确定来源或未标注华龙网LOGO、名称、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非原创作品。如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华龙网联系,联系邮箱:cqnewszbs@163.com。
附:重庆日报报业集团14报1刊:重庆日报 重庆晚报 重庆晨报 重庆商报 时代信报 新女报 健康人报 重庆法制报 三峡都市报 巴渝都市报 武陵都市报 渝州服务导报 人居周报 都市热报 今日重庆
关闭